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山三世

羅馬天主教會第170任教宗

教宗亞歷山大三世拉丁語Alexander PP. III;約1105年—1181年8月30日)本名羅蘭多·巴蒂內利(Orlando Bandinelli),1159年9月7日當選羅馬主教(教宗),同年9月20日即位至1181年8月30日為止。[1]從14世紀以來,他被認為是巴弟內利貴族家族中的成員,但這還沒有被證實。[2]

教宗
亞歷山大三世
Alexander PP. III
羅馬主教
當選1159年9月7日
就任1159年9月20日
卸任1181年8月30日(在位21年344天)
前任教宗亞德四世
繼任教宗路爵三世
個人資料
本名Rolando Bandinelli
出生约1100年或1105年
 教皇國锡耶纳
逝世1181年8月30日
 教皇國奇维塔卡斯泰拉纳
參見其他以「歷山」為名號的教宗
歷山三世
之教宗称号

提及稱號 教宗閣下
交談稱號 教宗閣下
宗教稱號 聖父
追封稱號 (無)

生平 编辑

亞歷山大三世是神學及法律家。1140年他在博洛尼亚教書時,寫了一本法學大綱,而且為《格拉提安教令集》注釋,另外則寫有神學論文多篇。他在教宗恩仁三世時代被擢升為執事級樞機,在教宗亞德四世時為最得力的顧問[3]

腓特烈一世是中古世紀德國最偉大的皇帝,他夢想仿效查理曼能有效的統治義大利。亞德四世看出了他的野心,如果不抑制腓特烈的野心,他除了會成為全歐洲的主人外,連教會都會受他的控制[4]。1159年,亞德死後,半數的樞機們選出了一位精通法典又意志堅強的卓越人物擔任教宗,就是亞歷山大三世。其餘的少數樞機們,得到羅馬教士及皇帝的支持,另選一人為教宗,稱對立教宗維篤四世英语Antipope Victor IV (1159–1164),雖然選舉具有合法性,但腓特烈對亞歷山大三世的堅強感到不安,所以他支持威克多,甚至召集一個教會會議,叫他們公開表示擁護威克多。但是亞歷山大三世受到英格蘭法蘭西西班牙匈牙利西西里的支持[5]。這種作法使得教會的自主性受到了威脅,亞歷山大三世不得不處理,他將腓特烈和對立教宗開除教籍。可是德國大軍已壓境,1167年他只好先放棄羅馬前往法國避難,聯合義大利各城作戰,雙方互有勝負,戰爭拖了17年,1176年腓特烈军在莱尼亚诺战役慘敗,腓特烈不得不認輸。1177年,亞歷山大三世當時在威尼斯,腓特烈前去求饒,在聖馬爾谷大殿前跪伏亞歷山大三世腳下請求寬恕。亞歷山大三世把腓特烈拉起來,恢復了他的教籍,並賜他一個「平安之吻」(Kiss of Peace)[6],表示寬恕,因而签订了《威尼斯和约》,将对立教宗帕斯卡尔三世为腓特烈的妻子贝亚特丽丝主持的皇后加冕仪式视为无效,此后不得称贝亚特丽丝为皇后。和约还规定即使腓特烈驾崩,他的妻儿继承权力后也要遵守。至此,腓特烈企圖控制教宗的計畫破滅,他只能對德國境內各主教行使其威權[7]

在亞歷山大三世的任內,坎特伯雷總教區總主教托马斯·贝克特和英王亨利二世在教會法庭的獨立權力問題上發生嚴重爭論[8]。亨利二世在1164年《克拉伦敦法典》裡,禁止教會向羅馬上訴,衝突的結果,贝克特被放逐到法國。1170年聖誕,贝克特回到坎特伯里,在他自己的祭壇前被殺害。基督徒震怒,立刻奉贝克特為殉道者。亞歷山大三世在1173年封贝克特為聖徒,並訂立法規,規定以後一切敕封聖徒是教宗特定的權力。1179年,亞歷山大召開第三次拉特朗公會議,為改革通過法案[9]。亞歷山大三世死在羅馬近郊奇維塔卡斯泰拉納,他的屍體安葬在拉特郎堂[10]

