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青矗
楊青矗[註 1](1940年8月20日-),原名楊和雄,臺南市七股區人,臺灣鄉土文學作家,有「工人作家」之稱,曾任中華民國總統府國策顧問。高雄中學附設補校畢業。
楊青矗 | |
---|---|
羅馬拼音 | Iûnn Tshing-tshiok、Iûⁿ Chheng-chhiok[1]、 YANG Ching-chu[2] |
出生 | ![]() | 1940年8月20日
職業 | 小說家 |
國籍 | ![]() ![]() |
母校 | 高雄中學附設補校 |
生平编辑
楊青矗家中世代務農,在父親到中油高雄煉油廠任消防隊員後,當時11歲的楊青矗隨父母遷居高雄。1961年父親殉職,楊青矗被以撫恤遺族身分進入高雄煉油廠工作了19年,在寫下以農民、工人為主角之小說著作。他的工人小說在臺灣鄉土文學論戰成為討論對象,1979年因美麗島事件入獄,1983年出獄。1985年應邀參與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後專注臺語語文與研究。曾任美麗島雜誌高雄分社主任,台灣筆會會長及敦理出版社發行人、社長[4]。
同時代的工人文學作家编辑
1970年以後,台灣出現幾位以工人生活為題材的作家,楊青矗即是其中之一,其作品有《工廠女兒圈》、《心癌》、《連雲夢》、《工廠人》等。與楊青矗同個時代,還有下面這幾位台灣作家:
台語之整理、研究编辑
1980年以後,楊青矗著手台語字、辭典的編纂工作,以及台語注音、台灣古詩等的出版工作,1986年起,楊青矗展開台華雙語辭典的編撰工作,歷時6年,幾近耗盡家產,終於1992年出版發行,之後再以此為本,展開台語文教學。[6]
台語教材著作编辑
全套15本,CD 43片,《台語拼音伸讀冊訓練》、《境由心造》、《國中國文台語注音讀本》、《高中國文台語注音讀本》、《大學國文台語注音讀本》、《唐詩賞析台語注音讀本》、《唐宋詞賞析台語注音讀本》、《台語散文》、《改變台灣歷史的文章》、《台灣唸謠》、《台語囡仔詩》、《台語語彙辭典》、《台灣俗語辭典》、《佛經台語注音讀本(一)》、《佛經台語注音讀本(二)》,含括的面至廣,用心甚深。
文學活動的參與编辑
作品编辑
代表作為《在室男》、《工廠女兒圈》、《心癌》、《連雲夢》、《工廠人》、《楊青矗與國際作家對話》、《在室女》、《給台灣的情書》、《生命的旋律》、《筆聲的迴響》、《女企業家》等,此外還編有《台華雙語辭典》、《台語注音讀本》、《台語語彙辭典》、《台灣俗語辭典》、《台詩三百首》等書。
小說:美麗島進行曲
注釋编辑
參見编辑
參考文獻编辑
- ^ 烏矸á té 豆油,無tè 看. [2022-10-15].
- ^ writers from taiwan. iwp.uiowa.edu/. [2022-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4).
- ^ 中華民國教育部.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臺灣學術網路第六版. 國家教育研究院 (中文(臺灣)).
- ^ 國立台灣文學館研究典藏組,《鹽分地帶作家名錄》,台南市:國立台灣文學館,2001年5月,頁9。
- ^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40年》,高雄市:春暉出版社,2004年9月再版,頁225。
- ^ 陳水扁. 〈台華雙語辭典與雙語教育〉. 《精湛》. 1993-01-25,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