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区数量正确应用多少?

更新时间

@Z7504BlackShadowGJHU的更新时间没写时区,到底是什么时候 ——羊羊 (留言|贡献) 2020年8月24日 (一) 03:05 (UTC)

对不起是我眼瞎……

抱歉打扰到二位  囧rz…… ——羊羊 (留言|贡献) 2020年8月24日 (一) 03:14 (UTC)

有关模板的更新时间含UTC的问题

好像不用UTC还比较妥当一点,上次也已经说是用当地时间。问题是地球上时区可不是只有UTC阿,加上每个用户所谓的“当地时间”显然也不会一样(地球不是有24个时区吗?)。不知道@BlackShadowG怎么看?--Z7504非常建议必要时多关注评选留言2020年8月27日 (四) 03:06 (UTC)

@Z7504支持,其实我在怀疑它用的到底是不是当地的时间,因为我前几次更新的时候发现这边写的时间与en那边的模板上写的时间一模一样,如果用的是本地时间的话两边的时间不可能相同,还是先移除“UTC”为好。 BlackShadowG留言2020年8月27日 (四) 03:16 (UTC)
@BlackShadowG同时(&)建议标示更新时间一栏以12小时制即可,只差在要不要显示a.m.或p.m.的问题了。但如果不显示好像也没差吧,UTC制度都有点问题了。--Z7504非常建议必要时多关注评选留言2020年8月27日 (四) 03:48 (UTC)
@Z7504似乎没这个必要吧,这只是让更新变得更加麻烦罢了。 BlackShadowG留言2020年8月27日 (四) 03:54 (UTC)
@BlackShadowG基本搞定,如果要显示a.m.或p.m.就给它显示吧。这个参数除了更新以外,尽量别再做太大异动了。--Z7504非常建议必要时多关注评选留言2020年8月27日 (四) 11:22 (UTC)
@Z7504好吧,反正也没有人会在条目中用这个参数,毕竟没有条目需要精确到分钟,这个只是方便编者核对罢了。 BlackShadowG留言2020年8月27日 (四) 11:33 (UTC)

稍微异动

@BlackShadowG稍微对2019冠状病毒病病例数模板和其提示做出一些修正,好让确诊、死亡和治愈数的显示均可一致。不过说真的,到底如何说服这个所谓“会编辑2019冠状病毒病病例数模板的用户不等于会同时帮忙更新Cases in the COVID-19 pandemic模板”问题?如果不说服那些不会编辑的,确诊、死亡和治愈数根本不会一致,还会被说是破坏阿......--Z7504非常建议必要时多关注评选留言2020年8月27日 (四) 19:31 (UTC)

在ITN中加入置顶信息框展示COVID-19相关条目

经公示后,决议将该模板置于新闻动态专栏至疫情结束。该模板之格式细节仍须讨论。台湾杉在此发言 (会客室) 2020年9月4日 (五) 14:20 (UTC)

下列讨论已经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至合适的讨论页进行,并不要再次编辑本讨论。

目前英语、德语、西班牙语、韩语、俄语、越南语等语言版本,皆设有Template:Itn/special-header用于展示疫情相关条目。建议中维同步设立,并已经草创完成,除加入英维所列出的条目外,还加入了陆港澳台马新六地的疫情条目。此模板为草案,社群可进一步讨论需要增添哪些内容;不过请先讨论需不需要加入此框。

2019冠状病毒疾病疫情
累计确诊人数超过{{{confirmed}}}万人,其中至少逾{{{death}}}万人死亡、{{{recovered}}}万人治愈。

抄送@KOKUYOShizhao,两位有较多参与ITN处理的管理,以及@Zhl025Z7504。—Rowingbohe♫ 欢迎参与浙江专题 台州专题 2020年8月19日 (三) 03:55 (UTC)

