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贸易银元 (美国)

最新留言:Jimmy-bot在8年前发布在话题今天首页展示的特色条目内容令人无语
典范条目贸易银元 (美国)是一条典范条目,即此条目可作为维基百科社群的典范之作。如有需要,请勇于更新页面
新条目推荐 条目里程碑
日期事项结果
2015年6月11日优良条目评选落选
2015年7月19日优良条目评选落选
2015年8月27日优良条目评选入选
2015年9月10日典范条目评选入选
新条目推荐 本条目曾于2015年6月20日登上维基百科首页的“你知道吗?”字段。
新条目推荐的题目为:
    当前状态:典范条目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品质评定标准被评为典范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美国专题 (获评典范级未知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美国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美国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典范级典范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典范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尚未接受评级。
    钱币学专题 (获评典范级未知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钱币学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钱币学相关主题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典范级典范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典范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尚未接受评级。

    背景描述的内容被撤销

    编辑

    这篇条目一开始读起来有问题,看到以后不知道清朝为何对银元有大量需求,于是自行增加了来源补充[1]。但是原作者以文中没有提到清朝对银元有多大需求强行撤销。向他询问原因没有回应,我认为内容有争议。大清帝国就是有银元需求才向美国购买贸易银元,作者只因为文中没提到就自作主张地撤销别人编辑,是否太主观判断了?而且维基百科是所有人都可编辑,原作者为何把它当作自己的智慧产权?更何况这还是照翻英文版的。--侠刀行留言2015年6月10日 (三) 08:40 (UTC)回复

    这是介绍美国某种银币,文中有明确说明,美国这些银元是和墨西哥银元竞争,是为了让美国商人不需要买墨西哥和西班牙的银币才能交易,在交易中吃亏,根本就没有讲清朝有什么“大量需求”,也没有讲清朝有“购买”银币,当年朝廷真的是花钱向美国人求购吗,还“就是有”呢。你要认为就认为吧,加一堆毫不相干的内容还指控他人“当作自己的智慧产权”呢。--7留言2015年6月10日 (三) 08:50 (UTC)回复
    • 等一下,银币是美国皇家铸币局铸造的,而且又在东亚流通。所以清政府没有购买那又从哪里来的?贸易银元是一种通用纸币吗?没有透过购买的方式就能取得?--侠刀行留言2015年6月10日 (三) 08:59 (UTC)回复
    原来美国还有“皇家铸币局”,您真内行。内文已经讲了这些银元的目的和背景,你却非要说是清政府购买的,我实在没必要浪费时间。--7留言2015年6月10日 (三) 09:10 (UTC)回复
    • (:)回应,文中只说美国铸造银元要跟西班牙银圆竞争,可是前文这样描述的:“银币于1873年投产,大部分都出口到大清帝国。”我作为一名读者,自然会想到美国铸造贸易银元大量出口到清朝,所以大清有购买银币了?
    然而作者却不解释认为我在跟你聊天浪费时间。这样还要不要评选优良条目?原作者既然是贸易银元的唯一主要贡献者,内容没人比你更清楚,也没必要用反讽手法来玩文字游戏。言尽至此,你要是不想好好讨论就算了。反正大清帝国没有贸易银元的需求,而且不是跟美国购买的,完全是自行制造清朝得到。--侠刀行留言2015年6月10日 (三) 09:27 (UTC)回复

    优良条目评选

    编辑

    贸易银元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钱币学,提名人:7留言2015年6月4日 (四) 16:42 (UTC)回复

