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诗变是指从大历,贞元诗坛的以大历十才子为代表的“大历体”[1]转而演变到以俗奇为代表的元和体[2]。元和诗坛是唐朝的第二大高峰,较盛唐诗坛相比,元和诗坛也出现了一大批如韩愈,孟郊,元稹,白居易等优秀的诗人,引领着元和诗坛的创作。从创作上看,元和诗人试图脱离盛唐的藩篱,大力求新求变,创作题材趋向于日常化,生活化,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而这些特点,已可目为宋诗之先鞭[3][4]

风格 编辑

元和诗以俗奇为主要特征,但具体到诗人个体,又有不同,但都体现了新变特征。孟郊的寒奇、韩愈的雄奇、李贺的瑰奇、贾岛的清奇。元白诗派以“平易”为特征,张籍、王建平易中趋向雅正、白居易通俗、元稹则多绮艳之作。柳宗元,刘禹锡独立于两大诗派之外,但二人亦有新变之处,例如刘禹锡的采民歌而作的《竹枝曲》。[5]

形成 编辑

元和诗坛继承了吴中诗派的一部分特质,转而将这部分特质发挥的更加明显。而元和诗变是历史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生处于中唐有志于诗的人,面对盛唐诗这座高峰,不得不推陈出新。清人诗说:“宋人生唐后,开辟真难为。”中唐的诗人们,为了继承甚至超越前人,便不得不走向前人未走向的道路了。因而,元和诗变的产生,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1. 面对盛唐诗坛,所不得不的选择,是诗歌发展的必然结果。
  2. 是中唐政治革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唐代韩愈、柳宗元的古文运动对其也有深远影响。
  4. 大历,贞元期间的吴中诗派也启迪了韩孟元白的创作。[6]

体现 编辑

元和诗变的新变较前代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创作目的的功利化。
  2. 语言文字的通俗化。
  3. 诗体风格的散文化。

脚注 编辑

  1. ^ 严羽《沧浪诗话》自注:"大历体,大历十才子之诗也。"
  2. ^ 关于什么是元和体,历来意见并不统一,王力《汉语诗律学》第三十一节第十四:“白居易的长恨歌和琵琶行,元稹的连昌宫词,当时成为元和体。而李肇《唐国史补》卷下:“元和以后,为文笔则学奇诡于韩愈,学苦涩于樊宗师;歌行则学流荡于张籍;诗章则学矫激于孟郊,学浅切于白居易,学淫靡于元稹,俱名为元和体。”
  3. ^ 严羽《沧浪诗话》:“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夫岂不工?”
  4. ^ 钱钟书《谈艺录》:“韩愈,白居易,实唐人而开宋调者。”
  5. ^ 宋立英《元和诗坛研究》
  6. ^ 邓新跃《中唐诗风的新变与元和体的形成》载新疆师范大学学报二十一卷第一期(2000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