这个模板似乎存在地域中心主义?--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0年8月20日 (四) 01:14 (UTC)
可以考虑去掉六地疫情的东西(也就是括号),但这需要在【放置模板】的决定获得通过之后再议。—Rowingbohe♫ 欢迎参与浙江专题 台州专题 2020年8月27日 (四) 09:25 (UTC)
  1. COVID-19的确没有特权,但是没有任何方法证明(中文)维基百科读者和编者不重视COVID-19,首先统计数据中显示COVID-19条目连续4个月为月阅读量最大的条目;其次,COVID-19的多个相关条目遭到过新闻媒体引用;最后,如果要平行比较的话:统计数据中前15的维基百科中,除中文外:英文、宿务语、瑞典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波兰语、越南语、葡萄牙语中都一定在首页新闻栏或新闻栏类似物里有直接链向条目的相关讯息(剩下的我不太确定我漏没漏,另外我是说的相关讯息,不一定和这个模板一模一样,但至少是有),比例至少为71.43%。
  2. 不要指望信息会自己跑到维基百科上
  3. 有地域中心可以慢慢改,没有页面是不变的,另外,既然目前不确定加模板后会不会有地域中心这个问题(目前也没有共识),那就不要去假想存在这么一个问题

--Narumi Toa留言2020年8月25日 (二) 04:57 (UTC)

参考资料

  1. ^ Carl Sagan, Broca's Brain: Reflections on the Romance of Science. Carl Sagan's quote. goodreads. [2020年8月27日]. 

本讨论已经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至合适的讨论页进行,并不要再次编辑本讨论。

模板细节讨论

下列讨论已经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至合适的讨论页进行,并不要再次编辑本讨论。

针对同意放置本模板的提案(即:在T:Itn中图片前加入此模板)暂时公示7天若7天内无异议,则开始讨论以下问题:

