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華道
渣華道(英語:Java Road)是香港東區的一條道路,位於北角英皇道之北,由西至東連接炮台山及鰂魚涌,於西端與電氣道連接,並連接東區走廊直達九龍東、筲箕灣、柴灣和小西灣,長約1,700米。
![]() ![]() | |
---|---|
![]() | |
原名 | 爪哇道 |
命名日期 | 1950年代 |
道路長度 | 1.7公里(1.1英里) |
限制 | 車速限制:50公里每小時 |
车道数 | 3-4 |
地點 | 香港東區 |
起點 | 炮台山電氣道 |
終點 | 鰂魚涌英皇道 |
建造 | |
通車 | 1933年 |

渣華道東段近廉政公署總部大樓
歷史编辑
渣華道初期稱為「爪哇道」,指印尼爪哇島。1900年代,有一間「爪哇輪船公司(Royal Interocean Lines - RIL)」於北角設立辦事處,並開辦往來上海、香港、雅加達、萬隆、泗水等地方的輪船航線。
1933年,渣華道落成,香港政府便以「爪哇輪船公司」之名,將道路命名為爪哇道。[1]亦有一說,爪哇道的名稱是源自郭春秧所興建的「爪哇運糖碼頭」[2]。
沿途地標编辑
沿途建築物编辑
資料來源编辑
- ^ 陳卓君、蘇健進、鄺淑玲、蘇朗智. 「七姊妹旅行團」:重遊北角的理由. 明報週刊. 2010年4月21日 2267期: p54–75 (中文).
- ^ 劉智鵬. 香港人香港史:郭春秧─北角春秧街的發展商(2). AM730網站. 2012-01-20 [2012-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參見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渣華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