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讨论:Yiken/Talk 2009

最新留言:Yiken在13年前发布

注意:本讨论页仅做阅览参考之用,切勿更动讨论内容。-yiken (留言) 2011年2月15日 (二) 14:19 (UTC)

关于彰化市东区

在下于彰化市公所网站,找到此地图(http://www.changhua.gov.tw/office/office_area.asp),或能解决阁下对彰化东区范围之问题。---约从 - (讨论页2009年2月14日 (六) 02:48 (UTC)

台湾糖业铁道

我已回复。另外建议您至模版的讨论页Template talk:台湾糖业铁道再po一次,因为我知道这个模板有很大的讨论空间,所以当初早就把“检.编.论.历”功能开出来了。--Koika (留言)


八卦山

很高兴您对在下所创之八卦山山脉之条目有兴趣坐进一步的编辑,看了您创见的地理相关条目(尤其埔里盆地群)实在即为欣赏。敝人目前正在进行条目八卦山之增写,但由于不常以参考资料之方式作长篇编辑,恐有疏失(尤其是著作权上的问题),还请阁下多多关照并给予建议、纠正。谢谢!--Ivann (留言) 2009年6月2日 (二) 14:33 (UTC)

抱歉,最近较为忙碌,没什么时间上网。关于八卦山山脉一条目之部分内容其实可参考一下在下暑假期间所增编之八卦山(不是山脉),八卦台地之景点栏感觉列表颇为空虚,且与八卦山条目之重复率过高,是否该针对该游憩区作泛论较为恰当呢?--Ivann (留言) 2009年11月7日 (六) 18:45 (UTC)


公告通知:Ivann请注意,Yiken不会继续发表或做任何回复,若有意继续讨论,烦请将话题转移至Talk:八卦山山脉,尽请见谅。yiken (留言) 2009年11月8日 (日) 15:43 (UTC)

发夹弯的翻译

阁下突然要我翻译发夹弯。莫非你知道我是条目创建者,所以想找我翻译?那么阁下究竟如何知道我是翻译专家呢?--侠刀行 (留言) 2009年9月14日 (一) 15:01 (UTC)

Re:file:Replace this image male.svg

用在没有自由版权图片之男性人物条目,以征求自由版权图片。可见刘青云条目。—ellery (留言) 2009年9月27日 (日) 09:15 (UTC)

您说的没错,有可能因原来图片被提报侵权删除后,用file:Replace this image male.svg来填补并提示编辑者征求自由版权图片代替之。但也有可能是我上述的情形。总之这个图片可挂可不挂,并非强制性的。我个人编辑条目时较偏好使用{{reqimage}}模板来征求自由版权图片,很少用file:Replace this image male.svg。不知这样的说明您是否可理解?—ellery (留言) 2009年9月27日 (日) 13:01 (UTC)

林少猫

谢谢您对我编辑林少猫的夸奖,不敢当! 我所修改的,多有所本。 至于死因是原先编辑者提供的,我只有修改文句而已。 谢谢~~~ Qqqyyy (留言) 2009年9月29日 (二) 15:14 (UTC)

Re:请问

首先声明,提删区的虐乳我提请删除的原因是没有知识性,因为虐乳的行为只是性欲倒错的方式之一,虐阴、拔发、拔阴毛、道具都是方法而已,维基百科没有必要收录。同样我虽然没有听过“日本性职业紧缚师”,但是作为个人而言是否性欲倒错并不是看得行为而是动因。看管商店的人未必是商人,帮助举重员卧推的人也未必是举重员。) —Walter Grassroot™ |留墨存香 2009年10月4日 (日) 17:32 (UTC)

感谢您

感谢您的溢美! 说专精历史是不敢,顶多说是有兴趣罢了! 不仅仅是台湾史,我对历史都很有兴趣。 而台湾史部分对于清治、日治与国府早期都还满喜欢的(那也差不多都喜欢了XD)。--Qqqyyy (留言) 2009年10月5日 (一) 03:32 (UTC)

