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克俭 (崇祯进士)

張克儉(1592年—1641年),字禹型,號鏡龕山西潞安府長治縣人,群牧所籍,明末政治人物。累官湖廣僉事,擢河南巡撫,未及上任,張獻忠襄陽,張克儉不屈而死。

張克儉

大明巡撫河南都察院右僉都御史
籍貫 山西潞安府長治縣
字號 字禹型,號鏡龕
出生 萬曆二十年(1592年)
逝世 崇禎十四年(1641年)
出身
  • 天啓元年辛酉科舉人
  • 崇禎四年辛未科進士出身

生平 编辑

天啟元年(1621年)辛酉科山西鄉試舉人,崇禎四年(1631年)辛未科進士[1]。兵部觀政,授河南輝縣知縣。六年(1633年)春,農民軍犯武安,守備曹鳴鶚戰死,既而犯輝縣。張克儉乘城固守,敵軍不能克,屯駐百泉書院,三日而去。張克儉遷兵部主事,被薦召對,稱旨。十二年(1639年)考選,歷兵部車駕司、職方司主事,擢湖廣岳州兵備僉事、改襄陽兵備僉事。東閣大學士楊嗣昌督師以襄陽為軍府,張克儉深得其倚仗,加湖廣右參議。

十四年(1641年)二月,擢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河南。未及上任,張獻忠虜獲楊嗣昌的特使,取得軍符,密令二十八騎改易官軍衣飾,持符入襄陽城。張克儉不能辨,半夜敵軍縱火焚襄王府,張克儉被殺。推官鄺曰廣、攝縣事李大覺、游擊黎民安皆殉職[2]

參考 编辑

  1. ^ 《崇祯四年辛未科进士三代履历》:张克俭,鏡龕,易四房,己亥十月二十九日生。长治人,辛酉三十七,會二百四十五,三甲一百十六名。兵部政,授輝县知县,己卯考选,授车驾司主事,己卯调职方司,己卯升湖广监军道佥事,庚辰调岳州兵备佥事,改襄阳兵备。曾祖大虹。祖弼。父孟智,生员、儒官。
  2. ^ 《明史·卷292》:張克儉,字禹型,屯留人。崇禎四年進士。授輝縣知縣。六年春,賊犯武安,守備曹鳴鶚戰死,遂犯輝縣。克儉乘城固守,賊不能下,屯百泉書院,三日而去。遷兵部主事,被薦召對,稱旨。十二年擢湖廣僉事,監鄖、襄諸軍。楊嗣昌鎮襄陽,深倚仗之。張獻忠、羅汝才之敗也,小秦王、渾世王、過天星等皆降,嗣昌處之房、竹山中,命克儉安輯。而諸賊得免死牌,莫肯散,自擇便地,連營數百里。時河南、北大饑,流民就食襄、漢者日數萬,降卒多闌入流民中。克儉深憂之,上書嗣昌曰:「襄陽自古要區,本朝筦鑰獻陵,視昔尤重。近兩河饑民雲集,新舊降丁逼處其間,一夫叫呼,即足致亂。況秦兵以長、武之變,西歸鄖、房。軍府粗立,降營棋置,奚啻放虎自衛。紫、漢、西、興,初無重門之備,何恃不恐。」嗣昌不以為意,報曰:「昔高仁厚六日降賊百萬,迄擒阡能,監軍何怯耶?」及嗣昌入蜀,委克儉以留務。錄破賊功,加右參議,監軍如故。未幾,以本官移守下川南道,鄖陽巡撫袁繼咸奏留之。
    十四年二月擢右僉都御史,巡撫河南。未聞命,獻忠令人假督府軍符誑入襄陽城。克儉不能辨,夜分,賊從中起,焚襄王府。克儉倉皇奔救,為賊所執,大罵死。推官鄺曰廣、攝縣事李大覺、游擊黎民安死焉。

延伸阅读 编辑

[]

 明史卷二百九十二》,出自《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