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清华实验学校

位於深圳市寶安區的民辦學校

深圳清华实验学校Tsinghua Experimental School in Shenzhen)是一所于2002年至2016年期间存在的国有民办制[註 2]学校。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由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註 3]联合创办,[1] 是清華大學的「藝術教育基地」、「科技教育基地」、「美術學院生源基地」和「體育特長生培養基地」。學校依山[註 4]而建,景色優美、建築紅白端莊,綠化率達100%。2016年后各方停止共建,学校由桃源居实业(深圳)集团有限公司接手,并更名「深圳市桃源居中澳实验学校」。[2]

深圳清华实验学校
深圳清华实验学校校徽
地址 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前进二路桃源居
邮政编码518126
其它名称Tsinghua Experimental School in Shenzhen
簡稱清華 清實 TESS
类型国有民办小学完全中学
隶属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创办日期2002年9月1日
关闭日期2016年[註 1]
校長周杰
副校长劉凱 解巨釗
年级十二年級
学生人数一萬餘人
語言汉语,英语
校园面积18.16萬平方公尺
校訓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
校风行勝於言
校色紫荊色
现状深圳市桃源居中澳实验学校
電話號碼(755)27451432
传真號碼(755)27451893
学校网址www.tinghuaschool-sz.com
深圳清華[註 5]實驗學校書法校名

历史

编辑

2001年,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深圳航空城(东部)实业有限公司在深圳市联合创办了深圳清华实验学校,学校性质为国有民办,开设一至十二年级的课程,是清華大學在外地興辦實行走讀寄宿的唯一基礎教育學校。8月10日簽訂合作意向書,9月29日舉行正式簽約儀式。学校设立理事会,其成员由清华大学及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的专家和深圳航空城(东部)实业有限公司的管理人员组成。学校校长由清华大学调派,最终决定由时任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的周杰女士(現昆明西南聯大研究院附屬學校校長)出任深圳清华实验学校校长。當年春季学校第一期工程开始动工,4月5日打下第一根樁,12月21日舉行奠基儀式。

2002年,4月10日招生工作在鄰近社區桃源居售樓處開始進行,8月28日學校首期工程驗收完成,總共歷時146天,9月1日正式開學。[1]由於當時校舍設施並未完全落成,校方決定全校半數教師率1,600餘名新生赴「深圳國防教育基地」參加為期9日的軍訓,9月10日正式舉行開學典禮。時任多明尼加教育部部長羅斯福·斯凱里特參訪學校,是學校接待的第一名外國來賓。10月,教職工成立「深圳清華實驗學校工會」。12月,舉行首次「校園開放日活動」面向社會大眾開放參觀。

2003年,舉辦首屆「國際語言村」,近500名學生參加,是全市最盛大的英文夏令營活動。8月,時任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視察參觀學校,向剛剛成立的學校進行工作指導。7月,在「2003年全國『建橋』杯射擊比賽」中學校射擊隊第一次代表比賽中舉取得四項冠軍。10月學校第二期工程竣工高。11月13日,學校於大操場舉辦首屆田徑運動會

2004年,學校招生首破5,000人

2006年,學校迎接首次高考,有兩人考入清華大學,高考進步率及本科進步率皆列寶安區第一。11月20日第一次承辦寶安區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

2007年,學校晋升“广东省一级学校”。[1]5月舉行五週年校慶典禮,出版紀念文庫《清韻》,

2008年,學校向汶川大地震捐款總計83萬元供災區重建及災民善後工作,並接收災區學生。學校學生人數破7,000人。

2009年,學校獲得「全國優秀民辦中小學」稱號。

2012年,學校十週年校慶,由校長周杰主編出版紀念文集《華年》和《成長》(Growth)。同年深圳清华实验学校因学校举办者权益比例[註 6]不符合法律要求,被深圳市民间组织管理局勒令整改,整改期限为三年。[3]

