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讨论:Infobox royalty

最新留言:Happyseeu在1年前发布在话题编辑请求:模板去掉斜体
          模板依照页面品质评定标准无需评级。
本模板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传记专题 (获评模板级不适用重要度
这个模板属于传记专题的一部分,用于整理和撰写维基百科中的人物条目。欢迎任何感兴趣的参与者加入这个专题参与讨论
 模板级模板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模板无需评级。

建议改名:“Template:Infobox Royalty”→“Template:Infobox royalty” 编辑

Template:Infobox Royalty” → “Template:Infobox royalty”:信息框命名常规:英语普通名词小写。--N-C16留言2016年7月27日 (三) 06:04 (UTC)回复

清朝诸帝条目讯息框抬头使用帝号还是姓+名的编辑争议 编辑

在下就清朝诸帝条目讯息框抬头究竟是该使用帝号还是姓+名的问题,同@Gzyeah:发生编辑争议。在下认为应该跟随条目名称,按命名常规采用帝号(如“乾隆帝”)。Gzyeah认为要用姓+名(如“爱新觉罗·弘历”)。据说之前还有人执意要写成“X宗X皇帝”这种庙号+谥号的写法的。我私下和Gzyeah沟通无法达成共识,提报此处请大家评议,究竟是用帝号还是姓+名?或者大家认为这根本就是一个无聊的争论,把“Template:清朝皇帝信息框”处的“| above = {{{名稱|{{{名称|}}}}}}”直接改成“| above = {{{PAGENAME}}}”算了?

另外顺便一提,清代满人从不直接冠姓,只有“爱新觉罗氏的弘历”(Aisin Gioro hala-i Hung Li)这种用法,而从来不像今天电视剧里那样说成“爱新觉罗·弘历”(Aisin Gioro Hung Li),请参见en:Manchu given name满族人名。在下认为此用法颇为不妥并具有误导性,但Gzyeah却说“虽然不符合满人习惯,但本来就是存在已久的汉人误用现象,未见对于汉族读者有何严重误导性”。这一点大家也讲讲自己的看法。--112.5.234.92留言2017年2月2日 (四) 10:51 (UTC)回复

叫庙号清高宗,或者乾隆帝,而不是名弘历,也不是姓+名爱新觉罗·弘历,这是根据常用原则,即使是清宫剧满天飞的现在,也很少人称呼他的名或姓名的。-游蛇脱壳/克劳 2017年2月2日 (四) 12:42 (UTC)回复
首先特此澄清,以上IP用户对于本人观点及立场有所误会,部分可能存在断章取义的情况,或许并未完全深入理解。“XX(年号)帝”的使用,是长久以来的讨论共识,该点毋庸置疑。现在的问题是,{{清朝皇帝信息框}}中有抬头用的“名称”和详情用的“名”这两个参数,而{{infobox royalty}}中只有“name”参数,三者均为手动输入,虽然便于灵活改动,但都为单个条目的人物叫法规则(特别是皇室成员)在争议之下带来诸多不确定性;而纵观两个模板,相较之下,前者尤甚。为防止大面积同类条目遭受不必要的频繁改动之现象,本人提出以下两个处理方式,供大家参考选择:
如有更多建议,欢迎积极提出。--Gzyeah留言2017年2月3日 (五) 04:08 (UTC)回复
另外,本人诚挚邀请这位貌似学者型的IP君,直接申领一个固定账户来参与编辑工作,加强各方有序交流,避免终日游荡于匿名环境当中,也为维基百科壮大之路贡献微薄之力,多谢垂注。user:Šolonuser:苏州宇文宙武user:克劳棣[[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Gzyeah留言2017年2月3日 (五) 07:11 (UTC)回复

请IP用户阁下说明应该跟随条目名称而非其他方式的理由,以方便讨论。 --愚蠢的人类留言2017年2月3日 (五) 13:46 (UTC)回复

对于是否应该使用“爱新觉罗氏的弘历”,我想比起在民间常用与否,更重要的在学术界别,如其他百科全书、历史研究的文章中使用的称呼是什么。如果不使用“爱新觉罗氏的弘历”而使用“爱新觉罗·弘历”做成的误导性是指“使人误以为清代满人从不直接冠姓”的话,我想问题在于惯例的本身,不是出于在惯例已成惯例后而使用惯例的人。而我想维基百科没有纠正已成现况但有错的事物的责任,它仅是把现有的普及资讯进行汇编。所以即使是有错,不应该理解为维基百科的错,而是该情况在维基百科的处理范围之外。 --愚蠢的人类留言2017年2月3日 (五) 13:46 (UTC)回复

