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忠(1856年—1925年),嘉慶年間祖父遷臺,泉州籍,台北大龍峒人。[1]大正十二年(1923年)榮獲勳六等瑞寶章。[2]

乙未年間日軍進入臺灣時幫忙處理綏靖事宜,被提拔成保良總局董事,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被台灣總督府授予紳章,同年升為臺北縣參事,負責提供諮詢。他精通時務,熟悉地方歷史、疆域戶口、賦稅等,將清代舊制做為作為治理的建議,受到上下級的信賴。[3]

曾任保良總局董事、臺北縣參事、保甲總局評議員、臺北仁濟院評議員、高等土地調查委員大龍峒公學校學務委員、臺北辦務署第三區街庄長、大龍峒保甲局長、赤十社商議特別囑託員、武德會委員、地方稅委員、臺灣舊慣調查會事務囑託、臺北縣參事、大龍峒街豫防組合長、高等林野調查委員、帝國在鄉軍人會特別委員、農會評議員、臺灣勤業共進會評議員、東洋協會臺灣支部評議員、臺北州協議會員、臺北市學務委員、臺北市土木委員、總督府史料編篡委員會顧問、大龍峒同風會長等。[4]

參考

编辑
  1. ^ 臺灣列紳傳. : 3. 
  2. ^ 公祝敘勳恩典. 1923-05-14. 
  3. ^ 臺灣列紳傳. : 3. 
  4. ^ 故王慶忠氏略歷. 1925-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