参考文献语法使用

您太过客气了。您在维基的贡献时间比我们大多数人都要久。至于参考文献语法使用,我在沙盒给您做了一个小的范例(见此)您只需奉行拿来主义,将其中的内容替换为您自己所需要的内容即可。祝编辑愉快!--FrankLSF95(Wikibreak) 2009年10月5日 (一) 05:41 (UTC)

  • 不是很明白您的意思。ref标记用于附注参考文献,而对于一般性的脚注本人倒是较少见到,可尝试使用{{NoteFoot}}。至于“其中的内容替换为您自己所需要的内容即可”,我再来解释一下:比如本人给您的样例是<ref>{{cite web |url=http://zh.wikipedia.org |title=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publisher=[[维基媒体基金会]] |accessdate=2009-10-5}}</ref>,而比如您需要的网址不是http://zh.wikipedia.org ,而是http://www.google.com ,那便把url=后面的内容替换为您的http://www.google.com 即可;title=后面也可以相应替换为“谷歌中国”一类。不知解释清楚了否?
  • 关于您后面的留言,依本人理解兴许是您在撰写条目之时被人挂上了{{Notability}}模板。对此,建议您先阅读一下关注度指引。这个指引基本相当于收录标准。对于一篇条目,至少要找到一篇独立参考文献;否则,恕维基百科无法加以收录。
  • 最后再说一句,Be BOLD!祝编辑愉快!--FrankLSF95(Wikibreak) 2009年10月5日 (一) 11:00 (UTC)

阁下有Plurk

如题,窃以为噗浪是个不错的微网志,一些心情记事可以良好的书写,既简短又方便,而且可以加入一些名人的噗浪连结1。—章·安德鲁 (留言) 2009年10月5日 (一) 10:42 (UTC)

什么意思也无,纯粹推广,有维基人在用。—章·安德鲁 (留言) 2009年10月5日 (一) 12:15 (UTC)

特色条目候选

请阁下参予发夹弯的特色条目候选。--侠刀行 (留言) 2009年10月5日 (一) 11:48 (UTC)

新条目推荐

请参与发夹弯的投票。--侠刀行 (留言) 2009年10月6日 (二) 15:11 (UTC)

RE:条目名称出争议该怎做

这个争议在下在互助客栈里看到过,建议阁下还是尝试先和果然沟通吧,如果实在不行,可以考虑直接申请保护页面。这可能是在下能给出的最好建议了。-快龙到此一游 2009年10月10日 (六) 11:44 (UTC)

这个 确实很麻烦 也没什么好方法呢 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还是与台湾各相关大学联系一下吧 坦诚说明来意,如果真正出于做学问的话 这个问题应该会得到答复。先尝试用电邮联系一下吧,大陆这边 我是不指望砖家们有做学问的心态,大陆唯一比较可靠做学问的中科大是理科系啊...不过中科院相关研究所方面 也不妨一试,专业学术类的东西,还是首先应该找对口的。—我是火星の石榴 (留言) 2009年10月11日 (日) 14:32 (UTC)
这个困扰我在收集植物的论文时也有碰到。由于我是大学生,之前的学校只要在图书馆上网就可以使用校内IP。现在转来的学校,图书馆是用区网......,所以最近还在摸索中。而大陆那边的文献取得更麻烦,很多都是付费数据库。我觉得,可能还是得花时间自行前去查阅(如果是我的话),不然就是透过馆际互借。—章·安德鲁 (留言) 2009年10月12日 (一) 09:33 (UTC)
义务是没有 不过我始终认为 真的是做学问的人 会愿意出手帮忙解决的。大陆 与其奢望靠付费数据库查询 不如直接联系中科院的研究所,这方面是最权威了—我是火星の石榴 (留言) 2009年10月12日 (一) 12:39 (UTC)
不是啊 我是说 如果你要在大陆查询 应该联系中科院(中国科学院 地质研究所 记得不错应该是 李四光创建的吧) 台湾的不是叫中研院么?—我是火星の石榴 (留言) 2009年10月12日 (一) 13:02 (UTC)

没有参考文献也没关系。--百楽兎 2009年10月12日 (一) 23:49 (UTC)

