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子街
街 | |
原名 | 朴子街 |
平假名 | ぼくしかい |
羅馬拼音 | Bokusikai |
廢除資料 | |
廢除理由 | 日本投降、撤離台灣 |
廢除時間 | 1945年 |
廢除處理 | 改制為臺南縣東石區朴子鎮 |
現所屬行政區 | ![]() |
廢除前地理位置 | |
國家 | ![]() |
地域 | 台灣 |
都道府縣 | 臺南州 |
郡 | 東石郡 |
政府編號 | 消滅時尚未使用 |
鄰近行政區
|
六腳庄、東石庄、布袋庄、義竹庄、鹿草庄、太保庄 |
廢除前相關數據 | |
面積 | 432,150 km² |
人口 (1942年數據) | |
總計 | 2萬6901人 |
象徵 | |
原朴子街役場 (以下資料現在可能已無法使用) | |
地址 | 臺南州 東石郡朴子街 |
行政區劃编辑
朴子街在清治時期及日治時期初期屬大槺榔西堡、大坵田西堡的30街庄。於1895年8月,屬臺灣民政支部嘉義出張所;1896年4月改隸臺南縣;1897年6月隸屬嘉義縣,1898年6月改隸臺南縣,1901年11月改隸嘉義廳樸仔脚支廳。1904年2月20日,嘉義廳實施街庄整併,整併為以下12街庄,並分屬樸仔脚區、大槺榔區、鴨母藔區:
- 大槺榔西堡:樸仔脚街、下竹圍庄、雙溪口庄、大槺榔庄、小槺榔庄
- 大坵田西堡:𧃽菜埔庄、崁前庄、崁後庄、龜仔港庄、鴨母藔庄、吳竹仔脚庄、新庄
1905年7月1日,樸仔脚區、大槺榔區、鴨母藔區合併為「樸仔脚區」。1920年10月1日,原堡里之行政區廢除,街庄改為大字;而「樸仔脚」改稱「朴子」,並將上述12街庄合併為臺南州東石郡「朴子街」,街轄域內分為朴子、下竹圍、大槺榔、小槺榔、雙溪口、𧃽菜埔、崁前、崁後、鴨母寮、吳竹子脚、新庄、龜子港等12個大字[1]。
二戰後,朴子街改制為「朴子鎮」。1962年,原屬義竹鄉的牛挑灣、南勢竹併入朴子鎮。
1900年11月[2] | 1904年2月[2] | 1905年7月[3] | 1920年10月 | 1945年 | 1962年 | |||
---|---|---|---|---|---|---|---|---|
溪墘厝庄、後壁藔庄 | 大槺榔區 | 溪墘厝庄 | 樸仔脚區 | 溪墘厝庄 | 六脚庄 | 溪墘厝 | 六腳鄉 | 六腳鄉 |
下雙溪庄、三塊厝庄 | 下雙溪庄 | 下雙溪庄 | 下雙溪 | |||||
下竹圍庄、𧃽菜埔竹圍庄、新藔庄、同安藔庄、苦瓜藔庄、荷苞嶼庄 | 下竹圍庄 | 下竹圍庄 | 朴子街 | 下竹圍 | 朴子鎮 | 朴子鎮 | ||
大槺榔庄 | 大槺榔庄 | 大槺榔庄 | 大槺榔 | |||||
小槺榔庄 | 小槺榔庄 | 小槺榔庄 | 小槺榔 | |||||
雙溪口庄、芋埔藔庄、下藔庄 | 雙溪口庄 | 雙溪口庄 | 雙溪口 | |||||
樸仔腳街、內厝庄、望仔藔庄 | 樸仔脚區 | 樸仔脚街 | 樸仔脚街 | 朴子 | ||||
𧃽菜埔庄、糖藔竹圍庄 | 鴨母藔區 | 𧃽菜埔庄 | 𧃽菜埔庄 | 𧃽菜埔 | ||||
崁前庄、埔中央庄 | 崁前庄 | 崁前庄 | 崁前 | |||||
崁後庄 | 崁後庄 | 崁後庄 | 崁後 | |||||
鴨母藔庄、張竹仔脚庄(過埤) | 鴨母藔庄 | 鴨母藔庄 | 鴨母寮 | |||||
吳竹仔脚庄(吳厝)、陳竹仔脚庄 | 吳竹仔脚庄 | 吳竹仔脚庄 | 吳竹子脚 | |||||
新庄、港仔墘庄 | 新庄 | 新庄 | 新庄 | |||||
龜仔港庄 | 龜仔港庄 | 龜仔港庄 | 龜子港 | |||||
馬稠後庄、松仔脚庄、埤藔庄 | 馬稠後庄 | 馬稠後庄 | 鹿草庄 | 馬稠後 | 鹿草鄉 | 鹿草鄉 | ||
牛挑灣庄、無竹圍庄、瓦磘仔庄 | 南勢竹區 | 牛挑灣庄 | 南勢竹區 | 牛挑灣庄 | 義竹庄 | 牛挑灣 | 義竹鄉 | 朴子鎮 |
南勢竹庄 | 南勢竹庄 | 南勢竹庄 | 南勢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