    投票期:2015年6月4日 (四) 16:42 (UTC) 至 2015年6月11日 (四) 16:42 (UTC)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提名人票。译自英语特色条目,来源充足,可供查证,内容全面且无多余细节。—7留言2015年6月4日 (四) 16:42 (UTC)回复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内容丰富, 来源充足。--Fxqf留言2015年6月5日 (五) 02:30 (UTC)回复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内容丰富,来源充足。--Qazwsaedx留言2015年6月5日 (五) 11:25 (UTC)回复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翻译完整,已向英文FA看齐。内容很“有意义”,因为联系到了历史背景(尤其是中国);中间引用的那段圣旨,终究是比英文那边“地道”。  (!)意见:不过,排版上,因为中文比英文篇幅要短,图片位置不是很好,可否以|right 为主,并且辅之以{{-}}换行?或者直接从正文拿出三四个,放到下面做gallery。不知阁下如何考虑?窝实在是强迫症啊(你够了   另外那个圣旨的来源是Evans,那本书有中文原文吗?如果没有,此圣旨想必出自某处;是否在维基文库等处,望注明。-- SzMithrandir(留言2015年6月5日 (五) 23:42 (UTC)回复
    • (!)意见:都说是“根据中国领事兼翻译禧在明的译文,皇帝的旨意大致如下”了,很明显就不是原文了,能不能翻译成现代标准汉语?或者在圣旨的下方提供现代汉语的翻译?既然是阁下自译,实际上根本就不是原来的圣旨了。--HYH.124留言2015年6月10日 (三) 05:19 (UTC)回复
    • 我觉得这里面没有任何一句话会是熟悉“现代汉语”之辈难以理解的,我也没有说过这是原来的圣旨,真正的圣旨那按现代汉语是理解不能的,比如什么“奉天承运皇帝敕曰: 武氏门著勋庸,地华缨黻,往以才行,选入后庭,誉重椒闱,德光兰掖。朕昔在储贰,特荷先慈,常得侍从,弗离朝夕。宫壶之内,恒自饬躬;嫔嫱之间,未尝迕目。圣情鉴悉,每垂赏叹,遂以武氏赐朕,事同政君,可立为皇后。敕命 高宗十六年十月二日。”之类,哪里会像这个这样白话。--7留言2015年6月10日 (三) 05:41 (UTC)回复
    • 并没有什么条目会把每一句话的原文都列出来,否则不是整个条目会是一半汉语一半英语?即便是引用他人的话,也未必有几个条目会附上原文。--7留言2015年6月10日 (三) 06:06 (UTC)回复
    (*)提醒,可参考雷根遇刺案,每句话都有英文原句相当完整。--侠刀行留言2015年6月10日 (三) 07:11 (UTC)回复
    里根遇刺案就是我写的,敢问里面“我应该向你们鼓掌”、“就像是骑兵队入侵一样”、“两次雷鸣般的起立鼓掌”、“我暂时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如果可以赢得她的心并从此共度余生,他愿意马上就放弃刺杀里根的计划”这些话到底原文原句在哪里?--7留言2015年6月10日 (三) 07:20 (UTC)回复
    (~)补充,虽然有英文来源,但作者提到译文是自己翻译的。我认为应该补上中文原始文献(来源可能出自《筹办夷务始末》)而且加上原文。不然的话,以我的标准就当作没有准确来源。举个例子,中国方面时常引用田中奏折证明日本侵华的史料,但是日本那边没有这种东西。所以那个中国使馆的译文可能会是美国在自说自话,除非有中国外交档案的真实记录,不然我们可以合理怀疑,这份译文是造假的。--侠刀行留言2015年6月10日 (三) 07:20 (UTC)回复
    (~)补充:这么重要经济政策而且又是同治帝下令,应该有批示奏折,总不可能只字未提吧。查查清政府的外交档案应该有不少资料,而且就我所知,美国铸造银元是为了消耗过剩的白银,当时不只美国银元还有英国银元。--侠刀行留言2015年6月10日 (三) 07:57 (UTC)回复
    • 我不知道你根据什么来说英译汉的东西要找什么中文原始文献,这里是按英语译,给出了来源,如果这个来源可以“合理怀疑”,那就可以用同样的理由合理怀疑任何可靠来源都是不可靠的。如果涉及历史上中国的东西一定要有汉语文献才叫“准确来源”,那请便吧,我只列出学界认为可靠的来源,至于你是否会觉得没有汉语的就是不准确的,我还真不在乎,同理也不会觉得有任何与这神州大地有关的事情,是不是官方没有承认或直接否认,就一定是不存在的,不可信的,比如大陆到底有没有网络言论新闻审查啦等等。好了打住,我不会再为您浪费时间。--7留言2015年6月10日 (三) 07:41 (UTC)回复
    • 这是介绍美国某种银币的条目,我觉得提到同治帝的旨意就已是极限,至于英国又干什么了,我实在觉得和美国银币不相关。好了,已经说了不浪费时间了。--7留言2015年6月10日 (三) 08:37 (UTC)回复
    (!)意见,这里是中文维基百科,你不能指望所有人都像作者上知地理,下通天书。再说若有中文参考资料应优先考虑。--侠刀行留言2015年6月10日 (三) 06:46 (UTC)回复