不晓得是不是善本,如果是的话,台大图书馆有些规定可能要先读过一下:连结1。如果要专程跑一趟,不妨先想好有哪些资料要借阅,才不会到现场手忙脚乱,加油。—章·安德鲁 (留言) 2009年10月13日 (二) 07:51 (UTC)
抱歉未能及时回复,在下认为在参考资料里面使用受限联结应该也无妨碍吧。-快龙到此一游 2009年10月16日 (五) 08:10 (UTC)
不好意思,本人为了手机浏览方便,就将留言直接存档了,如有冒犯还请见谅。至于受限链接,就是阁下所说的需要限制访问的网页。-快龙到此一游 2009年10月19日 (一) 10:44 (UTC)
在下实在不知道如何解释了。这个方面在下也并不十分了解,实在不该妄言,如果给阁下带来困扰还请见谅。-快龙到此一游 2009年10月22日 (四) 11:43 (UTC)
在下并非资深维基人,一些事情也只是一知半解,如果仍有未解释清楚,实是在下能力所限,并非不尊重,请明鉴。-快龙到此一游 2009年10月23日 (五) 03:50 (UTC)

Re:版权

版权为预设有,毋须作者特地宣告,惟放弃或指定版权必须申告。只要能找到比维基内容更早、且不符合CC-by-sa-3.0和GFDL要求的版权材料,便可合理怀疑并提交至WP:CV。—RalfX2009年10月16日 (五) 13:33 (UTC)

隙顶

只要找到可疑来源就放手去做,特别是新条目,希望是每个维基人都有巡察的能力。—RalfX2009年10月16日 (五) 13:46 (UTC)

侵权和名称争议是两回事。—RalfX2009年10月16日 (五) 14:13 (UTC)

侵犯著作权为维基百科方针所不容,遵守版权法是条目编辑的最基本要求。如果因为争议受到骚扰,可以至管理员通告版提出,倘若认为心力不及,亦考虑许自己一个维基假期

很多原因会造成冲突与纷争,需透过讨论与共识解决。维基出于自愿,每个人都可以选择退出争端或秉持信念。—RalfX2009年10月16日 (五) 14:38 (UTC)

题外话言及“风波”,然在隙顶项目连一点“动静”都没有,完全无关主题。亦阅读勇于更新精神,无作为便无进步,更不会有改善。—RalfX2009年10月16日 (五) 14:43 (UTC)

关于日治时期行政区划

个人比较关心行政区划议题、历史之类,敢问哪方面可讨论?德家里 (留言) 2009年10月16日 (五) 16:37 (UTC)

大甲郡下辖有八街庄,也就是现在的八个乡镇,至于七乡镇与六乡镇的说法,关于六乡镇我所想到的是,大甲警分局所辖的大甲、大安、外埔和清水警分局所辖清水、沙鹿、梧栖(大肚龙井则属乌日分局)。德家里 (留言) 2009年10月23日 (五) 14:40 (UTC)
抱歉,个人实在无法解释大甲郡与海线地区有关联性or无关联性,海岸平原是一个地理区,就算不曾建立大甲郡,该处还是自成一区域,海线是庶民常用之称呼,需要用文献解释吗。德家里 (留言) 2009年10月24日 (六) 16:29 (UTC)

Re:李淑桢

参见Category:错字重定向,若李淑祯并非常见错误,使用{{D|R3}}令管理员处理。—RalfX2009年10月16日 (五) 16:29 (UTC)


Re:关于他语维基连结

不好意思,由于事过境迁,在下当时才刚刚真正参与维基不久(之前都是读过条目就走人),还在熟悉一切。对于当时无理的动机,其实现在我已经完全忘了 XD。所以是否能恳请阁下原谅在下的无心之过?现在重新检视,其实当时阁下完全没有错,感谢阁下的提醒。—章·安德鲁 (留言) 2009年10月24日 (六) 08:01 (UTC)

