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内斯特·劳伦斯

美国物理学家,因发明回旋加速器获得193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欧内斯特·奥兰多·劳伦斯(英語:Ernest Orlando Lawrence,1901年8月8日—1958年8月27日),又译恩奈斯特·勞倫斯美国物理学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教授。[1][2][3] 劳伦斯于1930年代初在伯克利发明了回旋加速器,因此获得193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2][4]

欧内斯特·奥兰多·劳伦斯 193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Ernest Orlando Lawrence
出生(1901-08-08)1901年8月8日
 美国南达科他州坎顿
逝世1958年8月27日(1958歲—08—27)(57歲)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
国籍 美国
母校圣奥拉夫学院英语St. Olaf College
南达科他大学, B.A.
明尼苏达大学, M.A.
芝加哥大学
耶鲁大学, Ph.D.
知名于发明回旋加速器
曼哈顿计划
配偶Mary K. "Molly" (Blumer) Lawrence (1910–2003)
(m. 1932–1958, his death)
儿女2个儿子, 4个女儿
奖项诺贝尔物理学奖(1939年)
法國榮譽軍團勳章(1948年)
恩里科·費米獎(1957年)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物理学家
机构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博士導師威廉·斯望英语William Francis Gray Swann
博士生埃德温·麦克米伦
吴健雄
罗伯特·赖斯本·威尔逊
签名

劳伦斯于1931年创立了加州大学放射实验室,该实验室后来更名为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4] ,并由此开创了由大型研究团队开展大科学研究的模式[5]曼哈顿计划期间,基于回旋加速器,劳伦斯又发明了电磁型同位素分离器(Calutron),该仪器被广泛利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铀浓缩[6][7][8]

早年生平

编辑

欧内斯特·奥兰多·劳伦斯1901年8月8日出生于美国南达科他州坎顿市[3]1922年,劳伦斯本科毕业于南達科他州州立大學,1923年获得明尼蘇達大學物理学硕士学位,后旋赴芝加哥大學研究一年,最後於24歲時獲耶魯大學物理學博士学位。[3]

科研生涯

编辑

1928年,被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聘为物理学副教授, 两年后成为正教授, 是该大学当时最年轻的正教授[5]。1931年,劳伦斯在伯克利创立了“加州大学放射实验室(Radiation Laboratory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该实验室后更名为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4]

劳伦斯于1930年代初发明了回旋加速器,基于此,伯克利的化学家以及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员共發現了16種化學元素、位居世界第一,其中第97号元素“(Berkelium)”即是以伯克利來命名。[4][9] 著名华裔女物理学家吴健雄也是欧内斯特·劳伦斯在伯克利的博士研究生。[10]

曼哈顿计划期间,基于回旋加速器,劳伦斯还发明了电磁型同位素分离器(Calutron),被广泛利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铀浓缩,主要地点在田纳西州橡树岭橡树岭国家实验室)。[6][7][8]

奖项荣誉

编辑

欧内斯特·劳伦斯因发明回旋加速器而获得193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2][11]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以及103号化学元素之名稱由來便是源自於欧内斯特·劳伦斯的貢獻並紀念他。[4]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Lawrence -- The Man, His Lab, His Legacy. www2.lbl.gov. [2019-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4). 
  2. ^ 2.0 2.1 2.2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39. NobelPrize.org. [2019-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4) (美国英语). 
  3. ^ 3.0 3.1 3.2 Lawrence -- The Man, His Lab, His Legacy. www2.lbl.gov. [2019-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4). 
  4. ^ 4.0 4.1 4.2 4.3 4.4 Berkeley Lab History – 75 Years of World-Class Science. history.lbl.gov. [2019-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6). 
  5. ^ 5.0 5.1 孙扬. 从掌心加速器到大科学装置. 科学通报. 2020, 65 (35): 4007–4013 [2020-12-28]. doi:10.1360/TB-2020-0751. 
  6. ^ 6.0 6.1 Lawrence and His Laboratory: Episode: The Calutron. www2.lbl.gov. [2019-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6). 
  7. ^ 7.0 7.1 Yergey, Alfred L.; Yergey, A. Karl. Preparative Scale Mass Spectrometry: A Brief History of the Calutr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Mass Spectrometry. 1997-09-01, 8 (9): 943–953 [2019-07-21]. ISSN 1044-0305. doi:10.1016/S1044-0305(97)00123-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8). 
  8. ^ 8.0 8.1 Rockwell on Calutrons. Atomic Heritage Foundation. [2019-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1) (英语). 
  9. ^ Chemical Elements Discovered at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 Lbl.gov. 1999-06-07 [2011-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24). 
  10. ^ Chien-Shiung Wu. Atomic Heritage Foundation. [2019-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英语). 
  11. ^ History. 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 2013-10-09 [2019-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8) (英语).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