亞歷山大三世是中世紀最優秀的教宗之一。一一九八年獲選為教宗的依諾增爵三世也是。在這兩任之間的十七年間,登上聖伯多祿寶位的教宗至少有五位;全部是義大利人,正如亞歷山大一樣,必須全力對付十二世紀的教宗都會面臨的接連夢魘:霍亨斯陶芬王朝的皇帝們,以及羅馬元老院和人民。[11] 第五世紀時,歐洲的政治和社會都發生了劇烈的變化,在日耳曼民族入侵之後,西羅馬帝國正式宣告覆亡,以往統一的文明世界已不復見,但天主教卻成為凝聚歐洲世界的新力量。教會精神滲透了人民的私人生活和公共領域,成為歐洲一致的精神;尤其在文化領域內,教會成了無與倫比的領導者,直到歐洲各國朝民族國家的形態成長,才逐漸脫離了教會的扶持和監護。這種進展直到十五世紀末才完成,並成為近代發展的曙光。[12]在十二世紀時,由於教廷一直與政權處於爭鬥狀態,藉著幾位傑出教皇的領導,教廷的權力日漸高升。比如,教皇依諾森二世(Innocent Ⅱ)成功對抗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而歐革三世(Eugenius Ⅲ)更是進一步要求皇帝臣服於教皇權力之下,其後繼位的亞歷山大三世(Alexander Ⅲ),更是強硬的使英王亨利二世(Henry Ⅱ)不得不聽命於他,教皇的權利在依諾森三世(Innocent Ⅲ,一一九八年至一二一六年在位)時,達到了高峰。[13]亞歷山大三世,適逢在中古文明的極盛時期(十一至十三世紀)是聖教會和中古文明的光明時期,確實在十一世紀末葉開始,維持了一百五十年。教會在困苦的奮鬥中面對政治,贏得了自主的權力,教宗的權威超越了帝國。教宗對教會內的影響以及與各國政府往來的權力,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教會統治著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並在文化領域中,成為無與倫比的領導者。神職班的革新、宗教生活在日新又新方式下的奮進、十字軍回教徒的戰爭、重要的傳教事業、神學的傑作、羅馬式哥德式教堂的興建等等,都表現了西歐民族在教宗領導之下聯合起來的充沛活力,雖然理想和事實之間的對比往往有很大落差,但教友的精神卻成了人民的共同精神,它滲透一切事物,而使之更加豐富。[14]亞歷山大三世在天主教會訓導文獻選集中論天主聖三第七四五條提到,祇對第一章而言,羅馬教宗曾定斷:不要在神學上用何理由,而把「性體」與「位」(Natrra et persona)分離,或把天主,稱做「天主的本體」-;這不僅在「從座」的意義方面是如此,而且在名座上的意義方面也是如此。[15]

政治觀點 编辑

亞歷山大三世是第一位直接關注波羅的海以東地區宣教活動的教宗,他可能於1164年在瑞典設立了烏普薩拉總主教,[16] 這件事是在他最親密的朋友隆德大主教埃斯基爾的建議下做成的。 埃斯基爾曾經任命一位本篤會的修士福克為愛沙尼亞的主教,但他因為和丹麥國王有衝突,而被流放到法國的克萊爾沃。1171年亞歷山大成為第一位解決芬蘭教會問題的教宗,據稱芬蘭人騷擾神父並且只有在戰爭時期才倚靠上帝[17]

亞歷山大不僅擊敗了神聖羅馬帝國巴巴羅薩,還因著1170年發生的托馬斯·貝克特謀殺案,使英格蘭國王亨利二世屈服。他和貝克特的關係非同尋常,後來在1173年,貝克特被封為聖徒。[18] [19] 這是由亞歷山大封聖的第二位聖徒,而第一位是1161年的懺悔者愛德華[20] 不過,他在1172年確認了亨利愛爾蘭之領主的地位。

