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稅前利潤
EBIT,財務名詞
(重定向自稅前息前利潤)
息稅前利潤[1](英語: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es,縮寫:EBIT),或譯稅前息前利潤、除稅及利息前盈利,是一家公司在扣除利息、所得稅之前的利潤。息稅前利潤與營業利潤差異在於營業利潤不包括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或其他收入。[2]
算法编辑
- 淨銷售 = 毛銷售 (營業額) - (顧客折扣 + 退回 + 折讓)
- 毛利潤 = 淨銷售 - 銷售成本 = 營業收入 - 營業成本
- 營業利潤 = 毛利潤 - 營業費用
- 息稅前利潤 = 營業利潤 + (營業外收入 - 營業外支出)
- 純利 = 息稅前利潤 - 利息支出 - 稅 = 稅前利潤 - 稅
- 純利 = 淨銷售 - 銷售成本 - 營業費用 + 營業外利潤 - 利息支出 - 稅
参見编辑
參考資料编辑
- ^ 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EBIT) - 息稅前利潤 - 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 國家教育研究院. [2021-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7) (中文(臺灣)).
- ^ EBIT vs. Operating Income: Critical Differences and What They Mean. Investopedia. [2023-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1) (英语).
外部链接编辑
这是一篇經濟學小作品。你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