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兒金棕櫚獎
酷兒金棕櫚獎(法語:Queer Palm)是坎城影展的會外獎項,2010年由記者Franck Finance-Madureira發起,每屆由獨立的評審團自坎城影展正式競賽單元、一種注目、導演雙週、國際影評人週、ACID單元的LGBT題材電影中選出最佳影片。
歷屆得獎者编辑
長片编辑
年度 | 電影 | 電影原名 | 導演 | 製作國 | 所屬單元 |
---|---|---|---|---|---|
2010 | 《入侵潛意識:迷幻異域》 | Kaboom | 葛瑞格·荒木 | 美國 法國 |
非競賽片 |
2011 | 《美·男子》 | Skoonheid | 奧利佛·艾爾曼紐斯 | 南非 | 一種注目 |
2012 | 《雙面勞倫斯》 | Laurence Anyways | 札維耶·多藍 | 加拿大 | 一種注目 |
2013 | 《湖畔春光》 | L'Inconnu du lac | 阿蘭·吉侯迪 | 法國 | 一種注目 |
2014 | 《驕傲大聯盟》 | Pride | 馬修·沃楚斯 | 英国 法國 |
導演雙週 |
2015 | 《因為愛你》 | Carol | 陶德·海恩斯 | 美國 英国 |
正式競賽 |
2016 | 《泰瑞絲人生回眸》 | Les Vies de Thérèse | 薩巴斯汀·李席茲 | 法國 | 導演雙週 |
2017 | 《BPM》 | 120 battements par minute | 羅賓·康皮洛 | 法國 | 正式競賽 |
2018 | 《女孩》 | Girl | 盧卡斯·東特 | 比利時 | 一種注目 |
2019 | 《燃燒女子的畫像》 | Portrait de la jeune fille en feu | 瑟琳·席安瑪 | 法國 | 正式競賽 |
2020年 | 由於COVID-19大流行,影展未舉辦。 | ||||
2021年 | 《巴黎急診中》 | La fracture | 凱薩琳·科西妮 | 法國 | 正式競賽 |
2022年 | 《樂土》 | Joyland | 塞姆·薩迪克 | 巴基斯坦 | 一種注目 |
參考資料编辑
- ^ Omaïs, Mehdi. Cannes 2016: the Queer Palm awarded to the documentary "The Lives of Thérèse" by Sébastien Lifshitz. MetroNews. 2016-05-21 [2016-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24).
- ^ Cannes 2017 : 120 battements par minute décroche la Queer Palm [Cannes 2017: 120 Beats per Minute wins the Queer Palm]. Ecran Noir. 2017-05-27 [2017-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01) (法语).
- ^ Steve Pond. Cannes: Cate Blanchett, Rooney Mara Drama ‘Carol’ Wins Queer Palm Award. The Wrap. 2015-05-23 [2015-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