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喜(?—10年),字稚游西漢河內郡溫縣人,其為漢哀帝祖母傅太后的堂弟[1]

傅喜初任太子中庶子,漢哀帝登基後,調遷衞尉右將軍等職,後因多次規勸傅太后干政,而以光祿大夫的身分歸家養病。建平元年,在大司空何武尚書令唐林的力薦下,再次被啟用,出任大司馬,受封高武侯,然不久之後,傅喜又因反對傅太后上尊号,遭免官遣回封地。漢平帝繼位後傅喜一度返回長安,加位特進,奉朝請,此後再度返回封國直至去世,諡號「貞」[1]

生平 编辑

入朝為官 编辑

傅喜年輕時喜好學問,有志向與操守。汉哀帝被立為太子後,汉成帝挑選傅喜擔任太子中庶子。漢哀帝剛剛登上帝位,便任命傅喜為衞尉,升遷右將軍[1][2]

眾望所歸 编辑

當時擔任大司马王莽請求告老辭職,為的是避讓漢哀帝的母族、妻族這些外家親戚。由於漢哀帝聽憑王莽退職,因此眾臣庶民們皆把厚望寄託在傅喜身上。傅喜的堂弟孔鄉侯傅晏跟漢哀帝的親屬關係與傅喜相等,且女兒是漢哀帝的皇后。另外漢哀帝的舅舅陽安侯丁明,也因是和皇帝關係密切的外戚親屬而受封[1][2]

傅喜秉持謙遜的態度,經常託病請假。在傅太后開始干預政事後,傅喜多次勸諫她,由於這個原因,傅太后因此不想讓傅喜繼續輔佐朝政。漢哀帝於是任命左將軍师丹替代王莽為大司馬,賜給傅喜黃金一百斤,要他交回將軍印信,以光祿大夫的身分在家養病[1][2]

大司空何武尚书令唐林都上奏章說:「傅喜品行高尚純潔,盡忠竭誠,憂心國事,是輔佐皇帝的良臣,現在其臥病在床,一旦讓他免官回家,將會使廣大庶民失望,他們一定會議論說傅氏家族裡的賢良人物,由於不附合定陶太后的緣故而被貶退,百官沒有不替國家失去人才感到遺憾的。忠臣,是國家的屏障,鲁国因有季友而國內太平,楚国因有子玉而受到鄰國的尊重,魏國因有無忌而挫敗強敵,项羽因為失去范增而敗亡。所以楚國雖然擁有南方的疆土,披甲的將士有上百萬,相鄰的國家卻不認為會有危難,而子玉受命為將軍,晋文公即坐臥不安,等到子玉死去,晋国的君臣相互慶賀。所以說百萬之眾也比不上一位賢人,因此秦国花費千金用以離間廉颇漢高祖不惜萬金來使項羽疏遠范增。能有傅喜立在朝堂,是陛下您的榮耀,也是傅氏一族興廢的關鍵。」由於漢哀帝亦頗為看重傅喜,遂在建平元年的正月,將師丹調任為大司空,任命傅喜當大司馬,封高武侯[1][2]

罷官歸國 编辑

丁氏、傅氏家族驕橫奢侈,他們都忌恨傅喜謙恭儉約的作風。加上傅太后想要求取尊号,與漢成帝的母親王政君同等尊貴,傅喜與丞相孔光、大司空師丹共同堅持公正的議論不肯答應。傅太后大怒,漢哀帝無可奈何,先免去師丹的職位,希望能藉此感化打動傅喜,然而傅喜始終不願順從。過了幾個月以後,漢哀帝便發下策書罷免傅喜說:「你輔佐朝政,出入宮廷已經有三年了,卻沒有明確地匡正過朕的不足,順遂了朝中大臣的奸邪之心,過錯都在您的身上。交上大司馬的印信,歸返家中。」傅太后又自己下詔給丞相、御史說:「高武侯傅喜沒有功勞而受封為侯,內心懷有不忠的想法,附和下級,欺矇皇上,與前任大司空師丹同心背叛,放棄教命,毀滅宗族,虧損德行教化,罪惡雖然是在赦免之前,但不適宜參加朝請,可遣送他回到封國去。」傅太后後來又想剝奪傅喜的爵位,漢哀帝沒有答應[1][2]

善終天年 编辑

傅喜待在封邑三年多後,漢哀帝駕崩,汉平帝繼位,國家朝政由王莽把持,王莽免去了傅氏家族成員的官爵,將他們遣送回原籍,傅晏帶著妻子被流放至合浦郡。王莽禀告太皇太后王政君下詔說:「高武侯傅喜的品行端正誠實,議論朝政忠誠正直,雖然同原來的傅太后有親屬關係,但始終沒有順其意旨屈從邪惡,耿介守節,因此而被貶斥驅逐回到封地。《论语》不是說嗎?『天氣寒冷才知道松柏是最後落葉凋零的。』可讓傅喜回到長安,把原屬高安侯董贤的府第賜給傅喜,居特進之位,參與朝請。」傅喜雖然表面上蒙受褒獎和賞賜,實則卻感到孤立憂傷和恐懼,後來再次被遣歸封國,因年老而去世。王莽賜予他「貞」的谥号,爵位由其子繼承,直到王莽敗亡後才斷絕[1][2]

評價 编辑

  • 班固:傅喜守節不傾,亦蒙後凋之賞。哀、平際會,禍福速哉[1]
  • 黃震王商剛毅不平王凤史丹忠懇卒全太子,傅喜謙虛有識不順傅太后,皆戚畹之瑞也,商遭難而納女,丹功成而燕樂,惟喜也守正不阿至再益堅,不肯一日茍安其富貴,嗚呼,喜其尤賢者乎[3]

參考文獻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汉书》·王商史丹傅喜傳
  2. ^ 2.0 2.1 2.2 2.3 2.4 2.5 資治通鑒》·漢紀
  3. ^ 黃氏日抄》·卷四十七

延伸閱讀 编辑

[]

 漢書·卷082》,出自班固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