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寺 (北京保安寺街)

保安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保安寺街25号,是一座汉传佛教寺院。

简介

编辑

顺天府志》载:“保安寺,明正统年间立,在宣武门外保安寺街。嘉靖二十六年重修,碑一,郭秉聪撰,街因寺名。又有玉皇庙顺治十八年,大学士成克巩撰碑。”[1]钦定日下旧闻考》载:“保安禅寺在都城南三里许,创自正统年间,岁久浸废。嘉靖时修复,鸠工聚材,撤颓拓隘,梵宇佛像,金碧辉煌,以至僧舍、斋堂、门庑、庖库之属,靡不整饬,规模壮丽,视昔加倍矣。”[2]

保安寺位于保安寺街,街名因该寺而得名。该寺是明朝正统年间敕建。前后共有三进大殿,两侧设有僧舍,另外还有方丈院。院内有一棵古老的国槐,高达数十丈,主干三人不能合抱,传说唐朝将军尉迟恭曾经在此树上拴过战马,所以称“唐槐”。中华民国时期,寺内僧人烧香引发火灾,第二进殿、第三进殿全部烧毁。1958年,该寺改作宣武区制鞋厂的厂址。到2009年,该寺仅存山门一间,作为民居。[3]

清朝初年,保安寺周边是士子集中居住之地。[3]邵长蘅王士祯施闰章查慎行翁方纲李慈铭等文人都曾在保安寺街居住。[1]刘嗣绾《尚絅堂萧寺集》有小序称:“辛酉,移寓保安寺,砌花数种,缀以小兰,雨铃风磬,间出韵语,为软红中辟一清凉界也。”清朝康熙己未年(1679年),王士祯(号阮亭)正在保安寺居住,和邻居浙江海宁陆嘉淑(号冰修)、江苏武进邵长蘅安徽宣城施闰章(号愚山)、梅庚等人结成好友。邵长蘅《青门旅稿小序》记载:“己未,客都门,寓保安寺街,与阮亭衡宇相对,愚山相距数十武,冰修仅隔一墙,其年寓稍远,隔日辄相见,常月夜偕诸君叩阮亭门,坐梧桐下,茗碗清谈达曙。”日后,邵长蘅又曾写信给王士祯,回忆当年的情景:“奉别十年,回忆寓保安寺街,踏月敲门,诸君箕坐桐阴下清谈竟夕,恍然如隔世事。”另外,《直庐集》、《藤阴杂记》等书也都描述过寓居保安寺街的情形。[3]曾朴孽海花》中李慈铭当年在保安寺街居住时,在家门口写有一幅门联:“保安寺街藏书十万卷,户部员外补阙一千年。”[1]

过去,保安寺山门以西是三水会馆(保安寺街29号)。保安寺山门以东依次是丰城会馆(保安寺街23号)、吴佩孚宅(保安寺街17号)、高庆奎故居(保安寺街15号)、玉皇庙(保安寺街9号)、关中会馆(保安寺街7号)、湘潭会馆(保安寺街5号)、广丰会馆(保安寺街1号)。[3][1]2008年由于宣武区大吉片拆迁,该地区遭到毁灭性破坏。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肖复兴,保安寺街,载肖复兴,蓝调城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 [2014-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 
  2. ^ 于敏中 等編纂,日下舊聞考,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年
  3. ^ 3.0 3.1 3.2 3.3 宣南坊之保安寺、地藏禅林 胡同深处的寺庙,新京报,2009年12月10日. [2014年10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0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