  1. 是否需要在全球各地疫情后加入六地疫情条目。
  2. 是否需要放置疫情数据。
  3. 要同时减少一项ITN,防止版面过长。
  4. 是否需要加入其他内容(若此项无提案,则不讨论)。—Rowingbohe♫ 欢迎参与浙江专题 台州专题 2020年8月28日 (五) 06:58 (UTC)
  说明:已经比照现在的enwiki版本做了修改。第二个是去掉可能地域中心内容的修改版,此修改版应用到首页上的效果,可至这里查看。—Rowingbohe♫ 欢迎参与浙江专题 台州专题 2020年8月28日 (五) 07:23 (UTC)
页面Template:In the news/special-header/styles.css没有内容。
2019冠状病毒疾病疫情
疾病
病毒
检测
时间轴
全球各地疫情
中国大陆
香港
澳门
台湾
新加坡
马来西亚
反应与影响
主题
累计确诊人数超过3,167.3万人,其中逾97.2万人死亡、2,178.5万人治愈。
页面Template:In the news/special-header/styles.css没有内容。
2019冠状病毒疾病疫情
疾病
病毒
检测
时间轴
全球各地疫情
反应与影响
主题
累计确诊人数超过3,167.3万人,其中逾97.2万人死亡、2,178.5万人治愈。
(+)支持第二个版本,因为第一个版本放在首页显得太长了。 BlackShadowG留言2020年8月29日 (六) 02:03 (UTC)
(+)支持,但是挂了以后就不要在新闻动态的正文列表中提到COVID-19的新闻了。--百战天虫留言2020年8月29日 (六) 03:45 (UTC)
(:)回应@百战天虫并副@BlackShadowG  吐槽一下,看看管理员自己都能“每100万”提报一次,请问这样算不算滥权?看看1700万的时候多少用户就反对过了2000万的时候又再说一次了,结果呢?多写那一行,套用Cases in the COVID-19 pandemic模板可以省去那个美意难道还不好吗?--Z7504非常建议必要时多关注评选留言2020年8月29日 (六) 14:20 (UTC)
(-)反对:当前呈现效果很糟,包括文字垄长、与首页视觉元素不搭等问题。--KOKUYO留言2020年8月29日 (六) 05:34 (UTC)
  1. 本版本的三个数字在首页占用的版面,甚至比现在的“全球各地在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期间的累计确诊人数突破2,400万人,并造成至少82万人死亡。”还少。整个模板的版面宽度仅仅比一条ITN多一点。不信自己对着WP:首页User:Rowingbohe/首页看看。
  2. 至于呈现效果可以再调,我说了“此模板为草案,社群可进一步讨论需要增添哪些内容;不过请先讨论需不需要加入此框。”因为现在存在问题就否定整个想法,纯粹是因噎废食。—Rowingbohe♫ 欢迎参与浙江专题 台州专题 2020年8月29日 (六) 14:12 (UTC)
(+)支持:同百战天虫。一个疫情模板都能扯上地域中立不中立、有无人关心的问题,真是够了。有了这个模板正好给ITN腾出更多空间。--Super Wang※DC不是贪食蛇,请勿盲目刷分 2020年8月29日 (六) 08:19 (UTC)
(+)支持:我认为第二个版本很好,其他意见和我之前一样。另外如果文字过长这个观点形成了多数的共识,可以考虑精简到一行。--Narumi Toa留言2020年8月29日 (六) 14:02 (UTC)
@Narumi Toa:其实不能只说是“一行”,请问“一行”大概几个字?--Z7504非常建议必要时多关注评选留言2020年8月29日 (六) 14:24 (UTC)
@Z7504en:Template:In the news/special-headerpt:Predefinição:Eventos atuais/cabeçalho especialvi:Bản mẫu:Tin tức/Special-header。--Narumi Toa留言2020年8月29日 (六) 14:30 (UTC)
(:)回应@Narumi Toa  吐槽一下,如果在zh版只显示一行没有用,你还要考虑上面提到“每100万”一次的问题。为啥还要一再强调呢?一定要把省略提名的美意打散吗?再(~)补充两个:第一,上面已经讲了3次有了吧,请问如何解决“会编辑2019冠状病毒病病例数模板的用户不等于会同时帮忙更新Cases in the COVID-19 pandemic模板”问题?每100万才更新一次这个已经很好了,“至少”2字放上不就得了?他们不更新Cases in the COVID-19 pandemic模板,是要怪谁?套用参数又被说是破坏的?不信的人请去看2019冠状病毒病病例数模板8月27日的纪录吧,懒得说,BlackShadowG也遇到一样的状况,导致确诊、死亡和治愈数显示不会一致。第二,希望这个也不要遇到,那就先说了:如果确诊人口总数会突破到“1亿”的话,到时候请把单位改掉,请显示“1亿”,不要显示成“10000万”。依照这种何时结束遥遥无期的来看,不排除有这种可能,虽然扣掉死亡和治愈的,实际待在医院其实可能不到1000万  囧rz...。问一句阿,管理员为啥不要把治愈的给写了?造成恐慌吗?--Z7504非常建议必要时多关注评选留言2020年8月29日 (六) 14:35 (UTC)
(:)回应@Z7504:1.我就直说了,我认为,目前的情况,如果要简洁,那就没法彻底解决100万问题,如果要两行就可能有冗长现象(也就是现在的第二个版本)2.我觉得Rowingbohe的解决方法很好。另外,我之前甚至想过要不要直接爬取其中一个页面的数据,覆盖到另外一个数据(可以写成脚本或者小工具),后面的套用的话,我认为这个简单,直接在编辑摘要里写出自另一个模板就好,可以参考ESLINKCWW的做法。3.突破亿这个应该并不难改吧,反正我个人认为不是很难改。4.首先我不是管理员,然后我认为这其实是一个NPOV问题,而且我也没什么好办法,就最后这个问题完全可以单独开一个新主题讨论要不要加治愈的(我记得类似这种问题英文维基百科是有相关论述的,不过一时半会找不到了)--Narumi Toa留言2020年8月29日 (六) 14:54 (UTC)
(~)补充不要小看机器人啊,en可是有ClueBot NG这种东西的。--Narumi Toa留言2020年8月29日 (六) 15:10 (UTC)
那些要不要更新的问题就不插嘴多说了。只怕不讲为啥要加入那一行字的问题点话,讲难听一点,你们似乎会把在维基百科不想参与COVID-19讨论的用户当作死人或者默认没有异议一样“排除在外”,就这样,别怪讲话没有文明阿。--Z7504非常建议必要时多关注评选留言2020年8月29日 (六) 15:14 (UTC)
这个问题恐怕就没什么好办法,在现实中的投票率也往往是个大问题,现在也不是雅典那个时期了,再说不是有公示期吗。至于说怎么卓越的解决编者参与讨论的问题,恕我不是政治科学社会科学专业人员。--Narumi Toa留言2020年8月29日 (六) 15:30 (UTC)
当然知道有公示期阿(难道他们会同意无异议放上直到疫情正式结束吗?别傻了),(&)建议就别再插嘴多说,看他们都怎么搞吧,不然讨论这个真的会没有意义,更失去了当初建立Cases in the COVID-19 pandemic模板的用意。(~)补充:上面那些写2019冠状病毒病病例数模板不想套用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数据的几位用户,已经在8月27日时写成一项(&)建议了,不要强迫套用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数据,为了这种东西搞到编辑战实在没意义。--Z7504非常建议必要时多关注评选留言2020年8月29日 (六) 15:34 (UTC)


本讨论已经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至合适的讨论页进行,并不要再次编辑本讨论。

有可能吗?

