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恩哈德·黎曼
德國數學家
(重定向自波恩哈德·黎曼)
格奥尔格·弗雷德里希·伯恩哈德·黎曼[1][註 1](德語:Georg Friedrich Bernhard Riemann[1],德语:[ˈʁiːman] 聆聽,1826年9月17日-1866年7月20日)德国数学家,黎曼几何学创始人,复变函数论创始人之一。
伯恩哈德·黎曼 | |
---|---|
![]() 伯恩哈德·黎曼, 1863 | |
出生 |
1826年9月17日![]() |
逝世 |
1866年7月20日 意大利王國韋爾巴尼亞塞拉斯卡 | (39歲)
居住地 |
![]() |
国籍 |
![]() |
公民权 |
![]() |
母校 |
哥廷根大学 柏林大学 |
知名于 | 以黎曼命名的条目 |
科学生涯 | |
研究领域 | |
机构 | 哥廷根大学 |
论文 | Grundlagen für eine allgemeine Theorie der Funktionen einer veränderlichen complexen Größe |
博士导师 | 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 |
其他指导者 |
費迪南·艾森斯坦 Moritz Abraham Stern |
著名學生 | Gustav Roch |
受影响于 | 狄利克雷 |
签名 | |
![]() |
生平编辑
他出生于汉诺威王国(今德国下萨克森)的小镇布雷瑟伦茨。他的父亲弗雷德里希·伯恩哈德·黎曼是当地的路德会牧师。他在六个孩子中排行第二。
1840年,黎曼搬到汉诺威和祖母生活并进入中学学习。1842年祖母去世后,他搬到吕讷堡的约翰内乌姆学校(Johanneum)。1846年,按照父亲的意愿,黎曼进入哥廷根大学神学院学习哲学和神学。在此期间他去听了一些数学讲座,包括高斯关于最小二乘法的讲座。在得到父亲的允许后,他改学数学。
1847年春,黎曼转到柏林大学,投入雅可比、狄利克雷和雅各布·施泰纳门下。两年后他回到哥廷根大学任教。1851年获博士学位。
1854年他初次登台作了题为“论作为几何基础的假设”的演讲,开创了黎曼几何学,并为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提供了数学基础。他在1857年升为哥廷根大学的编外教授,并在1859年狄利克雷去世后作为狄利克雷的继承人任正教授。
1862年他与埃莉泽·科赫(Elise Koch)结婚,由于患肺病,开始了疗养生活。
贡献编辑
参看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注释编辑
- ^ 德语人名Riemann在现代人名翻译中译作“里曼”,但在指该数学家时约定俗成译作“黎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