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FradonStar/沙盒/6

福宁文庙是旧制福建省福宁府的府学文庙,旧址现已不存在。文庙始建于宋朝初年,后多次迁址、重修,毁坏前的原址位于府治霞浦县菱湖(位于今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的县体育场、实验幼儿园和实验小学所在区域),自民国时期圮毁后再未重建[1]。2018年,霞浦县在县境内的龙首山动工建造新的“福宁文庙”和孔子文化公园。[2]

历史 编辑

福宁文庙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北宋之初建立的长溪县文庙(另有学者则认为文庙在宋朝之前就已存在[3]),最初建造于长溪县县城东部的保明寺左侧,南宋庆历三年(1043年),长溪县令杜枢将文庙迁移至菱湖,元祐三年(1088年),文庙被迁移到县城东郊的建善寺庆元五年(1199年),县令黄龟朋又将其迁回菱湖,同时建立庙学。元朝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升长溪县为福宁州[4],长溪县文庙升格为福宁州文庙。至正二年(1342年),文庙的大成殿倒塌,至正九年(1349年)冬,州尹王伯颜重建。明朝建立后,福宁州一度降格为福宁县,成化九年(1473年)复为州。正德十一年,文庙迁至旧御史台,嘉靖年间,知州夏汝砺建泮池,州人林爱民为他立碑记录。万历四十六年,文庙迁回菱湖原址。清朝建立后,福宁文庙先后在康熙四年(1665年)至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间五次重修。福宁州在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格为福宁府,州文庙升格为府文庙,并在府文庙旁兴建霞浦县文庙(今亦不存在)。道光二年(1822年)夏,文庙在大风中倒塌,知府福成曾筹划重建但未能成行,翌年春,新上任的知府王蕴葵主持重建大殿,使之焕然一新。[1]

中华民国成立后,文庙再次倒塌,此后再未重建[1]

  1. ^ 1.0 1.1 1.2 劉以臧; 徐友梧 (编). 霞浦縣志. 福州洗馬橋公教印書館. 1929: 建筑志·七—八. 
  2. ^ 霞浦县融媒体中心. 龙首山孔子文化公园第一期工程进入装修. 霞浦新闻网. 2020-11-09 [2024-05-20]. 
  3. ^ 霞浦县儒学实践研究会. 翁怀灿:儒家信仰是否宗教?——对福建霞浦儒学实践的回顾与展望. 中国孔子网. 2023-04-27 [2024-05-20]. 
  4. ^ 宁德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宁德地区志. 北京: 方志出版社. 1998. ISBN 7-80122-3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