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尾偕醫館

位於台灣新北市市定古蹟

滬尾偕醫館(臺語白話字:Hō-bué Kai-i-kuán),簡稱偕醫館,是位於台灣新北市淡水區醫院遺址,也是台灣「北部」的第一家醫院,馬偕紀念醫院的前身,1998年經中華民國內政部評定為三級古蹟,現為新北市市定古蹟。[1]

滬尾偕醫館
滬尾醫館、偕醫館
位置 中華民國臺灣
新北市淡水區馬偕街6號
建成时间大清光緒5年(1879年)
官方名称滬尾偕醫館
類型登錄等級:直轄市定古蹟
詳細登錄資料

歷史

编辑

清領時期

编辑
 
2020年的滬尾偕醫館。
 
倪蔣懷於1936年所繪的《淡水教堂》,其中偕醫館為禮拜堂左下之白色橘瓦建築,現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收藏

1872年(同治11年),來自加拿大的馬偕牧師抵達淡水後,就積極地展開傳教的工作,隨即租下一間原預備做為馬廄的房子,以此傳教。[2]由於西醫療效快,馬偕博士和其助手對待本地居民相當熱忱,尤其是當時民眾廣為瘧疾所苦時,馬偕博士帶來的奎寧水(quinine) 特效藥大受歡迎,因此求診者與日俱增,於是在1873年5月時,馬偕另租民房為診所,名為「滬尾醫館」。

1879年12月26日馬偕首次返國述職,向加拿大長老教會報告北臺灣教勢,獲美國底特律同姓的馬偕夫人為紀念安息不久的馬偕船長慨贈美金3000元,做為建大型西式醫院與宣教的基金。馬偕博士則遂用其中的2500元重建一座全新的醫館,並命名為「滬尾偕醫館」以紀念「馬偕船長」,當時主要執照醫生是由淡水海關稅務司所聘請之洋醫為主,此後在中法戰爭期間,滬尾偕醫館曾作為清軍的軍醫院救護不少傷兵而立功,劉銘傳特頒獎表揚,因而聞名全台。[3]

日治時期

编辑

1901年(明治34年)6月2日,馬偕因肝癌逝世,偕醫館暫時停診。直到1905年加拿大長老教會宣道會派宣教師宋雅各(Dr.& Rev.J.Y. Ferguson)醫師夫婦抵台後,醫館才重開。1911年,宋雅各向教會提議將偕醫館由淡水遷到台北,擴建並命名為馬偕紀念醫院。1911年宋雅各提議遷址臺北市。並在1912年12月26日,即馬偕宣教40週年期間落成,此後偕醫館長期閒置,直到1927年10月,台北神學校借用此棟建築重新開校,四年後神學校遷至牛津學堂後,醫館則作教師宿舍,後改為1933年完工淡水禮拜堂的書房「福音社」,直到1937年3月福音社遷走為止, 最終在1941年,偕醫館產權售予淡水教會,分租給信徒、學生及醫生。[4]

戰後至今

编辑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偕醫館曾租給馬偕兒子偕叡廉牧師設「查經室」至1968年,此期間曾作為馬偕紀念圖書室或馬偕館學生中心供學生住宿使用,1976年10月,偕醫館內部及屋頂開始進行整修工程,並在1982年拆除醫館後方廂房改建為馬偕紀念大樓,當偕醫館於1998年經中華民國內政部評定為三級古蹟後,建築才開始進入活化,並整修設置「偕醫館福音茶棧」,當前偕醫館則作為咖啡館使用,並展示與馬偕相關之古物和醫館設施[5]

建築特色

编辑

滬尾偕醫館的建築樣式中西合併,外觀是閩南風格的平房建築,為馬偕親自設計,泥水匠洪泉師所興建,並具有西式的圓拱窗和閩南瓦的屋頂,基礎外垣圍奇哩岸石材,階梯採雙邊設計。其中入口右邊為開刀房,內部仍有過去所存之手術濯洗台、壁爐、門鐘等設備。偕醫館醫務遷移後,偕醫館曾作為教會書房,提供聖經聖書。後作為教會所屬團契使用,並做多元性再利用。

相簿

编辑

相關條目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1. ^ 滬尾偕醫館.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4). 
  2. ^ 馬偕著,陳宏文譯《馬偕博士略傳、日記》,台南:台灣教會公報社,1972,頁37。
  3. ^ 尋佳美腳蹤 創嶄新格局. 馬偕院訊. 2010-10 [2014-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7). 
  4. ^ 院區簡介. 馬偕紀念醫院. [2014-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03). 
  5. ^ 百年滬尾偕醫館 古蹟飄咖啡香. 自由時報. 2013-12-04 [2014-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7).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