Re:国科会报告

抱歉!我分类工作尚未告一段落,原本还不想处理其他事务,既然您再度提问,只好先回应。我已离开学校许久,所以也不知道国科会的报告如何取得。刚才进入国科会研究报告目录数据库,试着输入关键字,出现此一需要账号的画面,只能到此为止。我猜想一般大学图书馆应该都有与 STPI/NDDS 合作,建议您找在大学任教或就读的朋友帮忙,他们应该是可以下载才对。-Kolyma (留言) 2009年10月29日 (四) 17:07 (UTC)

Re:ISBN

注:此处原有文字,因为避免ISBN讨论有延续性发展纠纷,故采取申请双方讨论页保护,并采行删除本讨论,请当事人勿继续发展讨论。,已由Yiken(留言)于2009-10-31删除,尚祈见谅。若有异议请至互助客栈或向管理员反映。

Re:请勿人身攻击

如果是关于我在互助客栈/其他删除留言的编辑,请自己看编辑历史,根本与阁下的那个申请风马牛不相及。以上。—Altt311 (留言) 2009年10月31日 (六) 16:28 (UTC)

Re:道歉

若您认为这样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我不会干涉。

只是我认为这件事情中,究竟是谁犯错,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已经是两败俱伤了。

还是那句——把着眼点放在未来吧。

还有,不用再回复了。您明白我这些话的意思的话,我一定会知道的。就这样。—Altt311 (留言) 2009年10月31日 (六) 18:12 (UTC)

WP:存档。至于连结,用心找一下应该就能找到,以上。—Altt311 (留言) 2009年11月14日 (六) 18:53 (UTC)

re

针对人身攻击行为的处理一般是先警告,若警告无效后就会施加封禁。阁下当时投诉他人对您实施人身攻击,在下细考相关讨论后,发现当事人已经就不当言辞加以道歉,因此便说出了“既然别人认错了,那么也就算了”这番话,并给出了说“算了”的理由:根据WP:封禁方针#封禁的用途和目的的规定:“封禁的目的是透过移除干扰来源,或鼓励其改过,以避免未来出现问题的机会。封禁不应被用作复仇和惩罚的工具”。此为就事论事,单就您投诉他人人身攻击一事的回应,与善意推定无关。--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11月2日 (一) 08:50 (UTC)

re:通知

承蒙阁下厚爱,在下只不过是一个中学生,先不说监督别人,连监督自己都还要继续努力咧。不管怎样,在下认为阁下是一个人,一个有着自主权的个体,因此是不需要别人去监督的,如果阁下对自己的行径不抱有信心,在下仍欢迎阁下向我等维基人作出任何查询,相信他们都会竭尽所能给阁下一个解答,不过请不要将自己看成囚犯,就算阁下觉得是,我等也不是狱卒吧(笑)。祝编安。—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圆桌会 2009年11月2日 (一) 10:06 (UTC)

如上所示。在下不会负起任何监督责任,这是在下能力之外的事,抱歉。—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圆桌会 2009年11月12日 (四) 11:55 (UTC)

自重

WP:KID,多阅读方针指引,遇争议时退一步思考放宽格局。另固然你可以删除自己用户对话页的内容,惟此举只会降低你的评价。—RalfX2009年11月2日 (一) 15:18 (UTC)

回应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在下对阁下所云之错先悬置,诚在下并未悉知事缘如何,不过似乎已经无了解之要。未知在下有误否?看页顶,阁下自言要自我锢禁,更要移去他人之留言,诚本人以为此非良策。阁下要自我锢禁,或求谅,或自惩,或求静,或思过,无论如何,本人以为此举无可非议,阁下可于以为准备好后重返此地,大家会无任欢迎。惟是又如何?既往,何不放眼未来,做好未来?拘泥过去又有何用?为何如此?阁下当应弄清。讨论乃基本所在,请阁下慎重考虑,想清不与讨论所带来之后果。菲微意见,还望阅纳。仍以为有须介入时,请提出。另请恕在下未能及时介入。—J.Wong 2009年11月2日 (一) 15:46 (UTC)

不敢不敢

很久没来维基,检视自己的对话页时发现被阁下选为监督,Iflwlou何德何能。我在维基出名好辩而且臭脾气,言词尖锐又得罪人多,阁下还须三思。我似乎很少与你交谈过,不知阁下赏识本人什么呢,这一点我也好奇。

关于你与其他用户的争论,本人并不知情,过去的事就是过去了,本人亦不会特别去看,倒不如展望未来,做好自己。

有时大家为不同观点争论是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有时过了火位,说出一些不应该说的话,反而弄得一团糟,哪如何办好呢?

