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熱帶高壓
(重定向自副热带高压脊)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0年5月14日) |
亞熱帶高壓(英語:Subtropical high,又稱亞熱帶高氣壓、副熱帶高壓、副熱帶高氣壓),其脊線稱為副熱帶高壓脊,氣象學名詞,是指活躍於亞熱帶地區的高壓脊,分佈於南北緯30°左右,是一股經常存在但位置不固定的溫暖氣團。它的位置以及內裡氣流的流向可以影響到熱帶氣旋的生成和走向。
亞熱帶高壓所控制的地區往往會有乾燥、少雨的炎熱天氣,是各地夏季高溫熱浪的其中一個主要導因。 2013年夏季,中國的上海、武漢等城市和南方地區(除了華南)普遍出現了罕見、持久的超過40攝氏度的高溫天氣,這是因為中國大陸南部的大部分地區受到了西北太平洋亞熱帶高壓的控制[1]。
亞熱帶高壓所籠罩的地帶稱為「副亞熱帶無風帶」、「回歸線無風帶」、「馬緯度無風帶」(英語:Horse latitudes)。
成因编辑
活躍時段(太平洋)编辑
每逢南北太平洋的夏季,即北半球的5月至8月,南半球的12月至2月。初時副熱帶高壓一般會呈東西走向,其後會轉為南北走向。
副熱帶高壓在秋季轉弱後,其溫暖氣流令原先被高壓區覆蓋的水域水溫增加,使海面氣壓下降而容易產生熱帶氣旋。特別在北半球的9月和10月,熱帶氣旋會在高水溫的太平洋產生。使到秋季會是熱帶氣旋最常發生的季節,也解釋為什麼夏季熱帶氣旋的生成數量反而不及秋季。
影响下的气候编辑
副熱帶高壓影响下的气候一般是高温,且层结稳定,對流很不旺盛,所以降水较少。副熱帶高壓的西部层结比较不稳定,东部相对稳定。所以副熱帶高壓西部降水稍多,东部降水就比较少。其影响的气候类型有:
参考文献编辑
- ^ 专家释疑南方新一轮更强高温 12日后强度有所减弱. [2013-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