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萊塔省
9°00′S 161°00′E / 9.000°S 161.000°E
馬萊塔省 | |
---|---|
省 | |
在所罗门群岛的位置 | |
坐标:9°0′S 161°0′E / 9.000°S 161.000°E | |
國家 | 所罗门群岛 |
省會 | 奧基 |
面积 | |
• 总计 | 4,225 平方公里(1,631 平方英里) |
人口(2020年普查) | |
• 總計 | 160,583人 |
• 密度 | 38人/平方公里(98.4人/平方英里) |
时区 | +11(UTC+11) |
馬萊塔省(Malaita Province)是所羅門群島面積最大且人口最多的省。統轄範圍包含主島馬萊塔島[1],以及南馬萊塔島、斯凱亞納島、翁通爪哇環礁等島嶼[2]。首府奧基為該省最大城市,自1909年成為該省的行政中心[3]。
該省面積約有4,225 km2(1,631 sq mi),人口約160,583人,人口主要由美拉尼西亞人所組成。該省迄今仍保留許多獨特的傳統文化,其聘礼制度與周邊島嶼相比有其獨特之處,且至今仍有貝幣的製作及流通。
1893年,庫拉科號的艦長吉柏森(Captain Gibson R.N.)宣布南索羅門群島為英國的保护国,英屬所羅門群島於焉成立,馬萊塔正式納入大英帝國行政體系中。
族群
编辑該省的人口組成主要為美拉尼西亞人,離島翁通爪哇環礁和斯卡亞納則主要為玻里尼西亞人。從文化看來,這兩個島嶼的文化屬於玻里尼西亞文化,但因為其分布位置位於傳統玻里尼西亞的分布領域之外,被歸類為域外玻里尼西亞人。
傳統文化
编辑索羅門群島至今仍有貝幣流通,而主要即馬萊塔島的在蘭加蘭加潟湖製造。島民會將貝殼切割拋光成為貝珠,再將其鑽孔後,以繩子串起做為貨幣使用。加工完成後的貝幣稱為「貝珠錢」(tafuliae),每串長度約1.5公尺。貝珠錢可以用作聘禮、喪禮和賠償,也可以用於交易貨品,與現金的功能相近。此外也以穿戴於身上裝飾,以顯示其地位。至今蘭加蘭加潟湖的居民仍有持續製造貝珠錢的傳統,但大多數為上一輩傳承下來的[4]。
島礁
编辑蘭加蘭加潟湖及拉悟潟湖的島民有建造人工島的傳統,包含福納夫島、福奧達島、蘇魯福島、薩瓦島、費拉蘇布阿島,及阿達格格島等[2][5]。這些居住在潟湖的人們稱自己為「海人」(wane i asi),稱住在主島的人稱為「陸人」(wane i tolo)[6][7]。在歷史上,兩個族群曾經互有衝突,因此這些潟湖居民便建造了人工島以防禦「陸人」的攻擊。由於蚊子無法在海水上生存,因此居住在人工島上的島民也可以免於蚊子的侵擾,至仍有拉悟人居住於人工島上[2]。
政治
编辑马莱塔省政府与所罗门群岛中央政府长期对立。2019年,索羅門群島與中華民國斷交,改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此舉引起馬萊塔省居民強烈不滿,時任省長丹尼爾·蘇達尼拒絕接受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外交關係[8][9],並在其任內尋求舉辦獨立公投[10][11]。
下轄城鎮
编辑馬萊塔省共有33個城鎮(ward)[12]。
城鎮 | 英文名 | 島嶼 | 2009年人口 |
---|---|---|---|
奧基 | Auki | 馬萊塔島 | 5,105 |
艾梅拉 | Aimela | 7,639 | |
布馬 | Buma | 6,223 | |
福阿布 | Fauabu | 8,830 | |
西貝古/法塔萊卡 | West Baegu/Fataleka | 2,477 | |
曼達魯亞/福洛塔納 | Mandalua/Folotana | 2,749 | |
福翁多/瓜奧 | Fo'ondo/Gwaiau | 5,532 | |
馬盧烏 | Malu'u | 4,333 | |
馬塔瓦勞 | Matakwalao | 2,760 | |
塔誇 | Takwa | 10,070 | |
東貝古 | East Baegu | 4,781 | |
豐達 | Fouenda | 馬納翁巴島 | 1,885 |
蘇魯福島 | Sulufou/Kwarande | 蘇魯福島 | 866 |
蘇貝努/布里阿尼亞西 | Sububenu/Burianiasi | 馬萊塔島 | 5,094 |
納菲努阿 | Nafinua | 馬萊塔島、雷利島(Leli Island) | 4,195 |
福馬馬努/夸伊 | Faumamanu/Kwai | 馬萊塔島 | 3,592 |
古拉羅福 | Gulalofou | 6,031 | |
瓦內阿古/泰拉納西納 | Waneagu/Taelanasina | 3,478 | |
艾艾西 | Aiaisi | 3,574 | |
亞利亞 | Areare | 3,525 | |
拉羅伊蘇 | Raroisu'u | 4,988 | |
阿巴/阿西梅魯 | Aba/Asimeuru | 4,936 | |
阿西梅 | Asimae | 3,043 | |
馬雷霍 | Mareho | 2,550 | |
台伊 | Tai | 4,650 | |
夸克瓦里奧 | Kwarekwareo | 1,921 | |
西西 | Siesie | 3,747 | |
瓦內古西拉納西納 | Waneagu Silana Sina | 5,121 | |
凱梅拉/拉德法蘇 | Keaimela/Radefasu | 9,634 | |
蘭加蘭加 | Langalanga | 蘭加蘭加島群 | 1,922 |
盧安紐亞 | Luaniua | 翁通爪哇環礁 | 1,396 |
帛琉島 | Pelau | 帛琉島 | 700 |
斯凱亞納 | Sikaiana | 斯凱亞納島 | 249 |
馬萊塔省 | 515,870 |
島嶼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Malaita Island. Solomon Islands Historical Encyclopaedia 1893-1978. [22 March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2.0 2.1 2.2 Stanley, David. South Pacific Handbook. Moon South Pacific. 1999: 895.