看来无解,可以关闭了。--Z7504非常建议必要时多关注评选留言2020年9月18日 (五) 15:08 (UTC)

下列讨论已经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至合适的讨论页进行,并不要再次编辑本讨论。

Cases in the COVID-19 pandemic模板运用在Itn/special-header模板上,而Itn/special-header模板因为互助客栈通过而放在首页的Itn模板上。现在为了想更新Cases in the COVID-19 pandemic模板,因为连锁保护而无法自己更新,有可能解除Cases in the COVID-19 pandemic模板的连锁保护而仍然套用在首页的Itn模板上吗?--Z7504非常建议必要时多关注评选留言2020年9月17日 (四) 06:06 (UTC)

参照en的做法,不要在首页上提供数据,这样数据源模板就不会受连锁影响。——Sakamotosan路过围观杯弓蛇影| 避免做作,免敬 2020年9月17日 (四) 06:09 (UTC)
可知道当初讨论为啥还要加那行吗?加那行首页的Itn模板就不用“每100万”报备一次在新闻候选了。--Z7504非常建议必要时多关注评选留言2020年9月17日 (四) 06:13 (UTC)
或者单独提供一个数据源用于首页的更新。——Sakamotosan路过围观杯弓蛇影| 避免做作,免敬 2020年9月17日 (四) 06:30 (UTC)
已取消首页数据显示,相关的数据更新模板应该不会再被联锁保护。(当时讨论似乎就没预想到会出现这个问题....)。另外,解除Cases in the COVID-19 pandemic模板的连锁保护而仍然套用在首页的Itn模板上,目前无法实现--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0年9月18日 (五) 02:35 (UTC)
另外,管理员除非有持续关注COVID-19相关的事情,否则让管理员更新Cases in the COVID-19 pandemic模板太难办了。不说时时要去更新的问题,还要知道数据源用哪个,数据解读是否能正确做到,这种事情单纯依靠管理员不太可取。(前几天是想帮忙更新的,但看了一眼模板,不知道从何下手。把模板搞明白,再把数据问题搞明白然后找到新数据更新,第一次更新估计至少也得小半个小时才可能保证不出大错,当时就放弃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0年9月18日 (五) 02:43 (UTC)
这个如果问@Xiplus管理员应该也没有解吧(怎么可能放首页还不会连锁保护嘛...)?--Z7504非常建议必要时多关注评选留言2020年9月18日 (五) 02:47 (UTC)
有没可能用一个普通保护隔离连锁保护。也是A是连锁保护,B是普通保护,C为目标目标,A调用B,B调用C,这样隔离开?有管理员试下?——Sakamotosan路过围观杯弓蛇影| 避免做作,免敬 2020年9月18日 (五) 04:11 (UTC)
不可能。--Xiplus#Talk 2020年9月18日 (五) 05:24 (UTC)
那就没戏了,只能提供一个不显示的数据,要不然条目用的数据无法普通编辑更新。或者双数据源。——Sakamotosan路过围观杯弓蛇影| 避免做作,免敬 2020年9月18日 (五) 05:39 (UTC)

本讨论已经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至合适的讨论页进行,并不要再次编辑本讨论。

有关于Cases in the COVID-19 pandemic模板

 完成,无异议,确认数就先这样改了,其它参数的话等真的单位快到亿的时候比照办理即可。--Z7504非常建议必要时多关注评选留言2020年12月31日 (四) 08:12 (UTC)

下列讨论已经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至合适的讨论页进行,并不要再次编辑本讨论。


本讨论已经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至合适的讨论页进行,并不要再次编辑本讨论。

关于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在2021年1月27日的确诊病例数的概数值

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导言提及“截至2021年1月27日,全球已有192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报告逾1亿名确诊病例”

请问为什么是“逾1亿”,而不是“逾1.00亿”呢?前一天还是“逾0.99亿”(无条件舍去到“百万位”),今天小数点后2位就不见了,准确度差了一百倍呢[注]!我知道这个数字是模板自动产生的,不是手动写的,那么这个模板是否不太科学呢?

