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台吉
本页面有蒙古文字母,操作系统及浏览器須支持特殊字母与符号才能正確显示为蒙古文字母,否则可能變成未成連寫體的字母或其他符號。 |
渾台吉(蒙古语:ᠬᠤᠩ
ᠲᠠᠶ᠋ᠢᠵᠢ,鲍培转写:Khong Tayiji,西里尔字母:Хунтайж),是蒙古王族中的头衔。
「渾台吉」是蒙古語对汉语皇太子的藉詞。最初是蒙古大汗继承人的头衔,只用于成吉思汗后人。根据蒙古传統,大可汗无权任命继承人,继承人由忽里勒台选举产生,这个选出的继承人会被授予浑台吉的头衔。忽必烈废止了这个传统,任命次子真金为皇太子,浑台吉之名也被皇太子取代。
俺答汗继位之后,又开始设立浑台吉之职,相当于副汗。[原創研究?]
1630年左右,达赖喇嘛[谁?]授予准噶尔君主“巴图浑台吉”的头衔,后来的准噶尔君主皆自称浑台吉。此后,由于准噶尔部的日益崛起,浑台吉的称号地位也逐渐提高,其地位与可汗可以平起平坐,因此清方史料皆称准噶尔君主为“准噶尔汗”。
参考编辑
- ^ 鄧永飛. 微歷史:清朝其實很有趣. 海雁文化. 2017: 32. ISBN 9789863921158.
- ^ 清代的青海——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2020-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