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塔
外贝加尔边疆区的城市
赤塔(俄語:Чита),俄羅斯外貝加爾邊疆區首府,位於赤塔河、音果達河與西伯利亞鐵路交界,市内机场定期有发往莫斯科,伊尔库茨克和北京的航班。人口339453(2015年)。
赤塔 Чита | |||
---|---|---|---|
市[1] | |||
![]() | |||
| |||
坐标:52°2′N 113°30′E / 52.033°N 113.500°E坐标:52°2′N 113°30′E / 52.033°N 113.500°E | |||
国家 | 俄罗斯 | ||
联邦主体 | 外貝加爾邊疆區.[1] | ||
行政区 | 赤塔区[1] | ||
建立 | 1653[2] | ||
市地位 | 1851年7月11日 | ||
政府 | |||
• 市长 | Anatoly Mikhalyov | ||
面积 | |||
• 总计 | 534 平方公里(206 平方英里) | ||
海拔 | 650 公尺(2,130 英尺) | ||
人口(2010年普查)[3] | |||
• 總計 | 324,444人 | ||
• 估计(2018)[4] | 349,005(+7.6%) | ||
• 排名 | 56位(2010年) | ||
• 密度 | 608人/平方公里(1,574人/平方英里) | ||
• 行政中心 | 外贝加尔边疆区[1], 赤塔区[1] | ||
• 城区 | Chita Urban Okrug[5] | ||
• 行政中心 | Chita Urban Okrug[5] | ||
时区 | 雅库茨克时间![]() | ||
邮政编码[7] | 672000–672051 | ||
电话区号 | +7 3022 | ||
友好城市 | 满洲里市![]() | ||
区划代码 | 76701000001 | ||
網站 | www |
历史编辑
建於1653年,1851年設鎮。由於是十二月黨人的流放地,故被稱為「流放者的城市」。他們的到來振興文化事業,也促進貿易,特別是木材、金和鈾。市内有后贝加尔国立大学,赤塔医学院等多所院校。
1920至1922年間曾為遠東共和國首都。1929年中东路事件期间,苏军领导人伏罗希洛夫坐镇赤塔设置野战总部。
自1930年代到蘇聯解體,一直是很多俄國人和外國人的禁區。有人認為赤塔是契丹的轉音。
1945年溥仪曾被囚禁于此。
城市風格编辑
當地與俄羅斯其他城市不同,呈棋盤狀。建築有蘇聯式的五層混凝土大樓、山區的獨立木屋。又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囚禁了來自日本的戰俘,一些建築帶有日本的特徵。
交通编辑
友好城市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 ^ 1.0 1.1 1.2 1.3 1.4 Registry of the Administrative-Territorial Units and the Inhabited Localities of Zabaykalsky Krai
- ^ Howard Amos. Chita: China's Back Door to Russia. The Moscow Times. 2013-03-03 [2013-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6).
- ^ 俄羅斯聯邦國家統計局. Всероссийская перепись населения 2010 года. Том 1 [2010 All-Russian Population Census, vol. 1]. Всероссийская перепись населения 2010 года [2010 All-Russia Population Census]. 俄羅斯聯邦國家統計局. 2011 (俄语).
- ^ 26. Численность постоянного населения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по муниципальным образованиям на 1 января 2018 года. 俄羅斯聯邦統計局. [2019年1月23日].
- ^ 5.0 5.1 Law #316-ZZK
- ^ Об исчислении времени. Официальный интернет-портал правовой информации. 2011-06-03 [2019-01-19] (俄语).
- ^ Почта России. Информационно-вычислительный центр ОАСУ РПО. (Russian Post). Поиск объектов почтовой связи (Postal Objects Search) (俄文)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赤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