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體,佛教術語,即戒之體、戒之根本、戒的本質,是在接受佛教戒律受戒)之後,在心理上出現的一種持续、強制的效力,能够阻止一個人做出違犯戒律之事。這個學說最早出現於部派佛教時期的說一切有部法藏部等,大乘佛教也接受這個說法,但在教義上不同。

概論 编辑

戒體,即戒之体性,又译无作无表,爲佛弟子受戒後於身、心所生的防止毁犯戒律的效力、意志。得到戒体,不假造作,恒常相续,故又称无作[1];其外相不显著,即無表色,故称无表[2][3]。戒體是受戒四科门(四分律),其餘三個爲戒法、戒行、戒相。

據學者考證,佛陀沒有提出過戒體的概念[4]。最早出自說一切有部大毘婆沙論》。说一切有部主張,戒體是一種無表色的色法,由身業與口業所形成[5]

漢傳佛教中,最早提倡戒體學說的,是天台宗智顗,以及唐代道宣。智顗在《菩萨戒义疏》说:“初戒体者,不起而已,起即性无作假色。经论互说诤论有无。一云都无无作,色心假合共成众生。善恶本由心起,不应别有。顽善顽恶,皆是指心。誓不为恶即名受戒。璎珞经云:一切圣凡戒尽以心为体,心无尽故戒亦无尽。或言教为戒体,或云真谛为戒体,或言愿为戒体,无别无作。……若因中别有顽善共为佛因,佛地亦别有此善共为佛果。当知,心为因果更无别法。二云大小乘经论尽有无作,皆是实法。……然此二释旧所诤论,言无於理极会在文难惬,言有於理难安在文极便。”[6]由此可知,陈隋以前已有关于戒体有无的诤论,智顗予以承认,并认为其为假色。

参见 编辑

註釋 编辑

  1. ^ 鳩摩羅什在《中論》中的譯名
  2. ^ 玄奘所譯的譯名
  3. ^ 如本法師《佛學問答》
  4. ^ 王建光.“戒体”一种本体论的追索
  5. ^ 《大毘婆沙論》卷140:「問:何故戒體唯色?答:遮惡色故,又是身語業性故,身語二業色為體故。問:何故意業非戒?答:不能親遮惡戒故。」[需要解释]
  6. ^ 《菩萨戒义疏》卷上,见大正藏0·56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