2013年,高中部本科(含重本)升學率達歷史最高——30%

2016年,整改期限已满但学校仍不符合法定要求,经过深圳市人民政府、宝安区人民政府多个部门协调,各方停止共建;学校由桃源居实业(深圳)集团有限公司[註 7]接手负责,性质变更为民办学校,并更名为「深圳市桃源居中澳实验学校」。[2]

學部

编辑

學校早年僅僅分為小學部以及中學部。隨著不斷發展,2005年將中學部細拆分為初中部以及高中部,最後於2008年確立學校「四部」基本架構,各學部介紹如下:

公立部
公立部是由宝安区教育局委托学校举办的,为学校所在的“桃源居社区”居民提供义务教育学位。该部可细分为“公立小学部”和“公立初中部”,共开设一至九年级。
双语部
双语部又称民办部,在当时的办学特色为聘请外教教学,为学生提供中文和英语双语教学环境,亦有和加拿大教育机构合作开设的“中加班”。该部可细分为“双语小学部”和“双语初中部”,共开设一至九年级。
高中部
高中部又簡稱「普高」,开设十至十二年级的课程,负责教学准备参加普通高考的学生,该部亦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生源基地”。
海外部(International School Section, ISS)
海外部又称国际部,是學校最「年輕」的學部,成立於2003年。以「世界眼光,中國情懷」為使命,该部主要为计划出国留学的学生提供教育服务,亦开办港人子弟台商子女教学班。該部可細分為「海外部小學」、「海外部初中」和「海外部高中」,共開設一至十二年級。學部特色活動包括每年6月1日舉行的School Fair園遊活動,學生必須使用英文進行交易活動,並有「語言警察」負責對違規的學生進行「罰款」、10月舉行萬聖節裝扮環校遊行和12月耶誕節期間舉行活動,更有「英文戲劇節」供學生展現自我及培養雙語能力。

教學樓

编辑

各個學部分別擁有不同的教學位置,教學樓(Teaching Building)互相連通。建築命名以清華大學教授、學者為主,稱為「[註 8]」旨在銘記先賢、立志明德。

海外部

雙語部

高中部

公立部

道路和校門

编辑

學校面積龐大,是全市最大型的民辦學校之一,當中有六條主要校園道路連接各個學部教學區。校門方面除主校門外,建有設計風格類似二校門澄心[註 10]公立部教學區旁)門前有「水木清華」花壇,台階兩側為校訓,掛有學校書法校名直式牌匾以及中學部的入口洞心[註 11]體育館旁)。

學府路(Xue Fu Road)

為學校連接桃源居社區的側門道路[4],於2004年落成,初為臨時通道。沿道路兩側放置102名古今中外名人簡介,地面鋪有2004年在校學生所印製的腳印花崗岩地磚,側門鐵閘設計為一本翻開的碩大書本,門上則書:「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的對聯。

環東路及環西路(Huan Dong and Huan Xi Road)

澄心門為分界起點,東西向分別通往位於平巒山處的海外部以及雙語部初中

思成路(Si Cheng Road)

以著名建築師、清華大學建築系創辦人梁思成先生命名,是體育館圖書館之間的道路。

馬約翰路(Ma Yuehan Road)

以運動員、清華大學教授、前體育部主任馬約翰先生命名,是運動場觀禮臺後方,卓如苑、寅恪苑及宜仲苑前的道路。

自淸路(Zi Qing Road)

以著名作家、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朱自清先生命名。是由清韻廣場澄心門的一段道路

環校跑活動

每年學校會利用校園道路在下午時段進行教職工環校跑,路線以清風廣場為起點經環西路大操場環東路回到起點。

主要設施

编辑

行政樓

是總校領導辦公和全體教師舉行會議的行政場所。樓前為清風廣場(Qing Feng Square),設有噴水池以及停車場,兩側草坪放置了若干名人銅像以及簡介。

圖書館[註 12]

