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道碑是中国传统墓葬中,立于神道(墓道)旁的[1]。源于先秦时代的下棺碑,出现的时间可追溯到东汉:50[2]

神道碑和墓碑墓碣墓表是中国历史上常见的、墓葬碑刻种类。现代研究者总结神道碑的特征:记述死者姓氏、官职、生平;立于神道旁,早期为双,后来碑、阙混合,统称神道碑。按堪輿師看法,应位于坟茔东南,也有例外;适用于君王、高官、勋爵等上层统治阶级[2]:49—50

注释 编辑

  1. ^ 墓志铭、神道碑与墓表. 地方网,来源:眉山日报. 2018-01-28 [2021-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4) (简体中文). 神道碑仅帝王大臣方可享有,同样是记录逝者生平。神道即墓道,碑便立在墓道上。神道碑起于汉代,最初文字较少,后世逐渐增多,到了宋代,篇幅已是相当长。撰写者需得有相当的身份才可担任,如苏轼便为司马光写过神道碑。[……] 
  2. ^ 2.0 2.1 杨树坤、彭明旭. 《神道碑、墓碑、墓碣、墓表概念辨析》. 新余学院学报 (江西省新余市: 新余学院). 2017, (2017年第005期): 49—53 [2021-09-27]. ISSN 2095-305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4) (简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