张俊 (清朝)

(重定向自张俊 (清)

张俊(1841年—1900年),杰三,男,汉族,甘肃固原人,祖籍山西[1]清朝甘军将领。武监生出身。[2][3]

生平 编辑

张俊是甘肃固原州毛居士井人,祖籍山西同治元年(1862年),同治陕甘回变爆发,张俊与固原州同乡董福祥李双良等倡集团练起事反清。同治二年(1863年)正月,回军攻陷固原城,“城内官民男妇共死者二十余万人”。

同治二年(1863年)中,为解决部众粮饷,张俊与董福祥受环县县令翁健之邀,驻防环县以自保。不久,翁健离开环县,董团粮草无望,张俊与董福祥撤出环县,屯踞庆阳东北山中倒戈反清。张俊协助董福祥兼并了其他团练,兵力达二十万,势力波及陕甘十余州县,与捻军、回民军配合作战,打击清军。

同治六年(1867),董福祥、张俊攻入陕北,据镇靖堡为大本营,进而占领花马池(宁夏盐池南)。同治七年,清廷派陕甘总督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陕甘军务,兵分三路进剿回汉起义军,在陕北与董张所部交锋,经多次激战,董军不支,败退黄河沿线。湘军大将刘松山趁机派人分头劝降,大军围困镇靖堡,董福祥父董世猷、兄董福禄“率众归诚”。董福祥、张俊不敌清军,清同治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1869年2月5日),董福祥、张俊率部十余万投降湘军,刘松山择其精壮者整编为“董字三营”。赐张俊所部营号“威武忠勇”,隶属刘松山老湘军,作为进军宁夏的先锋。

同治八年(1869),因在攻占灵州吴忠堡、围攻金积堡等战役中作战勇猛,多次负伤,获得左宗棠认可,同治八年(1869)9月所部正式编入湘军。同治九年(1870年)十一月,清军平定金积堡,宁夏回变平定,张俊因功授都司。

左宗棠安置董福祥、张俊、李双良等董字三营眷属二千三百余口于金积堡区域内,以充实新建置的宁灵厅,以镇守之。董福祥中营驻守金积堡,李双良右营驻守灵武崇兴大寨子,张俊左营驻守吴忠堡。张俊家族遂定居于金积堡[4]

1875年随左宗棠出塞西征阿古柏,收复新疆,在新疆戍守二十年。生前曾先后任副将、西宁镇总兵、伊犁镇总兵、喀什噶尔提督,皇清诰授建威将军、光禄大夫,赏穿黄马褂赐紫禁城骑马。光绪十年(1884),提督衔总兵的张俊奉旨回乡省亲,招募定远三营,于环县张新庄西北岭为其先祖立碑四块。

光绪二十四年(1898),张俊接替董福祥职任甘肃提督。

光绪二十五年(1899),奉调入京,充北洋武卫军全军翼长(总参谋长)兼统中军[5]

光绪二十六年(1900)积劳成疾,光绪帝诏命其子张儒珍从蓟州军营赴京服侍。三月十日(1900年4月9日)病卒于北京军中,谥号壮勤,予建祠,即吴忠张壮勤公祠堂(今已毁)。清史稿有传。

评价 编辑

张俊治军严整,每战率先,“荡金积、靖河湟,戡天山南北两路,功冠诸军”。

光绪帝:“名重边陲,功留瀚海”。

家族 编辑

子:张儒珍。随董福祥甘军作战,参加平定河湟之役,勇冠军中。以功授二品顶戴盐运使衔、记名道员,赐武能依巴图鲁。光绪二十五年(1899)管带武卫后军右营。

孙:张超。以祖父张俊功勋授二品荫生、赏员外郎,入朝为官,从五品。

参考资料 编辑

  1. ^ 《张俊父母碑》:(张俊父)姓张氏,讳温恭,叔恪其字,先世晋人,一迁庆阳董志原,再迁固原毛居井。
  2. ^ 《宁夏百科全书》编纂委员会编. 宁夏百科全书.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8. 
  3. ^ 纪大椿主编. 新疆历史词典. 乌鲁木齐: 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4. 
  4. ^ 《光绪灵州志》:俊以灵州吴忠堡地方秀丽,遂家焉。
  5. ^ 《清实录光绪朝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