是學校藏書(藏書量約十萬)供師生閱覽的地方,館長為王瓊女士。建築總面積3500平方公尺,可同時容納1000餘名讀者。位於環西路思成路下段之間,建築連接信息樓。館前為清韻廣場(Qing Yun Square),設置刻有象徵深圳清華實驗北京清華兩校一脈相承、科學及城市發展的三幅牆壁雕刻,正中為學校校徽的噴水池[註 13]。廣場中央則為中國地圖花壇。

植物園

是供學生休憩、研究生物科學的山水式花園。位於圖書館旁山坡上,被卓如苑信息樓圖書館所包圍,分別於思成路環西路各有出入口。內部景觀雅緻,湖泊、樹木花草齊備,放置有朱自清先生的座像及簡介碑文。

體育館 (Gymnasium)

又稱「文體中心」,位於思成路上端。為學校舉辦大型慶祝活動以及室內體育賽事場所。 操場/運動場

學校設有兩處大小操場,皆位於環東路旁。面積較小的操場主要供公立部使用,其環東路對側則有籃球場。而面積較大的操場(大操場)則為學校舉辦田徑運動會及升旗典禮的地方。設置有觀禮台、器材室、醫務室[註 14]、單槓場、跳遠沙坑、鉛球場以及400公尺跑道,鄰近馬約翰路

多功能廳 A

簡稱「多A」,又稱「影視演藝中心」。位於公立部操場旁,為學校舉行會議聯歡活動、戲劇表演的另一處雙層禮堂,連接慶來苑鍾書苑

多功能廳 B

簡稱「多B」,位於環西路末端,為面積較小的學部禮堂,連接寅恪苑

多功能廳 C

簡稱「多C」,位於海外部教學生活區內。為階梯式禮堂,可供學部進行考試、週五集會[註 15],連接學森苑。

科學樓及信息樓

位於澄心門環西路一側,科學樓內部設置各式藝術文化、社團中心。而信息樓連接圖書館,內部設有各種媒體、電腦電子資訊設施,學校校園電視「清風電視臺」(QFTV)便在此進行製作放送。

海外部[註 16]文體中心(ISS Arts&Sports Center)

於2014年落成,為海外部附屬設施,同時是深圳清華實驗學校最後所興建的建築工程。建築高19.95公尺,佔地1,395平方公尺,內部設置跆拳道、射擊、武術、健身、羽毛球以及音樂舞蹈室,外部則有網球場及籃球場。

錦饈[註 17]廳(Jin Xiu Cafeteria)

位於大操場旁,主要供山上宿舍區寄宿學生使用的食堂,設置有教師餐廳。2016年後改建為「科創信息中心」。 味源廳(Cafeteria) 位於山下(溫馨家園)生活區內,供山下生活區住宿學生使用,亦設置有教師餐廳。

生活區

编辑

學校除為海外部雙語部以及高中部學生提供寄宿,更建有教職工宿舍紫燭齋[註 18]。學生生活區(Living Area)主要分為兩大片區,分別位於山上及山下鄰近各學部教學區。

山上生活區

位於海外部區域,主要供該部學生使用。

  • 留學生公寓(International Students Apartment)
  • 凌志樓
  • 明德樓
  • 紫雲齋[註 19]

山下(溫馨家園[註 20])生活區

位於清風廣場左側,主要供雙語部以及高中部使用。小學宿舍樓圍院大門書東晉詩人謝混所作:「景昃鳴禽集,水木湛清華」的詩句(遊西池)

  • 成志樓
  • 明禮樓
  • 弘志樓
  • 銘志樓

「清華」文化記憶

编辑

學校環境鍾靈毓秀,秉持「水木清華」的文化底蘊,強調「清華(實驗)人」身分。因此學校在校園裡放置許多有關「清華」象徵的裝飾物,有多功能廳 B前的「行勝於言」校風石雕日晷、洞心門旁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校訓、2008屆高中部高三全體師生致贈母校的「秋實」石碑,上面刻有清實的校徽[註 21]清華大學校徽校歌石碑[註 22]、以「靜」(靜而可思,思而得智)、「善」(服膺守善,善心無遠)、「索」(致知窮理,學古探微)為主題的箴言石......