    新条目推荐

    编辑
    在候选页的投票结果
     
    (!)意见,为何美国要制造银元跟清朝竞争?是为了占有中国市场的经济利益?大清帝国为何不自行印制银元,这跟美国到底有什么关系,即便看了文章还是一头雾水。再说使用银元可以世界各国,为何单指清朝?--侠刀行留言2015年6月10日 (三) 06:43 (UTC)回复
    你从什么地方可以得到“美国要制造银元跟清朝竞争”的结论?反正我是根本看不出来这条目中有任何明示或暗示说什么和清朝竞争。--7留言2015年6月10日 (三) 07:51 (UTC)回复
    (:)回应,“美国生产的哪种银元主要是为了竞争大清帝国市场? ”--侠刀行留言2015年6月10日 (三) 08:14 (UTC)回复
    “竞争大清帝国市场”完全等同于“跟清朝竞争”吗?--7留言2015年6月10日 (三) 08:28 (UTC)回复
    @Jarodalien如楼上萌动桑所说,似乎“争夺”更为恰当。-- SzMithrandir(留言2015年6月10日 (三) 23:48 (UTC)回复
    ~移动完毕~--T.A Shirakawa(Talk - Mail) 2015年6月20日 (六) 13:25 (UTC)回复

    优良条目评选(第二次)

    编辑

    贸易银元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钱币学,提名人:7留言2015年7月12日 (日) 07:18 (UTC)回复

    投票期:2015年7月12日 (日) 07:18 (UTC) 至 2015年7月19日 (日) 07:18 (UTC)
    6支持,1反对,1过期,落选。--59.39.125.2留言2015年7月20日 (一) 01:16 (UTC)回复

    优良条目评选(第三次)

    编辑
    ~移动自Wikipedia:优良条目评选/提名区~(最后修订

    贸易银元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钱币学,提名人:7留言2015年8月20日 (四) 13:50 (UTC)回复

    投票期:2015年8月20日 (四) 13:50 (UTC) 至 2015年8月27日 (四) 13:50 (UTC)
    ~移动完毕~--T.A Shirakawa(Talk - Mail) 2015年8月27日 (四) 14:11 (UTC)回复

    特色条目评选

    编辑

    贸易银元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钱币学,提名人:7留言2015年8月27日 (四) 13:54 (UTC)回复

    投票期:2015年8月27日 (四) 13:54 (UTC) 至 2015年9月10日 (四) 13:54 (UTC)
    10支持,1反对,入选。--183.50.253.184留言2015年9月11日 (五) 00:41 (UTC)回复

    “伪”圣旨

    编辑

    我很欣赏@Jarodalien把圣旨由英文译文翻译成中文的努力和创意,不过也许这位条目作者只对中国历史知识略懂皮毛、而且只有半吊子的文言文,出来的结果叫人啼笑皆非。

    1. 开首用“奉天承运皇帝‘敕曰’”是错的,“敕曰”是告诫个别官员用的,例如该道圣旨是晋升一位官员时;至于适用于所有臣民的圣旨,是用“诏曰”的,见不是每道圣旨都是〝奉天承运〞!盘点电视剧中普遍存在的历史错误
    2. “银元……现身香港”一说未免过于生动活泼,“现身”的说法通常只适用于人,用于死物只能说是一种比喻的修辞手法,一道圣旨岂会如此儿戏?使用较为平实的“银元……在香港出现”即可。
    3. “rogues, sharpers, and the like”的翻译“各色闲杂人等”不够贴切,显不出贬抑之意,较为妥当的翻译是“鼠窃狗盗之辈”

