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Jessechi/Sandbox

辍朝,古代封建制度君王所设下的一种制度,指朝廷为死去的皇室成员和官员改变常规朝会方式,以示哀悼。唐宋时,主要有以官员为对象的传统。明代以后因丧辍朝逐渐演变成对待皇族的特殊礼遇。


令人佩服,但也道出了他对于朝会不加重视,认为“有死刑不即论决”和“除授宣敕虽复稽缓”无关大碍,“虽使声乐喧动天地”亦无妨于政。有如此认识,则四月不朝不足为奇。而《金史·张浩传》所载“海陵至汴,累月不视朝,日治兵南伐,部署诸将。”之举动也就在情理之中了。(3)《金史·哀宗纪》载:“正大五年三月乙酉,监察御史乌古论不鲁剌劾近侍张文寿、张仁寿、李麟之受馈遗,曲赦其罪而出之。……夏四月甲辰朔,以御史言三奸不已,凡四日不视朝。”这显然是天子为了曲庇近侍,避开御史的诤谏而故意不朝。   就这些引文来看,除了制度化的辍朝之外,天子有时会因为身体不适、天气异常等一些突发情况而不视朝,甚至有时是因为一些更加个人化的原因而不视朝。   在此附带说明一下

金朝时辍朝的政务处理方式 编辑

  1. (1)在某些重大典礼或是有日月食的情况下,不但天子不视朝,百司也当废务,但这种情况一般时间较短,对政事没有太大影响;
  2. (2)在天子短时间辍朝而百司不废务的情况下(如后妃、主、大臣薨逝,天子身体不适,或是天气忽然变化等等),百司各守其职,对政事亦无太大影响;
  3. (3)天子长时间不视朝,对于这种情况,《金史》可见的解决方法有两种,一是金章宗的因暑热不朝而四日一奏事;另一则是海陵王的“有急奏,召左右司郎中省于卧内”或“奏决便殿”。
  4. 从上文对金代辍朝情况的统计来看,制度化的辍朝始行于[[金熙宗[[之世,逐渐完善于海陵王金世宗之时,而至金章宗朝则体制大备。

文献记载 编辑

据《金史·宣宗纪》载,金宣宗于贞祐三年正月辛已银庄献太子得病而罢朝,而当月乙酉庄献太子便去世,相距不过三四月,可见辍朝三日太子必已病重。

天数 编辑

  • 辍朝一日
  • 辍朝三日
  • 辍朝五日
  • 辍朝七日

历史 编辑

  • 后晋高祖石敬瑭时:937年,石敬瑭第三子石重乂于河南府被杀。石敬瑭辍朝三日。
  • 高丽文宗十一年(1057年)五月十二日,元穆王后徐氏去世。高丽文宗,辍朝三日,赠谥号元穆王后。
  • 宋神宗时:熙宁九年(1076年)昭静贵妃沈氏薨逝,神宗特许将沈贵妃的遗体归返娘家,并在娘家出殡,又亲自前往沈家祭奠,之后神宗又为了沈贵妃之丧辍朝三日,谥号昭静
  • 宋哲宗时:元祐六年(1086年)昭节静贵妃苗氏逝世,在治丧时,宋哲宗为之辍朝,并订谥号昭节。
  • 越南李朝李惠宗时:越南李朝建嘉十一年(1221年)季夏,惠文王(李元王)病卒。李惠宗辍朝五日、清膳三日,以示哀悼。
  • 明神宗时:明神宗为张居正辍朝一天,赠谥文忠,赠上柱国衔,荫一子为尚宝司丞,赏丧银500两。
  • 明思宗时:名将洪承畴降清,崇祯以为洪承畴已阵亡,遂辍朝三日。
  • 清圣祖时:纯靖亲王隆禧清世祖第七子,清圣祖弟,康熙十八年七月病殁。清圣祖哀痛辍朝三日。
  • 第84代日本天皇顺德天皇时:日本第82代天皇—后鸟羽天皇之女昇子内亲王,以17岁的妙龄过世,顺德天皇为此辍日本朝三日,以显哀敬。

纪录 编辑

  • 明神宗朱翊钧是史上辍朝不政时间最长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