- ^ Auki. Solomon Islands Historical Encyclopaedia 1893-1978. [22 March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Pei-yi Guo. "Making Money": Objects, Productions, and Performances of Shell Money Manufacture in Langalanga, Solomon Island. The Frontiers of Southeast Asia and Pacific Studies. 1 January 2006 [15 April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Historical Photographs of Malaita.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20 May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2 May 201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Akimichi, Tomoya. Sea Tenure and Its Transformation in the Lau of North Malaita, Solomon Island (PDF). South Pacific Study Vol. 12, No. 1, 1991. 2009 [22 May 201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2 May 201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Akimichi, Tomoya. The ecological aspect of Lau (Solomon Islands) ethnoichthyology. 87 (4) Journal of the Polynesian Society. 1992: 301–326 [2021-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周永捷. 不滿馬萊塔省被漠視 索羅門千人上街要求總理下台. www.cna.com.tw. [2021-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4) (中文(臺灣)).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NOWnews今日新聞. 索羅門千人上街抗議要求親中總理下台 外交部:僑胞均安. NOWnews今日新聞. 2021-11-26 [2021-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8) (中文(臺灣)).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洪聖斐. 不滿斷交臺灣 索羅門群島最大省出現獨立宣言. 新頭殼. 2019-09-18 [2019-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8) (中文(臺灣)).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洪聖斐. 對台斷交餘震 索羅門最大島省長:將調查省民獨立公投意願. 新頭殼. 2019-09-22 [2019-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6) (中文(臺灣)).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Provincial Profile of the 2009 Population & Housing Census - Malaita. Solomon Islands Government. 2009 [2021-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3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參考書目
编辑- Roger Keesing, Kwaio Religion: The Living and the Dead in a Solomon Island Societ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2.
- Roger M. Keesing and Peter Corris. Lightning Meets the West Wind: The Malaita Massacre. Melbour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 Janet Kent. The Solomon Islands. Harrisburg, PA: Stackpole Books, 1972.
- James Page, 'Education and Acculturation on Malaita: An Ethnography of Intraethnic and Interethnic Affinities'.The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Studies. 1988. #15/16:74-81; available on-line at http://eprints.qut.edu.au/archive/0000356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Ples Blong Iumi: Solomon Islands: The Past Four Thousand Years. Honiara: University of the South Pacific, 1989.
- Harold M. Ross. Baegu: Social and Ecological Organization in Malaita, Solomon Islands. Chicago: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