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島一號

位於臺灣臺東縣綠島鄉西南海域的沉船

綠島一號是一艘位於臺灣臺東縣綠島鄉西南海域的沉船,於2018年1月24日列冊為臺灣重要水下文化資產。[1]

綠島一號是2011年由當地居民所發現,2013年6月14至19日中華民國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委託中央研究院水下考古隊,在當地居民帶領下,於綠島南寮坡仔頭海域探勘。發現沉船遺址為分三處陳列的大型木質船體,船體結構、現址情況大致完整。船板呈東南西北向,全長約39公尺,船身前後露出大量船板及隔艙板,船板厚實、保存情況良好,船板上留有各型銅釘並以銅皮包覆,為17、18世紀荷蘭西班牙的造船方式,船體中央被海砂掩埋,周邊海床呈隆起現象,推測下方應有船體或船貨被掩埋,調查過程中發現部分金屬物,另在船體右下方較深水域,發現壓艙石。[2]

出水遺物部分則有數百枚乾隆通寶、2枚道光通寶、壓艙石、簾蛤科貝、玻璃器、葡萄酒瓶、橄欖種子、中西陶瓷、金屬器等。根據以上的調查研究中發現的銅皮木船遺構與其他遺物,初步判定該沉船應為一艘19世紀中期的西式古木帆船;再依據《恆春縣志》等文獻,19世紀時綠島周遭有數起船難的記載,研究者推論「綠島一號」應是往返東北亞的西方貿易船,[3]可用於研究19世紀中期西方國家在亞洲的貿易情況,以及作為了解歐亞貿易航路及造船工藝的考古依據。[4]

參考文獻

编辑
  1. ^ 記者陳姝君林國煌/台北報導. 綠島古沉船傳說 中研院下水探究竟. 2014-07-17 [2023-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9) (中文(臺灣)). 
  2. ^ 記者陳依旻/台中報導. 出水9年的「台版鐵達尼故事」!19世紀海上日常曝光. ETtoday財經雲. 2022-12-16 [2023-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3). 
  3. ^ 施國隆等撰稿. 文化資產局2018年鑑學報. 臺中市: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2019-07-01: 90–91. ISBN 9789860596601. 
  4. ^ 臧振華,薛憲文,黃漢彰等撰稿. 臺灣附近海域水下文化資產普查計畫報告輯 第三階段報告(1). 臺中市: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2019.03: 97–98. ISBN 9789860588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