    我明白条目作者企图以半文半白的中文翻译,希望让读者容易读懂的好意,只可惜已经沦为一篇胡言乱语,既非历史面貌,亦有失准确。假若大篇文言文不宜“现身”中文维基百科,加上“圣旨”前面已经注明是“皇帝的旨意大致如下”,其实可以用现代中文翻译,更加适合“各色人等”,包括以汉语为母语者、和所有正在透过中文维基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反正一些条目提到文言时,也不一定会照抄文言文,而是用现代汉语的语译入文。--Quest for Truth留言2015年9月12日 (六) 10:36 (UTC)回复

    首先,谢谢意见,作了一些修改。然后是其它方面回复:这样的文句都能看成是“文言文”,实在难以想象,既然开始明确写了这只是大意,怎么会是大篇文言文现身中文维基百科。“鼠窃狗盗之辈”的确更好,但“各色闲杂人等”又怎会没有贬义,或者阁下所处之上邦天国语言特别文明,“半吊子”、“企图”都是中性词,但在中国大陆,这些也一样是贬义词。User:WiDE所译白宫群英中用的“得其神髓,去芜存菁”八字我深感佩服,余光中的“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又是否为“现代汉语”所不容?有谁会不知道“可以用现代中文翻译”吗?--7留言2015年9月12日 (六) 11:58 (UTC)回复
    所以这段文字是文言文译成英文后再译回文言文……其实在下觉得已经不错了,不过话说原文真的找不到吗?--4Li 2015年9月12日 (六) 12:12 (UTC)回复
    我也纳闷为何不用原文。引用原文是最好的做法,不过,7过往的讨论引用唐高宗的圣旨为例,以为真正的圣旨原文艰涩,以现代汉语来说是不能理解的;春卷柯南夫子Wikipedia:互助客栈/条目探讨#今天首页展示的特色条目内容令人无语也指出有一条“中文维基百科不得使用文言文的准则”。我这才以为“大篇文言文不宜‘现身’中文维基百科”,故此退以求其次,提出干脆以现代汉语译出。至于明明我已经前一句说好听点是“半文半白”、后一句说批评是“胡言乱语”,还好意思以为我把“这样的文句都能看成是‘文言文’”,这也不是我所能理解的。另外,“闲杂人等”是“指与工作无关的人员”(见汉典),有没有贬义端看场合,例如在职员通道入口写上“闲杂人等不得内进”,这时只不过是外人的意思,与自己人相对,就算真的有贬损的语气,也不强烈。然而那句圣旨是说伪造银元者为rogues(无赖)和sharpers(骗子),远不止是外人,措词明显强硬得多,所以我才以“鼠窃狗盗之辈”来显明语气。最后,虽然我已经尽力克制,但是仍然在我的意见流露责难之意,只因恨铁不成钢,深感一篇优秀的翻译条目,就因为这一段圣旨太虚假,看上来好像是冷笑话般令人满腹疑惑,所以使整个条目的观感蒙上污点。既然条目已经被社群接纳为特色条目,只好寄语勇于求进,切勿故步自封。--Quest for Truth留言2015年9月12日 (六) 15:43 (UTC)回复
    知不知道那个讨论因何而起,真以为是因为正文中有这么一段内容吗?--7留言2015年9月12日 (六) 15:59 (UTC)回复
    我当然知道你干的好事,只是春卷柯南的论据“中文维基百科不得使用文言文的准则”,也适合拿来当作编辑条目的参考,比起我去刻意考证究竟这条方针指引在那一页,更为快捷方便。--Quest for Truth留言2015年9月15日 (二) 04:50 (UTC)回复

    同样欣赏@Jarodalien企图把一段在英文文献中富有意义的圣旨,在找不太到原文言文再翻回中文的努力,但我觉得Quest for Truth没有必要对其历史知识或文言文的水准做不必要的评论,请对事不对人。

    事情方面个人看主要有两个编辑决定:

    1. 要不要直接引用,还是改采间接引用?
    2. 一决定直接引用或间接引用,要怎么使用主要文献的语文特性来符合百科全书的要求?