我支持Wikipedia:IP用户都是人的论述,即无论使用IP账户还是用固定账户也好,值得同样的尊重,也同样能有效作出贡献。我也认为昵名是一种权利,我们有权仅在愿意的情况下才透露身份成其他自身资讯。仅因为某人是昵名而作出含恶意的假切是不公道的。要达到有序交流,仅需对事不对人即可。 --愚蠢的人类留言2017年2月3日 (五) 13:46 (UTC)回复

@愚蠢的人類: 其实我也很想尊重他/她, 但在看过他/她给本人的留言(如“你似乎对满族文化没有任何了解”、“估计你是受电视剧影响才以为这是对的”、“劝你多读点书,少打无聊的编辑战。”等假性推定)之后,感觉真的是……淦  囧rz... --Gzyeah留言2017年2月4日 (六) 05:05 (UTC)回复
谢谢。 --愚蠢的人类留言2017年2月4日 (六) 16:13 (UTC)回复
详见日爰土成-Neville Wang 奈威 (留言) 2017年2月6日 (一) 13:45 (UTC)回复
这是哪位@我了?一头雾水...--Šolon留言2017年2月7日 (二) 02:16 (UTC)回复
@Gzyeah:他比较清楚。-Neville Wang 奈威 (留言) 2017年2月11日 (六) 07:18 (UTC)回复
@Šolon:此IP君曾给阁下留言, 认为您比较熟悉满蒙方面的条目, 所以特地邀请您来发表一下看法. --Gzyeah留言2017年2月12日 (日) 23:56 (UTC)回复

元代皇帝的蒙古语谥号 编辑

元代皇帝自世祖忽必烈开始,直至顺帝,除了泰定帝、天顺帝和宁宗外,历代皇帝均有蒙古语谥号(薛禅皇帝、格坚皇帝等等),但现在使用的元代皇帝信息框模板是重定向至中国宗室信息框模板,没有专门的蒙古语谥号的数据项,不知该如何新增自定义数据项呢?--大化国史馆从九品笔帖式留言2022年2月1日 (二) 15:42 (UTC)回复

@逐风天地:你确定那是“蒙古语谥号”?那个是汗号吧(“薛禅汗”、“格坚汗”)。--Sanmosa A-DWY3 2022年2月2日 (三) 00:33 (UTC)回复
元代官方对元朝皇帝的蒙古语称号“大汗”(可汗、合罕)的汉译就是皇帝。而且从现有资料看,蒙古语的“XX皇帝”(XX汗)是与汉文谥号、庙号一样,都是死后获得。这与我们一般理解的“汗号”不同。--大化国史馆从九品笔帖式留言2022年2月2日 (三) 02:10 (UTC)回复
@逐风天地:如果你要理解成“蒙古语谥号”的话,你直接放“谥号”字段即可。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所有死后获得汗号的蒙古大汗的汗号其实已经在其条目的Infobox顶部显示,所以我好奇你究竟是打算重复放置汗号,还是把顶部的汗号移除。Sanmosa A-DWY3 2022年2月2日 (三) 07:07 (UTC)回复
蒙古语谥号又叫蒙古语庙号,跟汉式的谥号庙号都不同,不应该放在同一个栏位。Infobox顶部也有汉式庙号,不影响下面还有庙号一栏。--大化国史馆从九品笔帖式留言2022年2月2日 (三) 12:24 (UTC)回复
@逐风天地:参数加了,叫“蒙古语尊号”。Sanmosa A-DWY3 2022年2月3日 (四) 09:59 (UTC)回复
谢谢。--大化国史馆从九品笔帖式留言2022年2月3日 (四) 15:05 (UTC)回复

编辑请求:模板去掉斜体 编辑

目前子嗣一栏如果提供issue-link,会显示斜体的详情。但是这违反中文格式手册中避免使用斜体的要求。建议模板去掉斜体。

| label76 = 子嗣

改成

| label76 = 子嗣

--欢颜展卷留言2022年9月12日 (一) 05:50 (UTC)回复

返回到“Infobox royalty”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