介绍你看李天命所著的思方学系列,他教授人们如何思辩,理清逻辑,说明什么有理,什么无理,简易易明,我希望他的思方学会对你有帮助。-Iflwlou [ M {  2009年11月6日 (五) 15:42 (UTC)


关于TOTW候选

目前在Metawiki中的TOTW候选页面仍有若干符合候选条件条目(如en:Jazz pianoen:Freedom of informationen:Underweighten:Body Volume Indexen:Mass versus weighten:British comicsen:Color motion picture filmen:Game porten:Gun safetyen:Claims to be the fastest growing religion)无提名人以外投票,而这些都有一定重要性但语文版本稀少(不到十种)。先前就已经有若干符合条件的条目(如en:English-only movementen:Middletown studiesen:Science educationen:Thermoeconomicsen:Proof by contradictionen:George Kovalen:Social controlen:Fear of crimeen:Fear of youthen:Colorado balloon incident)因自提名日起二周内无提名人以外投票而被移至TOTW/Removed中,失去了成为TOTW的机会,因而对其他语文维基百科来讲就减少了很多可以扩大收录范围、关注重要(但不在Meta中核心条目收录范围,也不符合WP:ZHREQ之类页面中缺失条目收录标准,也未曾于首页出现的)条目的良机。希望你有空可以参与TOTW候选页面的投票,并号召更多人参与。--RekishiEJ (留言) 2009年11月17日 (二) 07:59 (UTC) 2009年11月17日 (二) 12:20 (UTC)修正

Re:可否说明白点

我的意思是“八卦山山脉”是纯粹的地理条目,地形、地质、植被等自然景观的描述多多益善;交通、景点(指人造部分,自然的应该在前面章节介绍较佳)等非自然景观则适可而止。更精确的讲:最好不要超过目前的篇幅。比较详细的介绍,留给八卦山风景区这类的专属条目。

当然这只是我的意见,您也可以有您自己的立场与想法。在维基百科上人人平等,我不认为有所谓的“身份”问题,更不觉得自己有何“身份”可言?另外,参与维基百科快乐就好,建议不必太在乎别人的评价。-Kolyma (留言) 2009年11月18日 (三) 16:05 (UTC)

提醒您:回退员、巡查员与其他三者不同,一般维基人申请就有,不代表什么“身份”。-Kolyma (留言) 2009年11月18日 (三) 17:16 (UTC)
抱歉!我只是针对条目现况提出意见而已,根本没有去看哪些内容是谁写的。况且,怎么说都只是一个维基人的意见,任何人都有接受或不接受的自由。我建议这个讨论就到此为止,一切回归到条目本身。谢谢!-Kolyma (留言) 2009年11月20日 (五) 11:56 (UTC)
再次建议这个讨论就到此为止,一切回归到条目本身。谢谢!-Kolyma (留言) 2009年11月21日 (六) 07:57 (UTC)
(:)回应:我实在不明白您要警告什么?也不清楚我究竟“挑起”什么?我只不过是在一个条目讨论页上提出个人的意见而已。如果您觉得我说得有道理,建议您“接受”即可,用“顺从”一词有点令人担当不起;如果您觉得我没道理,您大可照您的意思继续编修。一个条目该怎么写,原本就是见人见智,没有一定的规范。任何人的意见都只是供您参考而已,犯不着为此而“中止编辑”。
另外,我真的也不清楚我究竟哪里“太过分”?更不明白为何您会认为我的用意是要您离开维基百科?一来我根本没有如此考量的必要(您离开对我有什么好处?);再者我很清楚您对维基百科贡献良多,我求您留下来还差不多,怎么可能会要您离开!
我觉得您想得太多太多了,建议您放轻松一下吧!-Kolyma (留言) 2009年11月24日 (二) 04:58 (UTC)