通過1179年5月23日簽發的教宗詔令,他承認了阿方索一世葡萄牙國王的權利,而這個國王的稱號是阿方索自封的。這在葡萄牙成為一個被世界承認的獨立王國的進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阿方索從1139年開始就已經在使用國王的稱號。)[21]腓特烈一世號稱紅鬍子,是中古世紀德國最偉大的皇帝,信教十分虔誠。他夢想仿效查理大帝,但查理曼為擴展基督教的文化而工作,腓特烈卻努力增加自己的勢力。他雖號稱「神聖羅馬帝國」的元首,其實只是德國的皇帝,他所企圖收復的義大利,實際上只是幾個各不相屬的小國共同占據之地,彼此攻擊。義大利的南部和西西里另組成一個王國;羅馬和半島中部始終直屬教宗,這是腓特烈所難以容忍的,他常說:「假如我不能統治羅馬,羅馬帝國之名豈非虛設!」腓特烈一世既願有效統治義大利,教宗亞德四世不久就清楚看出,如果不抑制他這份野心,他必要成為全歐洲的主人,教會也勢必受他控制。亞德死後,樞機團以大多數票選舉了一位精通法典而又意志堅強的卓越人物承繼大統,就是歷山大三世。選舉的合法性不容置辯,但腓特烈對當選者的堅強毅力甚感不安,於是命令同路人另選一位迎合他意旨的人,硬派他去做教宗。這使得教會的自主性受到嚴重的威脅,歷山三世不得不急起應戰,立刻把腓特烈和偽教宗開除了教籍,無奈大軍壓境,他不得不放棄羅馬前往法國避難;但他先把義大利各大城聯合起來為他作戰,而這些城市自身獨立也不願他人侵犯。戰爭互有勝負,延續了十七年,皇軍終於一一七六年在萊鬧(Legnano),腓特烈前去求饒,在聖馬爾谷大殿前跪伏教宗腳下請求寛恕。教宗把他拉起來,恢復他的教藉,並予以和平的親吻,表示寛恕。時在公元一一七七年,正是坎諾薩堡事件後的一百週年。 第三屆拉特朗大公會議;為了重整教會內部,亞歷山大三世便召開了一次大公會議,即1179年3月5日的拉特朗會。出席會議的主教有400多位,來自歐洲各處,耶路撒冷的拉丁王國主教也出席了。會中討論的,主要是法律及紀律上的事,因教宗自己是當代著名的法學家,此會議也提到教宗的選舉,規定只有樞機團有投票權,獲得選票總數三分之二以上者,才能當選。此外又規定主教的合法年齡,身世及教育程度等。大會對教理方面也有不少定斷,如申斥異端,號召十字軍,禁止亞爾比異說的異說的横行。在社會福利方面,教宗也盡力行之,如救濟麻瘋病人,設有義務學校。此會議完成了教育獨立自由的工作。可說將政權干涉教會的束縛擺脫了。而且伸張教權高於世權的原理,以致造成後來教宗為歐洲政治的領導人。[22]

改革成就 编辑

即使作為一名逃亡者,亞歷山大仍然受到法國路易七世的青睞和保護。1163年,他召集來自英國,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的神父與主教參加圖爾會議(Council of Tours),除其他事項外,主要解決以下幾個問題:教會聖職的非法劃分、教會牧者放高利貸,佔用十一奉獻。[23]

1179年三月,亞歷山大三世召開第三次拉特朗大公會議(即第三次拉特朗公會議),這是中世紀最重要的教會會議之一,天主教稱之為第十一次大公會議。這個法案包括了好幾個教宗為改善教會狀況而制定的計畫書,其中規定,如果未達到三分之二樞機的選票,沒有人可以被選為教宗。[24]該規則於1996年略有改變,但2007年又恢復原狀。這次會議標誌著亞歷山大三世的權力達到了頂峰。

然而,這次會議結束後不久,羅馬共和國就迫使亞歷山大三世離開羅馬這座城市,他從此就再也沒有重新回到羅馬。1179年9月29日,一些貴族建立了反亞歷山大三世聯盟。但教宗藉著明智地使用金錢,仍然把握大權,控制局面,結果他在1180年1月被世俗權貴免職。1181年,亞歷山大三世開除了蘇格蘭國王威廉一世的教籍,並且禁止他參加任何聖事活動。[24] 他於1181年8月30日在奇維塔卡斯泰拉納去世。

教宗亞歷山大三世與皇帝的鬥爭

腓特烈一世號稱紅鬍子,是中古世紀德國最偉大的皇帝,信教十分虔誠。他夢想仿效查理大帝,但查理曼為擴展基督教的文化而工作,腓特烈卻努力增加自己的勢力。他雖號稱「神聖羅馬帝國」的元首,其實只是德國的皇帝,他所企圖收復的義大利,實際上只是幾個各不相屬的小國共同占據之地,彼此攻擊。義大利的南部和西西里另組成一個王國;羅馬和半島中部始終直屬教宗,這是腓特烈所難以容忍的,他常說:「假如我不能統治羅馬,羅馬帝國之名豈非虛設!」

腓特烈一世既願有效統治義大利,教宗亞德四世不久就清楚看出,如果不抑制他這份野心,他必要成為全歐洲的主人,教會也勢必受他控制。亞德死後,樞機團以大多數票選舉了一位精通法典而又意志堅強的卓越人物承繼大統,就是歷山大三世。選舉的合法性不容置辯,但腓特烈對當選者的堅強毅力甚感不安,於是命令同路人另選一位迎合他意旨的人,硬派他去做教宗。

