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檔案(5,184 × 3,456 像素,檔案大小:12.3 MB,MIME 類型:image/jpeg


摘要

描述
中文(臺灣):鐃鈸,作者為林烈旗、林烈鐘、林烈輝,創作於1987年,直徑25cm,厚3.3cm;青銅材質製作,是林午鐵工廠的薪傳作品,頗具有紀念價值。 林午鐵工廠於1949年由林午創立,1987年,林午獲頒教育部第三屆民族藝術薪傳獎工藝類,更進一步把銅鑼工藝技術,推向世界高峰。林烈輝、林烈鐘、林烈旗3兄弟從少年時期便跟隨父親在鐵工廠敲敲打打,而許多成品必須由必須3個人同心協力,1人敲、2人扶著銅片兩端慢慢轉動,將筆直的銅片逐漸敲出完美的弧度,本件作品鐃鈸,即由三兄弟合作完成。鐃鈸為一套兩件,用手互相撞擊而發聲,可以用在京劇,歌仔戲,客家戲擔任樂器之一,若要精細去分,則小的稱為「鐃」,聲音較響亮,大的稱為「鈸」,聲音較渾厚。另外,鐃鈸也可用於宗教典禮上,為法器一種。 如今林午鐵工廠逐漸傳承於第三代,林烈輝、林烈鐘、林烈旗3兄弟也慢慢退居幕後,類似產品已成為林午鐵工廠的珍藏作品,具有傳承的故事性,值得建置典藏。
來源 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83355&IndexCode=Culture_Object
作者 創作者:林烈旗、林烈鐘、林烈輝。貢獻者:林烈旗、林烈鐘、林烈輝
拍攝地點24° 45′ 46.97″ 北, 121° 45′ 16.08″ 東 Kartographer map based on OpenStreetMap.位於此地的本圖片與其他圖片: OpenStreetMapinfo

授權條款

w:zh:創用CC
姓名標示
此檔案採用創用CC 姓名標示 3.0 臺灣授權條款。
您可以自由:
  • 分享 – 複製、發佈和傳播本作品
  • 重新修改 – 創作演繹作品
惟需遵照下列條件:
  • 姓名標示 – 您必須指名出正確的製作者,和提供授權條款的連結,以及表示是否有對內容上做出變更。您可以用任何合理的方式來行動,但不得以任何方式表明授權條款是對您許可或是由您所使用。

說明

添加單行說明來描述出檔案所代表的內容

在此檔案描寫的項目

描繪內容

創用CC姓名標示3.0台灣 繁體中文 (已轉換拼寫)

視角坐標 繁體中文 (已轉換拼寫)

24°45'46.966"N, 121°45'16.085"E

曝光時間 繁體中文 (已轉換拼寫)

0.008 秒鐘

焦距比數 繁體中文 (已轉換拼寫)

5

焦距 繁體中文 (已轉換拼寫)

24 公釐

ISO速度 繁體中文 (已轉換拼寫)

800

image/jpeg

檔案歷史

點選日期/時間以檢視該時間的檔案版本。

日期/時間縮⁠圖尺寸使用者備⁠註
目前2022年4月13日 (三) 09:20於 2022年4月13日 (三) 09:20 版本的縮圖5,184 × 3,456(12.3 MB)Muyueh Bot

下列5個頁面有用到此檔案:

全域檔案使用狀況

以下其他 wiki 使用了這個檔案:

  • zh-min-nan.wiktionary.org 的使用狀況

詮釋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