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鳴鑾(1548年—1610年),字君禦,號鳳麓四川成都府內江縣人,民籍,明朝政治人物。

馬鳴鑾

大明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总督宣大军务
籍貫 四川成都府內江縣
字號 字君禦,號鳳麓
出生 嘉靖戊申正月十五日
逝世 萬曆三十八年庚戌
配偶 譚氏
親屬 高祖馬自然,曾祖馬愷,祖馬升階,父馬魯卿,母劉氏;繼母高氏
(子)马士琦
出身
  • 隆庆元年丁卯科举人
  • 萬曆二年甲戌科進士
著作
  • 奏議
  • 《籌邊赤牘鳳麓稿總》

生平 编辑

弱冠,由縣學生中式四川鄉試第十二名舉人,登萬曆二年(1574年)甲戌科會試第一百五十四名,第二甲第三十二名進士[1]。初授工部都水司主事,进员外郎署郎中事,迁湖广佥事,历本省右参议,十一年(1583年)十月迁云南副使、备兵澜沧,十六年二月升湖广左参政,十八年十一月调任陕西参政,再迁按察使,备兵宁夏、河东,进右布政使,备兵河西,二十二年十一月拜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郧阳提督六郡军务。二十七年以父忧去职,再起复宣府巡抚,六载满,三十四年八月进右副都御史,寻迁總督宣大、山西军务,三十七年九月考满,加右都御史、兵部右侍郎,三十八年卒于官。[2]赠兵部尚书[3]

著作 编辑

所著奏議及《籌邊赤牘鳳麓稿總》若干卷。[4]

家族 编辑

曾祖馬愷、祖馬升階,武陵知縣、父馬魯卿,進士;母劉氏;繼母高氏。重慶下,妻譚氏,弟鳴錄;鳴鎣;鳴衡;鳴金;鳴轂;鳴鑒;鳴鎏。

註釋 编辑

  1. ^ 《萬曆二年甲戌科進士登科錄》:治《書經》,年二十七歲中式萬曆二年(1574年)甲戌科第二甲第三十二名進士。正月十五日生,行一,曾祖馬愷、祖馬升階,武陵知縣、父馬魯卿,進士;母劉氏;繼母高氏。重慶下,妻譚氏,弟鳴錄;鳴鎣;鳴衡;鳴金;鳴轂;鳴鑒;鳴鎏。由縣學生中式四川鄉試第十二名舉人會試中式第一百五十四名。
  2. ^ 《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明人傳記資料索引 ,4383》,馬鳴鑾 ,字君禦,號鳳麓,內江人,升階孫。萬曆二年進士,歷官兵部侍郎,總督宣大,多偉績,卒年六十三。有奏議及鳳麓稿。
  3.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八十五》:万历三十九年七月,赠原任总督宣大右都御史兵部侍郎马鸣銮为兵部尚书。鸣銮四川内江人,万历甲戌科进士,初授工部主事,监督大工,榷浙江南关,杭人感之。升湖广佥事、云南副使,缅寇作,佐兵画,擒岳凤父子,俘斩招抚甚多。又修大候城有功,升湖广参政。火落赤入犯洮河,以边才调陕西道,守关西。哱刘变起,总督魏学曾檄为谋议,寻升按察使,备兵河西,摄监军、督粮二道事,劳迹居最,赏银币。二十二年以右佥都御史抚治勋阳,考满丁祖父艰。起巡抚宣府,时五路入犯,有新河口之失,至是献罚认罪遵约,视昔有加,考满升副都御史,荫一子国子生。三十五年升兵部右侍郎、总督宣大山西军务,当扯力克物故之后,夷情涣散,封议纷然,能镇定之,无罅可乘,五路补进。三十二年起,至三十五年贡马、班白二酋为东虏长昂勾引,窥辽临边挟索,严兵相持三月不敢动,遵约去宣云。两任省抚,赏十馀万,他所省及修举类是,卒于官。
  4. ^ 《四川總志》:鳴鑾,內江人,字君御。弱冠,舉于鄉,登萬曆甲戌進士。歷右都御史,兼兵部侍郎,總督宣大,卒于官。上震悼,予恤典,廕其後錦衣千戶,一國子生,一鳴鑾揚,歷中外偉績甚多,所著奏議及《籌邊赤牘鳳麓稿總》若干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