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能达STF 135mm f/2.8 T4.5

(重定向自索尼 STF 135mm f/2.8 T4.5

Minolta STF 135mm f/2.8 [T4.5] 是一支由美能达于1998年发布的摄影镜头,可用于Minolta AF系统。

Minolta STF 135mm f/2.8 [T4.5]
鏡頭型號Minolta STF 135mm f/2.8 [T4.5]
製造商美能达, 索尼
發表年度1999
後繼型號索尼于 2006 年推出美能达版本的后继
防手振
靜音馬達
微距功能
特殊功能Smooth Trans Focus,影象焦点平滑
適用範圍平滑焦外成像
類型定焦/特殊
實際焦長135mm
光圈範圍f/2.8 [T4.5] - f/32
鏡片群數6
鏡片枚數8
光圈葉片數9/10 圆形光圈
最近对焦距离87 厘米
放大倍率1/4
水平視角18.2°
重量730 g
濾鏡口徑72 mm
遮罩卡口式

在2006年,美能达结束了相机事业部门,相关业务移交给索尼公司,索尼推出了Sony α系统,继承之前的Minolta AF,该镜头也被替换为索尼厂牌的 Sony STF 135 f/2.8 [T4.5] 。

简介

编辑

焦外成像,或者说“散景”,在艺术摄影,特别是肖像摄影中,是比较重要的构成部分。在这样的需求下,锐利已经不再是评价镜头的绝对标准,画面整体的柔和展现才是摄影者需要的。

以此作为出发点,美能达在之前焦外设计的基础上,推出了专攻焦外的STF镜头。STF镜头中的STF表示 Smooth Transition Focus ,直译为平滑焦点变化。STF镜头中包含了一片特殊的切趾鏡片(由中央往周邊漸厚減光),以确保从焦点内到焦外的变化平滑而不会显得突兀,从而也造就了极高的焦外质量。

技术实现

编辑

美能达是一家少见的,对于焦外成像设计颇为注重的厂家,在 STF 135 镜头之前,美能达对 Minolta AF 85/1.4 GDL 镜头的设计中[1],即对焦外成像(Bokeh)有较多的考量。

在STF技术具体的实现上,镜头中使用了一块APD变迹滤镜(Apodization Filter)元件,使得光线从中心到边缘均匀衰减,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得对焦区域以外的光线在“模糊”上有更好的表现[2][3],之后的一些类似镜头设计也采用了相同的理论基础。

同时使用特有的双光圈设计,一组是控制进光量的正常光圈,叶片为9片,另外一套是控制STF程度的光圈,叶片10片;达到独立控制景深和虚化效果的目的。

评价

编辑
  • 正面:
    • 成像质量优异,特别是作为特色的焦外成像,去除了常见的二线性干扰而显得完美。
  • 负面:
    • 该镜头不能自动对焦,是Minolta AF系统中唯一一支无法自动对焦的原厂镜头,带来了使用上的不便;除了无法马达驱动自动对焦,甚至在手动使用的时候,没有合焦提示
    • 镜头虽然按景深计算的光圈有F/2.8,但是实际通光光圈仅有 T/4.5,在光线稍暗的环境,为手动对焦增加了困难

以上两点在索尼的SLT机型推出后有一定程度缓解,因为可以通过EVF取景增亮,且具有峰值对焦辅助功能,对合焦判断较机身合焦提示更简单。 另外,也有对该镜头的改造,使得在α单反机身上也具有合焦提示功能。

对STF(APD)的模仿

编辑
  • 原厂机身模拟

在美能达于2000年推出的末代胶片机α7上,美能达开发了一项功能,STF模拟。具体而言,是使用不同光圈档位下的包围曝光,让光圈叶片在时间上叠加模拟APD原件。 缺点是需要多张连拍包围,手持拍摄成为了几乎不可能的事情。虽然在索尼的SLT出来之后,连拍速度提升且可以修正数张连拍照片间的微小移动,但是仍然没有看到索尼方面有意向实现这一功能。

  • 镜头DIY改造

中国大陆网友“叉叉熊 ”使用油性笔在UV镜上用涂抹的方式模拟APD滤镜,并且出现了不错的效果,之后在大陆摄影讨论区色影无忌上发帖讨论,得到广泛回复。[4]

  • 新的尝试

富士公司在2014年,推出了一枚XF 56mm F1.2 R APD镜头,内部同样具备APD变迹元件;然而与美能达的实现方式不同,采用单片元件实现[5][3]

来自中国大陆的爱好者“老娃”在2015年,于中国大陆的摄影爱好者论坛展示了试制品[6],焦距为105mm,开放光圈F2;在2016年,其以厂商“长庚光学”名义发布LAOWA STF 105mm F2.0 (T3.2)镜头[7],且在同一年春季的CP+展会进行了展示[8]

後繼

编辑

索尼公司於2017年2月發表SEL100F28GM,適用於索尼E接環並且在STF鏡頭中實現自動對焦。[9]

参见

编辑

参考与引用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