2016年學校更名前,各學部教學樓均會在外牆以直書中英文書寫樓宇名稱,並於之上掛上藍底的清實白校徽圖案。行政樓門旁放置清華大學二校門浮雕,學校領導、外賓來訪一般於此進行合影。家校聯絡手冊每頁上印有清華大學相關人物、其他名人的名言。

 
行政樓門旁清華大學二校門浮雕,圖中為校領導合影。

现状

编辑

2016年学校正式更名为“深圳市桃源居中澳实验学校”,桃源居实业(深圳)集团有限公司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校园改造升级,一方面将学校旧有建筑上的“清华”字样及标识一并抹去,另一方面为学校修建了新的教学楼、科技楼等改善教学环境。[5]而桃源居社区居民在学校改制更名后,因为公立部民办部教学资源不公[6]、学校扩建侵占社区公共用地[4]等问题,呼吁将公立部脱离「桃源居中澳实验学校」管理,独立办成公立學校

注释

编辑
  1. ^ 2016年后清华方退出,学校进行了一系列的转制更名。
  2. ^ 国有民办制,相对于单纯民办学校,国有民办学校举办者中有政府(公立学校)投资的一部分,教学资源也会得到公立学校的援助。
  3. ^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是由深圳市政府和清华大学合作成立的科研机构,和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不是同一个机构。
  4. ^ 寶安區平巒山
  5. ^ 「清華」二字取自毛澤東為北京清華大學的題字
  6. ^ 学校举办者权益比例可变相理解为公司投资者持股比例。因为国有民办学校为非营利组织,所以学校投资者的份额被称为学校举办者权益比例。
  7. ^ 桃源居实业(深圳)集团有限公司和深圳航空城(东部)实业有限公司的主要控股人都为李爱君,学校权属变更的实质是清华方退出,民办方完全接管学校。
  8. ^ 苑字,意思為學術、文藝匯集的地方。
  9. ^ 學校游泳池設置於此。
  10. ^ 「澄心」意思為使情緒清淨澄明。
  11. ^ 「洞心」意思為潛心學習。
  12. ^ 2016年後校方於較低樓層改建為「文化餐飲中心」,圖書館樓層進行翻新。
  13. ^ 初時壁雕為紅色調,後期改為乳白色調。
  14. ^ 另一處醫務室位於山下(溫馨家園)生活區內
  15. ^ 英文名稱為:“Friday Forum”
  16. ^ 即使在學校更名後,海外部改稱「國際部」。海外部文體中心仍維持原名不進行更改,算是某種校園記憶。
  17. ^ 饈字,意思為「精美的食物」。
  18. ^ 齋字,意思為學舍、書房。
  19. ^ 齋字意思同上。
  20. ^ 山下住宿區的正式名稱
  21. ^ 學校在更名後現存為數不多(甚至唯一)仍存留的清實校徽圖案
  22. ^ 近年已被「桃源居中澳實驗學校」校方改造校舍中拆除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深圳市宝安区清华实验学校. 中考网. [2022-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20). 
  2. ^ 2.0 2.1 桃源居中澳实验学校. 城市惠. [2022-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20). 
  3. ^ 深圳市民办小学前五-深圳清华实验学校. 学识吧. [2022-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20). 
  4. ^ 4.0 4.1 李媛. 深圳一学校为扩建大门拆墙封路?市民质疑施工合法性. 奥一新闻. [2022-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20). 
  5. ^ 斥6.9亿巨资全面升级的桃源居中澳实验学校. 搜狐. [2022-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20). 
  6. ^ 关于桃源居中澳实验学校公立部转为公立学校的公开信. 搜狐. [2022-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