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上都或称上都蒙古語ᠱᠠᠩᠳᠤ Шанду),即开平,位於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內蒙古自治區锡林郭勒盟正藍旗上都鎮,坐落灤河河畔。世祖忽必烈即位以前,于1256年三月,命劉秉忠建王府於此。1260年5月5日,忽必烈在开平即位。1263年6月16日,忽必烈下诏升开平为上都,設有上都路。1267年,忽必烈定都燕京(1271年改称大都),改上都為陪都,亦為夏都[1],作為避暑行宮,於夏天在這裏處理政務。1359年1月8日,红巾军攻入上都城,焚毁宫阙,留七日后离去。1369年7月20日,明军攻克上都,此后明朝改上都路为开平府,不久又改為開平衛。

元上都遗址
世界遗产
官方名稱Site of Xanadu(英文)
Site de Xanadu(法文)
位置 中国亚洲和太平洋地区
標準文化:(ii)(iii)(iv)(vi)
参考编码1389
登录年份2012年(第36屆會議
面积25131.27公顷
緩衝區150721.96公顷
地图
元上都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
坐标42°21′35″N 116°10′45″E / 42.35972°N 116.17917°E / 42.35972; 116.17917
分类古遗址
时代
编号3-220
认定时间1986年

城市布局

编辑

元上都建城時匯集了大批工匠,後擴建歷數十載。據考古所得,城市為方形,有外城、內城和宮城三重。外城周長十七里(边长2.2公里),用土夯筑,平面呈曲尺形,北侧有二门,西侧和南侧各有一门。外城北半部为御苑,西南部为市街,西门外有关厢。

内城位于外城东南侧,边长约1,400米,也是土城,外侧用石块垒一层护面。内城东西各开两门,南北各开一门,门外均设瓮城。城内四角有大龙光华严寺、乾元寺、华严寺和孔庙四座建筑。内城中有大片空地,可架穹庐毡帐。

宮城位于内城中轴线稍微偏北的位置,面積約北京故宮的一半,南北长620米,东西宽570米,为土墙,外包砖皮,东、西、南各开一门。南门外东西横街和南北御道,两道在宫门前相交,形成东西宽500多米、南北长100多米的广场。宫城内的主要建筑有大安阁、承应阙、仪天殿、连香阁、寿昌堂、睿思殿、仁春阁、隆德殿、清宁殿、楠木亭等建筑。大安阁为拆除金东京宫殿熙春阁取材建造,位于东西门御道北侧的中轴线位置上,忽必烈登基后未建造正殿,而是用大安阁作为宫城正殿。承应阙位于宫城北墙正中,布局与北京故宫午门相似,左右伸出双阙,但下方无门道。宫城内各处宫殿自由散落配置,各自成群,不拘对称,此外还在宫城中开挖多处池塘水泊,布局灵活自由,带有离宫色彩。

从元上都的平面布局看,内城和宫城为严谨的对称布局,同元大都的对称平面相似,而外城包筑内城西、北两面,破坏了这一对称性,因此一些考古学家认为,刘秉忠最初建造的仅仅是忽必烈的藩王王城,即内城,而外城为后来扩建。但这一推测有待考古证实。

在元上都东西方还建有两处狩猎行宫,称东、西凉亭。

衰落

编辑

元上都的主要职能是供元朝皇帝前来避暑,每年春分元帝即从都城大都前往此地,秋分时返回都城大都。此外,新征集的蒙古军队也有因不耐酷暑而暂住上都的记载。由于上都周围全是草原和牧区,其粮食与物资完全依赖内地供给,又无水路可通,交通不便,因此一直制约着上都的发展。忽必烈在至元初年曾经用免除赋税、减轻商税的办法鼓励臣民和商人移居上都,但最终因粮食供应不便而在至元三十年(1293年)将城中部分工匠迁回都城大都。

元朝至正十八年十二月九日(1359年1月8日),红巾军在关先生、破头潘、沙刘二率领下攻入上都,焚毁宫阙,留七日后,前往辽阳行省。至正二十八年闰七月二十八日(1368年9月10日),明朝军队逼近大都元惠宗率后妃、臣僚等北走,至正二十八年八月二日(1368年9月14日),明军将领徐达攻克大都。

至正二十八年八月四日(1368年9月16日),元惠宗到达上都[2]。至正二十九年六月十三日(1369年7月16日),明军逼近上都,元惠宗离开上都,当天到达应昌(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西南古城)。至正二十九年六月十七日(1369年7月20日),明军将领常遇春攻克上都。

此后,明太祖改上都路为开平府。洪武四年(1371年)改设开平卫,隶北平都司。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设开平卫指挥使司,下设五个千户所,屯田驻防。明成祖朱棣多次率领明军出塞,常到开平屯驻。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将开平卫撤至独石口(今河北省沽源县南独石口),元上都城址遂被废弃。

西方著作中的描述

编辑

上都廣為西方世界認識,原因是13世紀馬可孛羅於此地覲見忽必烈,於其《遊記》中記載都城生活的奢華:「內有大理石宮殿,甚美,其房舍內皆塗金,繪重重鳥獸花木,工巧之極,技術之佳,見之足以娛樂人心目」。18世紀英國詩人柯勒律治在《忽必烈汗》中写道:「上都坐忽必烈汗,恢宏皇城樂御邦」(In Xanadu did Kublai Khan, A stately pleasure-dome decree...)。後來,西方人以「Xanadu」比擬作「世外桃源」。土衛六上的最大亮區俗稱為「上都」,因為沒有人知道那裡是什麼樣子。

保护

编辑

政府保护

编辑

1964年,元上都遗址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元上都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世界遗产

编辑

1996年,元上都遗址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申报清单。2011年,被列入2012年世界遗产申報名單之上。

2012年6月29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第36届世界遗产大会讨论并批准将中国元上都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登录面积约251平方公里,包括城址、关厢、铁幡竿渠、砧子山墓群、一棵树墓群等;缓冲区面积约1,507平方公里,涵盖了敖包群和保留至今的蒙古族“敖包祭祀”等传统人文景观以及湿地、典型草原、森林草原和沙地等蒙古高原草原特色景观在内的遗址环境[3]。该世界遗产被认为满足世界遺產登錄基準中的以下基準而予以登錄:

  • (ii)在某期间或某种文化圈里对建筑、技术、纪念性艺术、城镇规划、景观设计之发展有巨大影响,促进人类价值的交流。
  • (iii)呈现有关现存或者已经消失的文化传统、文明的独特或稀有之证据。
  • (iv)关于呈现人类历史重要阶段的建筑类型,或者建筑及技术的组合,或者景观上的卓越典范。
  • (vi)具有显著普遍价值的事件、活的传统、理念、信仰、艺术及文学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连结(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该基准应最好与其他基准共同使用)。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杨富有. 从扈从诗分析元上都地位成因及其影响.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4). 
  2. ^ 《新元史·惠宗本纪四》. [2011-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1). 
  3. ^ 中国元上都遗址申遗“法宝” 突出普遍价值. 《中国文化报》). 2012-07-05 [2012-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31) –通过北青网.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