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州
梁大同三年(537年)置(《太平寰宇记》);一说大通三年(529年)置(《太平御览》引《舆地志》)。隋朝大业三年(607年)改为宕渠郡。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复为渠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潾山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渠州。治所在流江县(今四川省渠县)。辖境相当今四川渠县、大竹、邻水、广安等县市地。北宋开宝二年(969年)分置广安军,辖境略小。南宋辖境又增大。两宋先后属梓州路及潼川府路。元属顺庆路。明朝洪武初年,废流江县入州,九年(1376年)降为县。
- 梁普通三年(522年),置流江縣。同時置北宕渠郡.領流江縣、始安縣(治今廣安縣北)2縣。大同三年(537年)置渠州,今渠江鎮,時為州、郡、縣治地。另有北宕渠郡屬新州,治地鹽亭。太清元年(547年),渠州仍置,轄北宕渠、景陽2郡。北宕渠郡仍領流江、始安2縣。
- 北周在州郡之上置總管府,渠州隸利州總管府。武成元年(559年),改北宕渠郡置流江郡。渠州領流江、景陽2郡外,另撤鄰州所屬2郡歸渠州。流江郡仍領流江、始安2縣。
- 隋統一全國後,改地方行政為州縣兩級制。開皇三年(583年),以原流江、鄰山和容山容川(今墊江)3郡合置渠州。領流江縣,賨城縣(原始安縣)、鄰水縣、墊江縣4縣,州治同前。流江郡自此廢。大業三年(607年),渠州改名宕渠郡,領上述4縣外,增宕渠縣(治今營山縣黃渡場)、咸安縣(治今營山縣東北)2縣,州(郡)縣治地同前。
隋代行政区划变迁 | ||||||
---|---|---|---|---|---|---|
区划 | 開皇元年 | 区划 | 大業三年 | |||
州 | 渠州 | 隣州 | 容州 | 郡 | 宕渠郡 | |
郡 | 流江郡 | 境陽郡 | 隣山郡 | 容山郡 | 县 | 流江县 賨城县 宕渠县 咸安县 隣水县 墊江县 |
县 | 流江县 始安县 |
宕渠县 綏安县 |
隣水县 隣山县 |
魏安县 |
- 唐朝政區先後有所改易,但基本仍為州縣兩級制。武德元年(618年)改宕渠郡為渠州,分流江縣地置賨城縣(治地今渠縣土溪乡城壩古城)和豐樂縣(治地今渠縣豐樂場)2縣,渠州領五縣:流江、賨城、始安、豐樂(今广安市恒升镇古城寨)、义兴(今渠县清溪场乡)。武德三年,割鄰州鄰水縣(今邻水县观音桥镇)隸渠州。武德八年,省賨城、豐樂、义兴入流江縣,廢鄰州、鄰山縣(今大竹县四合乡)隸渠州。貞觀元年(627年),省並州縣,劃全國為10道,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增為15道,渠州由隸山南道改屬山南西道,受興元府(治今漢中市)節制。天寶元年(742年),改渠州為鄰山郡,乾元元年(758年)複為渠州,領流江縣(州治)、渠江縣(原始安,今廣安縣肖溪鄉)、鄰水縣、鄰山縣、大竹縣(今大竹县月光乡,久視元年置,至德二年劃屬)5縣。寶曆元年(825年),省大竹入流江縣,後又置,劃屬蓬州;廢鄰水縣入鄰山縣[2]。
- 五代時期,前蜀分渠州置鄰州,大竹(治地東移,據傳治今龍潭鄉知縣壩,舊稱風來鄉)劃歸渠州。後唐有蜀9年,建置仍舊。天成年問,流江人徐承諒任「靜邊軍節度使」,渠州曾為節度使駐地。後蜀省鄰州入渠州,渠州領流江、大竹、鄰山、鄰水、渠江5縣。
- 北宋以道改路。實行路、州、縣三級制。渠州初隸西川路,後隸川峽路。咸平四年(1001年),分蜀為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渠州(鄰山郡)屬梓州路。景祐二年(1035年),廢大竹縣入流江縣。渠州領流江(州治)、鄰山、鄰水3縣。重和元年(1118年)升梓州為潼川府,渠州為屬州之一。
- 南宋紹興三年(1132年),複置大竹縣。渠州轄流江、鄰山、鄰水、大竹4縣。南宋末,渠州徙治流江縣東北80裡之禮義山逾20年之久。
- 元中統元年(1260年),置渠州路軍民總管府,至元十一年(1274年)改置渠州安撫司。次年禮義城陷落,元朝完全統轄原渠州地方。至元二十年(1283年)還治舊城,罷安撫司,改置渠州,隸四川行中書省順慶路。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撤流江縣,以州為「散郡」,不久複置。渠州領流江、大竹(1283年徙今治)2縣。
- 明初政區如舊制。洪武九年(1376年)撤渠州,改流江縣置渠縣,隸四川承宣佈政使司。
渠州刺史
编辑參考資料
编辑- ^ 四川省渠縣誌編纂委員會編.《渠縣誌》.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發行,1991.第49-50頁
- ^ 「渠州下 隋宕渠郡。武德元年,改為渠州,領流江縣、賨城縣、宕渠縣、咸安縣、潾水縣、墊江縣六縣。其年,改賨城縣為始安縣。又分置賨城縣、義興縣、豐樂縣三縣。以宕渠、咸安二縣屬蓬州。又分潾水縣、墊江縣、潾山縣、鹽泉縣四縣置潾州。三年,割潾州之潾水來屬。八年,省義興縣、豐樂縣、賨城縣三縣。其年,廢潾州,以潾山縣來屬。天寶元年,改為潾山郡。乾元元年,復為渠州。舊領縣四,戶九千七百二十六,口二萬一千五百五十二。天寶,戶九千九百五十七,口二萬六千五百二十四。在京師西南二千一百七十里,至東都三千一百九十里。 流江 漢宕渠縣地,屬巴郡。梁置渠州,周改為北宕渠郡,又改為流江郡。仍於郡內置流江縣。武德元年,改為渠州。又併賨城、義興二縣入流江。潾水 梁置。義寧元年,屬潾州。武德三年,屬渠州。 渠江 梁置始安縣,隋不改。天寶元年八月,改為渠江縣。 潾山 梁置。潾山,在縣西四十里,重疊潾比為名。隋末,縣廢。武德元年,分置潾山縣,又置潾州。八年,州廢,縣隸渠州。」。《舊唐書》卷三十九志第十九地理二十道郡國二山南道山南西道渠州下
- ^ 《唐刺史考全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