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恩寺 (北京)

承恩寺,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模式口大街20号,是一座汉传佛教寺院。

承恩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所在北京市石景山区
分类古建筑
时代
编号6-298
登录2006年

历史 编辑

承恩寺位于模式口大街东段路北,西为龙王庙,东为关帝庙,山门与北京市第九中学的校门隔街相望。[1][2]相传,承恩寺所在处早在唐朝武德年间便已有寺庙存在。[2]承恩寺始建于明朝正德五年(1510年),正德八年(1513年)落成。建寺者是明朝司礼监大太监温祥。该寺被明朝皇帝敕赐为“承恩禅林”,并题寺额,还“优免一应杂泛的差徭”,禁止在该寺附近兴建房屋。自建寺以来,该寺不受香火、不做道场,不开庙。[1][2]

史料记载,明朝兴建的承恩寺规模宏大,占地面积40余亩。明朝大学士李东阳在《承恩寺记》中称该寺“高塔前耸,崇岗后峙”。明朝王思任在《游西山诸名胜记》中,记载该寺住持是明光宗朱常洛的替身僧。清朝初年文人怀应聘在《游西山记》一文中称,当时寺僧曾对他说:万历帝曾驻跸该寺,寺内一直留有“龙座”等物,直到明朝灭亡才被该寺僧人销毁“灭迹”。清朝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两度修缮。清朝的礼亲王将该寺作为家庙,清末醇亲王等权贵多次住宿该寺。[1][2]

清朝《日下旧闻考》记载,该寺首任住持是僧录司左觉义法师宗永。后来继任住持的元空、圣安、法安等人皆是高僧,法安还曾任全国佛教领袖。[2]

《日下旧闻考》刊载的李东阳《承恩寺记略》如下(原碑已无存):[2]

《重修承恩寺碑》位于承恩寺大雄宝殿前,如今尚存,碑文如下:[2]

《重修承恩寺碑文》原碑现已无存,碑文如下:[2]

《民国二十年僧案选》记载:“本庙(承恩寺)面积亩数,约十四亩有余,又毗连余地三十三亩。本庙房屋间数,一百二十五间。附属土地亩数,平地山地二顷零七亩。又云,慧志和尚自置民红契地二顷十八亩……庙内神像有毗卢佛、释迦佛、菩萨、韦驮、伽蓝、天王、金刚、十八罗汉、天仙圣母、二郎神、关帝,泥质神像共二十七尊,铜质五十一尊,铜钟二架,大鼓二面,铁磬一口。藏经全部十分之四。”当时,模式口大街的半条街、村西的田义墓、隘口后面的塔院、高井村的翠云庵,都是承恩寺的庙产,如今的北京市第九中学校园原也是承恩寺僧人的菜园。[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代将该寺改为石景山中学的校园。1990年定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升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景山中学迁走后,2001年开始再度重修,但一直未对外开放。[1][2]2006年,承恩寺曾筹建石景山民俗博物馆,面向社会征集有关该寺的文献资料和口头传说,但后来博物馆一直未建成。[3]承恩寺暂被北京市石景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办公室、北京市石景山区文物保护协会、石景山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用作办公地点。[2]

建筑 编辑

承恩寺坐北朝南,四周有院墙。格局为四进院落,呈“回”字型布局。主要建筑有:[2]

  • 山门殿:门前有上下马石。
  • 天王殿
    • 钟楼、鼓楼:木结构建筑。不在天王殿前,而是在天王殿左右。
  • 大雄宝殿
    • 东、西配殿
  • 法堂
  • 倒座房
  • 大操场:位于寺后,面积较大。[1][2]

承恩寺内有几个奇观:

  • 人字柏:该寺后院操场北墙根有一棵古柏树,八到九米高,树干下部分成两个岔,如“人”字。岔间跨度大约为二尺,高1.5米,树龄已超过三百年。
  • 古雕楼:承恩寺院内四角各有一座石砌雕楼,每座10米高,三层,长方形,面积大约108平方米,带有石窗。其中东、西两座离该寺院墙五、六十米远。每座雕楼下面都设有暗道,相互连通。从结构上看,很像唐宋建筑风格。从风化程度看,建造年代早于承恩寺。
  • 大型壁画:现存六幅。其中天王殿东墙的“巨龙图”,画面清晰,四条龙盘旋在云天中。另外还有帝王放生图壁画。
  • 银杏抱桑:是一株银杏怀抱一株桑树[2]

参考文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