    --❦研究来源 hanteng 2015年9月26日 (六) 01:06 (UTC)回复


    贸易银元条目需国际化改名为美国银元

    编辑

    贸易银元不只美国有,还有法国、日本、等等[1][2]

    建议改名为“美国银元”〈俗称美国洋)[2][3][4]或“美国贸易银元”[5][1][6][7],端看原主编对于来源所总结的知识对象是特定的美国贸易银元,还是美国银元,但不应该只直译成贸易银元,因为有有日本贸易银元、法国贸易银元、法国安南贸易银、元英国贸易银元(俗称香港银元) 等等。--❦研究来源 hanteng 2015年9月12日 (六) 03:18 (UTC)回复

    • (-)反对:别的没有条目,有条目再移动就行了。--7留言2015年9月26日 (六) 01:57 (UTC)回复
      • @Jarodalien你不移怎么空出页面空间写条目?见我下面的来源内容: <ref name="Allen2009">{{cite book|author=Larry Allen|title=The Encyclopedia of Money|url=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X4kgDkYxGrcC&pg=PA70|year=2009|publisher=ABC-CLIO|language=en|isbn=978-1-59884-251-7|page=70|quote=In 1895, the United Kingdom, itself on the gold standard, began issuing silver dollars, called "trade dollars," specifically for trade with the Far East. British trade dollars bore inscriptions in English, Chinese, and Malay-Arabic. Briefly during the latter 19th century, the United States issued a special trade dollar designed specifically to compete with the Mexican dollar in Far Eastern trade. The Chinese called these various silver dollars yuan, meaning "round things," and yuan became the standard monetary unit in China and modern Taiwan.}}</ref>--❦研究来源 hanteng 2015年9月26日 (六) 05:12 (UTC)回复
      • 再来一个<ref name="鄭寶鴻2012">{{cite book|author=鄭寶鴻|title=圖片香港貨幣|url=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c-1tBgAAQBAJ&pg=PT40|date=1 August 2012|publisher=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language=zh-hk|isbn=978-962-04-3278-1|page=40|quote=外國銀元(即貿易銀)於明朝時已開始流入中國。...由於中國人不喜歡洋,外國人不能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只能用銀元來購買中國的絲、茶葉和瓷器等等。 當時的外國銀元有葡萄牙的十字銀元、日耳曼帝國的塔勒、荷蘭的馬劍幤、美國的五先令、美國的銀元以及西班牙的「本洋」等。}}</ref>--❦研究来源 hanteng 2015年9月26日 (六) 05:19 (UTC)回复
      • 再来一个<ref name="中国銭币博物馆2005">{{cite book|author=中国銭币博物馆|title=中国銭币|url=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gaMyAQAAIAAJ|year=2005|publisher=中国金融出版社|language=zh-cn|page=35|quote=英国于 1895 年在印度孟买等地铸造了不列颠尼亚女神站 像的贸易银元,俗称“站洋” ,流入中国甚多}}</ref>--❦研究来源 hanteng 2015年9月26日 (六) 05:21 (UTC)回复
      • 已创贸易银,已至少有消岐义的必要,将移动。--❦研究来源 hanteng 2015年9月26日 (六) 05:37 (UTC)回复