這使得教會的自主性受到嚴重的威脅,歷山三世不得不急起應戰,立刻把腓特烈和偽教宗開除了教籍,無奈大軍壓境,他不得不放棄羅馬前往法國避難;但他先把義大利各大城聯合起來為他作戰,而這些城市自身獨立也不願他人侵犯。戰爭互有勝負,延續了十七年,皇軍終於一一七六年在萊鬧(Legnano),腓特烈前去求饒,在聖馬爾谷大殿前跪伏教宗腳下請求寛恕。教宗把他拉起來,恢復他的教藉,並予以和平的親吻,表示寛恕。時在公元一一七七年,正是坎諾薩堡事件後的一百週年。[25]

第三屆拉特朗大公會議;為了重整教會內部,亞歷山大三世便召開了一次大公會議,即1179年3月5日的拉特朗會。出席會議的主教有400多位,來自歐洲各處,耶路撒冷的拉丁王國主教也出席了。會中討論的,主要是法律及紀律上的事,因教宗自己是當代著名的法學家,此會議也提到教宗的選舉,規定只有樞機團有投票權,獲得選票總數三分之二以上者,才能當選。此外又規定主教的合法年齡,身世及教育程度等。大會對教理方面也有不少定斷,如申斥異端,號召十字軍,禁止亞爾比異說的異說的横行。

在社會福利方面,教宗也盡力行之,如救濟麻瘋病人,設有義務學校。

此會議完成了教育獨立自由的工作。可說將政權干涉教會的束縛擺脫了。而且伸張教權高於世權的原理,以致造成後來教宗為歐洲政治的領導人。[26]


[1] 鄒保祿,《歷代教宗簡史》(台南:碧岳學社,2015)153-154。

生平事蹟 编辑

他是一個對教宗權威的積極擁護者;他當時所對抗的力量是來自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巴巴羅撒(Barbarossa)和英王亨利二世。

他讀的是神學法律,也成為該兩領域的學者。他是和巴巴羅撒皇帝交涉和談判的教會要角,也因此迅速在教會界取得領導地位。在十二世紀複雜的政治環境之下,他的訓練背景和個人特質,使他成為影響當時時局的一個要角。他所屬的團體,擔心神聖羅馬帝國的權勢太高漲,因此傾向支持西西里的諾曼王國(Norman kingdom)。

他在公元1159年被選為教宗。公元1179年,他舉辦了第三次的拉特蘭會議(Council of the Lateran),這是中世紀教會最重要的會議之一,並被天主教會視為第十一次的大公會議。會議中的一項決議是: 要得到三分之二以上紅衣主教的投票贊成,才能被選為教宗。在這會議舉行前的幾年間,連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和反教宗的勢力都一定程度地臣服於他的治下;因此,這次會議也標誌著他權力的一個高峰。他於公元1181年去世,作教宗21年,是自八世紀教宗哈德良一世(Adrian I)以來,在位最久的教宗。歷史學者猶曼(Walter Ullmann)對他的評價是: 「他使得十二世紀的教宗組織成為歐洲具重要影響力的機構」。

教宗亞歷山大三世原名羅蘭多(義大利文:Rolando),是錫耶納人,自1159 年9 月7 日起至1181 年去世,都擔任天主教會的領袖和教宗國的元首。亞歷山大三世被認為是博洛尼亞的羅蘭修道士,一位 12 世紀的教會法學家神學家。他寫了他最早對格拉提安法規的評論之一——《斯特羅馬》或《羅蘭迪蘇瑪》。

1150年10月,教宗尤金三世任命他為聖科斯馬·達米亞諾主教執事。然後他成為聖馬可的紅衣主教牧師。 1153年,他成為教宗大臣和反對腓特烈一世巴巴羅薩皇帝的紅衣主教領袖。 1156年,他簽訂了《貝內文托條約》,恢復了羅馬西西里王國之間的和平關係。在 1157 年 10 月的貝桑松議會上,他和聖克萊門特紅衣主教貝爾納多發表了一封教宗信函,聲稱腓特烈一世是教宗的附庸,引發了一場重大外交事件。亞歷山大三世是第一位對波羅的海東部的傳教工作感興趣的教宗,並在1171年,亞歷山大成為第一位解決芬蘭教會問題的教皇。

亞歷山大三世在任教宗期間,在15部憲法中提拔了68位樞機主教,其中包括他的兩位繼任者烏爾班三世和克萊門特三世,以及後來被冊封為聖人的樞機主教。1181 年 8 月 30 日,他在奇維塔卡斯特拉納去世,是自第 8 世紀阿德里安一世以來最長的教宗任期。[27]


