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師轍(1847年—1904年),字紹由,一字少穎,號遯庵,亦號潁香,江蘇上元[1]。著有《青溪詩選》三卷、《青溪詞鈔》等,修《臨胊縣志》、《鹿邑縣志》、《江蘇水利全書》、《江蘇海塘志》等書,並曾因受臺灣巡撫邵友濂之邀來到臺灣,著《臺游日記》一書記錄此行[1]

生平 编辑

蔣師轍年少即有才氣,與其兄師軾(幼瞻)並稱「金陵二蔣」[1]同治十二年(1873年)選拔貢,光緒十六年(1890年)中順天鄉試副榜[1]。光緒十八年(1892年)臺灣巡撫邵友濂聽聞其名聲,遂請他來臺,而蔣師轍剛到臺灣(1892年4月16日抵臺),適逢臺南舉行考試,他即被委以襄校一職[1]。不久後邵友濂計畫籌修通志,便聘蔣為總纂,然而因為與志局總調臺北知府陳文騄不合,且遲未能開局正式修志、希望能閱覽的書籍又未取得,萌生去意,遂在該年八月二十一日(1892年10月11日)乘「斯美」輪內渡離臺,並著有《臺游日記》四卷記錄此行所聞[1]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他被任為安徽知州,次年署壽州,再次年移鳳陽,二十八年(1902年)調桐城,二十九年(1903年)授無為州知州,他在任官之處皆留下不錯的名聲[1]

您可以在維基文庫中查找此百科條目的相關原始文獻:

參考來源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蔣師轍. 臺灣記憶. [2013-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