DYK投票问题

如果条目是你自己扩充的话,那就你只可以自荐,不可以投票给自己的条目。除此之外,你可以投票的。—Iflwlou [ M {  2009年11月21日 (六) 13:01 (UTC)

Re:你根本不管我死活

我真得不明白您为何会如此反应,我会再回头看看我先前的发言有没有问题。-Kolyma (留言) 2009年11月24日 (二) 05:02 (UTC)

谢谢您提示我的发言中令您不快之处,现回应如下:
  1. 一切回归到条目本身:我的意思是讨论应针对条目本身,不必要对编辑者的动机作太多的联想与猜测。这应该是理性而中肯的建议,我实在看不中有何不妥之处。
  2. 我只是针对条目现况提出意见而已,根本没有去看哪些内容是谁写的:这表示我当初的发言乃就事论事,而非针对特定对象而采取差别性发言。如此说明方式为何令您不快,我实在无法体会。
也许我的个性没有那么细腻,所以无法体会您的许多感受,才会变成您所谓的“状况外”,这一点敬请见谅。另外,我对您的维基印象就是在台湾地理条目方面贡献很多,并没有任何成见,更不可能想要“拿您怎么样”,希望您不要再作这样的联想了。谢谢!-Kolyma (留言) 2009年11月26日 (四) 04:19 (UTC)
由于您的前一封留言(2009年11月26日 (四) 12:48 (UTC) )已经明显抱怨在下“还有心继续缠着Yiken吵?”为了避免造成双方的困扰,除非您有明确要求回复,否则在下对此议题不便再予以回应,谢谢!-Kolyma (留言) 2009年11月29日 (日) 09:01 (UTC)-Kolyma (留言) 2009年11月29日 (日) 09:19 (UTC)

一个被迫害者反对迫害

用这种卑鄙下流的阴暗心理的手段鼓动他人删除别人的用户页,又假装好人,除了鄙视,你得不到其他任何东西。

--一个被迫害者 (反对迫害) 2009年11月24日 (二) 13:00 (UTC-5) 者反对迫害

中文维基百科内部的丑陋现象,需要被揭发。中国人丑陋的本性,必须要毫不留情的批判,想暗算我,那就来吧!

--一个被迫害者 (反对迫害) 2009年11月27日 (二) 10:00 (UTC-5)

Re: 辞别

  1. 若觉得编辑太累太无助的话,不妨暂时离开电脑,去玩玩别的事物。
  2. 越大的网站通常越人多嘴杂,不要太在意那些无的放矢的批评,但要虚心接受有建设性且具体的批评。
  3. 除非违反方针,不然不用去管别人讲的“滥充编辑数”,我有时也会为了修正一些别字或字词,搞到编辑数暴增。
  4. 由于事情繁忙,不一定能即时回应您的留言,若有上skype,可参考Wikipedia:即时联系维基人即时联络。—ellery (留言) 2009年11月25日 (三) 09:04 (UTC)

Re: 好久不见了

您好,Yiken,我不晓得您与Kolyma的事,可否说明,或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天上的云彩‧ธันวา| สนทนาธรรมได้ที่นี่ 2009年11月27日 (五) 00:17 (UTC)

关于条目编辑

看看这个页面:“如果有规则妨碍你改进或维护维基百科,请忽略该规则。”不用管那么多,勇于改善维基百科才是最值得鼓励的!加油!—人神之间摆哈龙门阵 2009年11月27日 (五) 03:32 (UTC)

八十名管理员事件

争议这个东西,还是在于当事人,人心各不相同,真是不好办。事实上维基的危机就在于此。协商无果的话,可以参照类似条目的编写手法,或是直接将自然景观独立成条目。那条目难道就你们两个人在编辑?其他参与者呢?与意见相同的编辑者合作也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玖巧仔留言 2009年11月27日 (五) 14:41 (UTC)

返回“Yiken/Talk 2009”的用户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