    参考资料

    1. ^ 1.0 1.1 郑宝鸿. 圖片香港貨幣.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1 August 2012: 41. ISBN 978-962-04-3278-1 (中文(香港)). 美国贸易银元正面。又称“揸花银”, 
    2. ^ 2.0 2.1 天津文史資料選輯.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7: 179. 当时主要有墨西哥银元(俗称魔洋)、荷兰马剑银元〔俗称马钱)、西班牙银元(俗称本洋 八英国在香港和印度铸造的银元(俗称人洋)、美国银元〈俗称美国洋)、日本银元(俗称 龙洋) ,其中以鹰洋占主要地位,政府税收和各地民间交易都喜使用。以后随着中外 
    3. ^ 吴树国. 民之通货 历代货币流变. 长春出版社. 2005. ISBN 978-7-80664-817-9 (中文(中国大陆)). 上述西方银元之外,还有美国 银元、日本银元、法国安南银元等,这里就不再赘述。 
    4. ^ 张岂之主编/陈振江、江沛本书主. 晚清民國史. 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2: 327. ISBN 978-957-11-2898-6 (中文(台湾)). 当时,社会上流通的银元较多,有大清龙洋、地方龙洋、墨西哥魔洋、美国银元、日本银元等,而且银元与银两并存,导致流通混乱,极大地影响了贸易交往。 
    5. ^ 熊月之. 上海通史: 晚淸经济.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457 (中文(中国大陆)). 所以,美国银元与日本银元一度也在上海金融市场上广为流通。美国银元,主要是 1873 年开始铸造的标有" 001131 "字样的美国银元,从 1874 年开始在上海流通,被称 为"美国贸易银元"。但是,仅仅四年以后,即 1878 年美国就停止祷造这类银元,以至美 商 ... 
    6. ^ 张研. 淸代經濟簡史. 知书房出版集团. 2002: 207. ISBN 978-986-7938-10-7 (中文). 洋面纹为鹰鸟,含银量在百分之九十四,流通最广也最久,曾为商业上的标准货币。另有威尼斯的“杜加通银币”、法国的“王官银币”及其他各国的各种银币。其后英国香港银元、法国安南银元、美国贸易银元、日本银元先后输入。香洋俗称“站人” 
    7. ^ 钱屿. 金银货币的鉴定. 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3: 236. ISBN 7-80514-809-0. 1895 年,印度各造币厂停铸卢比而歇业,英国政府令盂买·加尔各答的造币厂铸造了 英国贸易银元。 ... 美国贸易银元。嘉庆元年( 1796 年) ,美国银元已有流入中国。 1873 年,美国国家造币厂专铸了一种供远东贸易用的银元,成色高于鹰洋,发行后很受 欢迎。 

    今天首页展示的特色条目内容令人无语

    编辑

    Wikipedia:特色条目/贸易银元,一大堆文言文,还什么“奉天承运”,看的完全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我还以为首页被人破坏了呢。@Shizhao:管理员先生,你看怎么办?--122.90.85.169留言2015年9月12日 (六) 02:11 (UTC)回复

    @Jarodalien:7先生,你看怎么办?--4Li 2015年9月12日 (六) 02:12 (UTC)回复

    刚点开首页被吓到了,还以为我穿越到明年愚人节了……—思域无疆大道 事体 机器 2015年9月12日 (六) 03:09 (UTC)回复

    维基百科不是“圣旨”的公告栏,而且这道“圣旨”几乎起不到简介条目的作用。自以为幽默,其实并不幽默。-游蛇脱壳/克劳 2015年9月12日 (六) 04:13 (UTC)回复
    我以为是管理员账号被盗了……我看到那个“圣旨”真的愣了一下--M940504留言2015年9月12日 (六) 05:30 (UTC)回复

    特色条目存档在展示前一天和当日才会被保护,其余时间用户都可以自行修改(只是很多人都蒙在鼓里不知道)。我同意这样一则 圣旨(我就不抬头了)无助读者了解条目梗概,也不符合中文维基百科不得使用文言文的准则,不过或许刘嘉认为这样搞绰头博取点击率是无可厚非的。--春卷柯南夫子 ( ) 2015年9月12日 (六) 05:47 (UTC)回复

    什么东西,赶紧撤下来!--Antigng留言2015年9月12日 (六) 06:12 (UTC)回复
    @Jarodalien:粗四了!--4Li 2015年9月12日 (六) 06:23 (UTC)回复
    (~)补充街灯大  已修复,  谢谢你--4Li 2015年9月12日 (六) 07:08 (UTC)回复
    目前仅仅是临时措施,下次该条目轮展前Wikipedia:特色条目/贸易银元应该自身要有内容而不是引用优良展区。话说该条目在登上优良条目之前原来已经发生过一次,当时被及时修复了。--街燈電箱150號 开箱维修 抄表 检验证明 2015年9月12日 (六) 07:25 (UTC)回复

    建议日后登上首页的条目申请保护,以免这类天兵再次浪费社群讨论资源---Koala0090留言2015年9月12日 (六) 07:40 (UTC)回复

    真的是很令人无语,建议同上。--火车书呆  · 2015年9月12日 (六) 09:54 (UTC)回复
    返回到“贸易银元 (美国)”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