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娘》是作家孟超根据《红梅记》以及《红梅记》改编剧目《红梅阁》于1960年初创作的昆曲剧目,1961年秋首演[1]:110、111

剧目在1961年首演后,引发了关于“有鬼无害论”的学术争论和政治批判。1962年,孟超在《文学评论》发表《〈李慧娘〉》[a]。孟超在文中叙述写作经过和解释剧本内容,对支持作品的“友朋”表示感谢[2]:10。而对写作《有鬼无害论》一文,为剧目辩护的繁星(廖沫沙)“我固深感其盛意;李慧娘自不会有知,然以情度之,也不能不戴德泉壤”[b]。但此后对该剧的批判仍在继续[2]:10。孟超平反后,1980年《李慧娘》重印发行。1981年有京剧电影《李慧娘》上映,此后又有新编越剧《李慧娘》(2009年),话剧《极致·李慧娘》(2016年)等改编。

备注 编辑

  1. ^ 邓绍基文章[2]:10提及,孟超的跋文原名为《试泼丹青涂鬼雄》。1962年以《跋〈李慧娘〉》之名发表,文字稍有不同。
  2. ^ 孟超文章[1]:115原文:“当这戏初演之际,寒星同志特作《有鬼无害论》,为这戏作法,我固深感其盛意;李慧娘自不会有知,然以情度之,也不能不戴德泉壤吧。[……]”。邓绍基文章显示,廖沫沙在《北京晚报》发表《有鬼无害论》时,使用笔名当是繁星[2]:10

注释 编辑

  1. ^ 1.0 1.1 孟超. 《跋〈李慧娘〉》. 文学评论 (北京市: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1962, (1962年第3期): 110–115. ISSN 0511-4683 (简体中文). 
  2. ^ 2.0 2.1 2.2 2.3 邓绍基. 《〈李慧娘〉——一株毒草》. 文学评论 (北京市: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1964, (1964年第6期): 10–20. ISSN 0511-4683 (简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