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仁(Li Fu-Jen;1901年—1988年),本名弗兰克·格拉斯(C. Frank Glass),中文名李福仁,生于英国伯明翰南非共产党创建者之一,记者,中国托派领导人之一,美国社会主义工人党领导人之一。[1]

生平

编辑

李福仁生于英国伯明翰。10岁时,随家人迁居南非。1921年,南非共产党成立,李福仁是创建者之一,随后当选为该党四位执行委员(executive officers)之一。1928年,因对党内斯大林分子不满,并同情托洛茨基,李福仁被南非共产党清除出党。[1][2]

1930年,李福仁作为记者到中国上海[1]到上海后,和史沫特莱成为朋友。经史沫特莱介绍,李福仁结识伊罗生,二人结伴乘船上溯长江直抵重庆成都等地。此行不仅深入中国内地考察中国社会,而且伊罗生从李福仁处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教育。[2]

后来伊罗生在上海主办《中国论坛》杂志。1932年1月3日,伊罗生张贴出《中国论坛》创刊启事。1932年1月13日,第一期出版。《中国论坛》的部分经费由上海的中共地下党组织提供,伊罗生也拿出部分薪水作为补贴。中共试图控制该刊物。伊罗生最初无固定政治立场,同情左派及中共,后受李福仁影响,对斯大林及追随斯大林的中共产生怀疑。1932年10月,陈独秀(中共前最高领导人)等托派分子被国民政府逮捕,并判处长期徒刑之后,中共不许伊罗生写文章为陈独秀辩护,却要求伊罗生写文章攻击陈独秀,伊罗生不肯写,令中共不快。1933年11月的《中国论坛》上,伊罗生为十月革命16周年纪念日写的文章里未提到斯大林,导致伊罗生和尊崇斯大林的上海中共地下党组织关系恶化。上海中共地下党组织停止对《中国论坛》提供经费,伊罗生乃将《中国论坛》移交给李福仁,自己携妻子维奥拉(Viola)赴北平。1933年11月,李福仁离开上海赴美国,1934年2月回上海。究竟是否为继续办刊而对中共不断让步,还是停办而坚持自己意见,李福仁为解决这个问题而致信托洛茨基征求意见。1934年1月29日,托洛茨基回信,但《中国论坛》已在1934年1月13日出版了最后一期。此信是截至1990年已发现的9封托洛茨基致李福仁的信中最早的一封。[2][3]

此后,李福仁参与帮助中国托派重建中央领导机构。[1][4]1934年春,李福仁、伊洛生(伊罗生)二人联合了刘仁静(列尔士)及与刘仁静接近的四个年轻人,试图重建中国托派的领导机关。他们曾和陈其昌等人商议合作,但由于政见不同(主要是对陈独秀的态度不同。刘仁静等人抨击陈独秀的“机会主义”及对中国工农红军的看法等,陈其昌等人则认为对陈独秀错误的批评早就结束了)而未能实现。1935年1月23日,刘仁静等人在上海召开了一次会议(刘仁静本人未列席),选举刘仁静、斯朝生刘家良扈焕之王叔本为委员,成立新的中央委员会(此节根据伊洛生1935年8月3日在巴黎向国际书记处所作口头报告的记录)。该委员会开除了陈独秀、陈其昌以及出狱不久的尹宽。同年3月,刘仁静在北平被捕,不久,四位年轻领导人也在上海被捕。该委员会随之瓦解。[5]

此后,李福仁与陈其昌等人重新接近,这时王凡西等人刑满出狱。经过数月商谈,决定召集一次上海地区活动分子代表会议,以产生新的临时中央委员会。1935年12月3日,该会议在李福仁寓所召开,李福仁称之为“组织重建委员会议”,但当时与会者都称之为“上海区积极分子代表会议。”出席会议的有王凡西、陈其昌、尹宽、贺希蒋振东邵鲁、李福仁。会议签署《为建立第四国际的公开信》;提名陈独秀作为中国代表参加第四国际总理事会;决定委派一个委员会起草:原则宣言、组织条例(党章);决定组织的名称仍用前中委会采用的“中国共产主义同盟(布尔什维克—列宁派)”;会议举行了常委会选举和职务分配,李福仁当选书记——司库,王凡西当选宣委会(包括出版火花)主持人,陈其昌当选《斗争》编辑,尹宽当选组织员,这四人组成常委会;会议决定将组织部预算案提交常委会;会议最后决定了第一、第二次常委会会议的召开时间、地点。[5]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李福仁报道了日军对中国的侵略。1941年,日本占领上海租界,李福仁被迫离开中国,到美国纽约。在纽约,他加入社会主义工人党,担任《战斗者》的编辑,直到二战结束。[1]

1944年,李福仁当选为社会主义工人党全国委员会委员,任职直到1963年。1940年代末,他迁居美国洛杉矶,并在洛杉矶的社会主义工人党分支机构中活动。他在洛杉矶一直居住到逝世。[1]

1988年,李福仁逝世。[1]

参考文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