[1] 穆啟蒙.侯景文,譯《天主教史卷二》(台北:光啟文化,2015)137。

[2] 鄒保祿,《歷代教宗簡史》(台南:碧岳學社,2015)153-154。

參考文獻 编辑

  1. ^ Pontiffs. Holy See. [2019-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9) (英语). 
  2. ^ Maleczek, W. (1984). Papst und Kardinalskolleg von 1191 bis 1216 (in German). Wien. p. 233 note 168. ISBN 3-7001-0660-2.
  3. ^ 鄒保祿,《歷代教宗簡史》,(台南:聞道出版社,1983),167。
  4. ^ 幕啟蒙,《天主教史(卷二)》,侯景文譯, (台北:光啟文化事業,2002),124。
  5. ^ 培克爾,《基督教史略》,蕭維元譯, (香港:浸信會出版部,1961),159。
  6. ^ 祈柏爾,《基督的軌跡-二千年教會史》,李林靜芝譯, (台北:校園書房出版社,1986),147。
  7. ^ 華爾克,《基督教會史》,謝受靈、趙毅之譯, (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1987),450。
  8. ^ 比爾奧斯汀,《基督教發展史》,馬傑偉、許建人譯, (香港:種籽出版有限公司,1991),205-206。
  9. ^ 陶理,《基督教二千年史》,李伯明、林牧野譯, (香港:海天書樓有限公司,2007),290。
  10. ^ 鄒保祿,《歷代教宗簡史》,(台南:聞道出版社,1983),169。
  11. ^ [1] 約翰.朱利斯.諾里奇著.黃書英譯《教宗史》(新北:遠足文化2019)180。
  12. ^ [1] 穆啟蒙.侯景文,譯《天主教史卷二》(台北:光啟文化,2015)202。
  13. ^ [3] 劉遂《千年教會歷史巡禮》(新北:台灣福音書房,2007)27。
  14. ^ [4] 穆啟蒙.侯景文,譯《天主教史卷二》(台北:光啟文化,2015)15。
  15. ^   鄧辛疾《天主教會 訓導文獻選集》(台北:總主教公署1975)278。
  16. ^ Papal Letters to Scandinavia and their Preservation, Anders Winroth, Charters, Cartularies and Archives: The Preserva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Documents in the Medieval West, ed. Adam J. Kosto and Anders Winroth, (Pontifical Institute of Mediaeval Studies, 2002), 178.
  17. ^ "Letter by Pope Alexander III to the Archbishop of Uppsala".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007-09-27.. In Latin. Hosted by the National Archive of Finland. See [1] and Diplomatarium Fennicum from the menu.
  18. ^ Norton, Christopher (2006). St. William of York. Rochester, NY: Boydell Press. p. 193. ISBN 1-903153-17-4.
  19. ^ St. Thomas Becket. Biography.com. Retrieved: 21 March 2013.
  20. ^ Norton, Christopher (2006). St. William of York. Rochester, NY: Boydell Press. p. 193. ISBN 1-903153-17-4.
  21. ^ Peter Linehan and Janet Laughland Nelson, The Medieval World, Vol.10, (Routledge, 2001), 524.
  22. ^ [1] 穆啟蒙.侯景文,譯《天主教史卷二》(台北:光啟文化,2015)202。 [1] 穆啟蒙.侯景文,譯《天主教史卷二》(台北:光啟文化,2015)15。
  23. ^ Pennington, Kenneth. "Pope Alexander III", The Great Popes through History: An Encyclopedia, (Frank J. Coppa, ed.), Westport: Greenwood Press, (2002) 1.113-122
  24. ^ 24.0 24.1 Joseph F. Kelly, The Ecumenical Councils of the Catholic Church: A History, (Liturgical Press, 2009), 83.
  25. ^ [6] 穆啟蒙.侯景文,譯《天主教史卷二》(台北:光啟文化,2015)137。
  26. ^ [7] 鄒保祿,《歷代教宗簡史》(台南:碧岳學社,2015)153-154。
  27. ^ 1. Alexander III.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Alexander-III-pope 2. Pope Alexander III facts for kids. https://kids.kiddle.co/Pope_Alexander_III 3. Pope Alexander III (1159–81): The Art of Survival. Clarke, P. & Duggan, A. Eds. Routledge. (2012).

譯名列表 编辑


天主教會職銜
前任者:
亞德四世
罗马主教
教宗

1159年9月20日-1181年8月30日
繼任者:
路爵三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