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性

佛教概念,指众生所具有的觉悟之性或成佛可能性

佛性梵語बुद्धधातुBuddha-dhātu),大乘佛教術语,最早出現於《大般涅槃經》,為如來藏學派的學說之一。傳入中國後,成為涅槃宗中心教義,也影響到漢傳佛教各宗教,如地論宗天台宗禪宗等,成為漢傳佛教中很重要的教義。

字義 编辑

佛性這個名詞,最早出現於《大般涅槃經》,後來也被如來藏學派的各經典使用。《大般涅槃經》的梵文原本已經不在世上,其他經典的梵文原典也有缺點。現代學者經過梵文、藏文與漢譯本比較,發現漢語中的佛性,可能對應到多個梵文單字。如日本學者小川一乘比較《寶性論》的梵文本與漢譯本,發現Buddha-dhātu,tathagata-dhatu,dhatu,gotra,tathagata-gotra,buddha-garbha及tathagata-garbha等單字皆被譯為佛性,但是這幾個單字也被譯為如來藏、如來性等。大致上,佛性主要由buddha 與dhatu、gotra、garbha這幾個名詞組合而成。

被漢譯為佛性的梵文名詞,主要包括梵語Buddha-dhātu梵語buddha-gotra梵語buddha-garbha三者:

  • 梵語dhātu,譯為[1][2]梵語Buddha-dhātu字面直譯為佛界。
  • 梵語gotra,是種性之意,buddha-gotra字面直譯為佛種性。
  • 梵語garbha,字根源自動詞grbh(抓),引申出隱覆、胎藏之意。最早出自《梨俱吠陀》〈生主歌〉,以人類從子宮出生的例子,想像世界也是由一個胚胎所開始,在胚胎中蘊藏了世界的一切。梵語buddha-garbha,直譯為佛藏。

印順法師認為,《大般涅槃經》中的佛性原始梵文,可能是梵語Buddha-dhātu[3]。日本學者高崎直道比較《大般涅槃經》的漢譯本與藏譯本後,也認為梵語Buddha-dhātu翻成佛性的次數最多。

歷史 编辑

佛性這個術語出現的時間不詳,最早可能出現於《大般涅槃經》,成為這部經典的中心思想。東晉法顯首次譯出六卷本《佛說大般泥洹經》,將這個觀念與術語介紹入中國。

內涵 编辑

佛性一词在不同的說理情况下有深淺廣狹不同的内涵。例如:

涅槃经》说:「佛性有种种名,于一佛性,亦名法性、涅槃,亦名般若、一乘,亦名首楞严三昧、狮子吼三昧」。
大乘佛教的二轉、三轉法輪经典即敘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此時的佛性一詞同如來藏義。
成佛之性:為禪宗所弘傳,依於如來藏法性而說:「一切众生都有觉悟成佛的可能性。」但众生因迷妄的深浅,而有贤愚、明昧的不同。

被等同於觉性、自性本性真如实相如来藏梵語Tathāgatagarbha)、圆觉等。

「佛性」為大乘佛教「有宗」的核心思想,亦為中國禪宗弘揚「人人皆有成佛之性」所常用的名相,就因有此成佛之性,才可能經由修學成佛之道而成佛。但並非全部佛教教派皆認可之觀念。

有情與無情 编辑

漢傳佛教中,一派認為,一切有情眾生皆有佛性,但是草木等無情之物則無佛性。另一派認為,佛性遍及一切,草木也有佛性,天台宗荊溪湛然無情有性的說法。

註釋 编辑

  1. ^ 《瑜伽師地論》卷56:「何等是界義?答:因義、種子義、本性義、種性義、微細義、任持義、是界義。」
  2. ^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1:「法種族義,是界義。」「有說,界聲表種類義。」
  3. ^ 印順《如來藏之研究》:「依上來所說,佛性可以有二種意義:一、是無上菩提的種子──因性;二、是佛的體性。所 以佛性的原語,極可能是buddha-dhātu,可以譯為『佛界』、『佛性』。」

外部連結 编辑

天親菩薩造 佛性論 http://tripitaka.cbeta.org/T31n1610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相關條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