注:“逾1亿”表示实际值介于“1亿零1”到“2亿”之间,区间长度大约是1亿;“逾1.00亿”表示实际值介于“1亿零1”到“1亿零100万”之间,区间长度大约是100万。对于概数而言,两者是不一样的。

-游蛇脱壳/克劳 2021年1月27日 (三) 09:38 (UTC)
“逾”应该是超过的意思,我觉得没什么问题。但模板确实可能要改一下? ——羊羊 (留言|贡献) 2021年1月27日 (三) 14:41 (UTC)
我本来就不认为“逾”字有问题啊!有问题的是为什么要把概数1.00亿写成1亿。-游蛇脱壳/克劳 2021年1月27日 (三) 17:22 (UTC)
我不觉得有人在日常生活中称“逾1.00亿”,“逾0.99亿”也是。我也不认为该数字需要频繁更新、精确表达。--YFdyh000留言2021年1月28日 (四) 06:10 (UTC)
@YFdyh000君:现在不是您认不认为该数字需要频繁更新、精确表达的问题,而是目前全球确诊数的实际值就是每天都有人在更新,且精确到个位数(请见条目的资讯框)。我只是希望导言的概数值一律“无条件舍去到"百万位"”,这并没有如资讯框的实际值更动频繁,也没有像它一样精确。另外,2021年1月26日时确实就是显示"逾0.99亿"。-游蛇脱壳/克劳 2021年1月28日 (四) 07:10 (UTC)
(!)意见:现在模板加了{{Order of magnitude}},{{Cases in the COVID-19 pandemic/core}}的源码为{{formatnum:{{Rounddown|{{{confirmed}}}/10^8|9-{{order of magnitude|{{{confirmed}}}}}}}}},即使确诊数超过1.01亿,也只会显示为“1亿”(因为现在的模板会round down至“9-{{order of magnitude|{{{confirmed}}}}}”个小数位,以1亿计算,是round down 至1个小数位),而根据现在的模板,也只应预期能显示成“逾1.0亿”(虽然现在也没做到)。但我不知应如何实现“1.0亿”或“1.00亿”的显示,或许修改{{rounddown}}?(或另建一个能显示小数点后的0的模板?)--Sun8908 怯就输一世 2021年1月28日 (四) 06:30 (UTC)
那这个全球确诊数的概数值可以不要用模板,改手动输入吗?反正目前实际值就是每天都有维基人不厌其烦地更新,那顺手手动更新导言的概数值应该不会比更新实际值更烦吧?不然将来应该显示逾1.10亿的时候照样会变成逾1.1亿吧!?-游蛇脱壳/克劳 2021年1月28日 (四) 07:10 (UTC)
可以说,这个模板很多问题…但直接修改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条目不是太好吧,因为这样就变成要编辑两个页面了。0被吃了的问题应该要有熟悉模板的人改改{{rounddown}}(如果没有其他现有可用的模板)。--Sun8908 怯就输一世 2021年1月28日 (四) 08:51 (UTC)
说得有理,那我就不坚持修改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条目了。静待能人来解决这个模板“吃0”的问题。-游蛇脱壳/克劳 2021年1月28日 (四) 14:27 (UTC)
@克勞棣:应该修改好了,EdwardAlexanderCrowley做出修改后我把它再改成了三位有效数字(因为原本模板也是算有效数字的)。--Sun8908 怯就输一世 2021年1月29日 (五) 04:25 (UTC)
仍不认为1.00亿是正确表达,0.99亿常人会称作九千九百万。1.09亿口语上通常说近1.1亿,1.1亿常说一亿一千万。以上是我认为的正确输出,不过后两者不强求、非必定。--YFdyh000留言2021年1月28日 (四) 15:18 (UTC)
不认为把1.09亿称作“近1.1亿”是好的做法,因为现时数据需要人手更新,如果迟了更新,那“近1.1亿”在过了1.1亿后就不准确了。而且这是要书面语,不是口语,因为涉及统计数字,应该跟从数理的规则,写成1.00亿。--Sun8908 怯就输一世 2021年1月29日 (五) 04:25 (UTC)

已修改core模板。反正不会过百亿,测试数据见test--E.A.Crowley666✍️ 2021年1月29日 (五) 02:01 (UTC)

@EdwardAlexanderCrowley个人认为你讲得太早了,都2亿了  囧rz……,而且2亿还是会显示2.00亿,就请忽略吧(如果还会看维基百科的话)--Z7504非常建议必要时多关注评选留言2021年8月6日 (五) 16:56 (UTC)
返回到“Cases in the COVID-19 pandemic/存檔1”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