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简称华理,创建于1952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具有理工特色,覆盖理学、工学、农学、医学、法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哲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的一所中国重点大学。
華東理工大學 | |||
---|---|---|---|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
![]() | |||
校训 | 勤奋求实 励志明德 | ||
创办时间 | 1952年10月25日 | ||
学校标识码 | 4131010251 | ||
学校类型 | 公立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正司局级单位、研究型大学 | ||
校长 | 轩福贞 | ||
党委书记 | 杜慧芳 | ||
教师人數 | 3100余人(2020年1月) | ||
学生人數 | 全日制学生2.6万余人,其中,本科生16569人,硕士研究生7766人,博士研究生1832人。(2020年1月)[1] | ||
本科生人數 | 16569 | ||
研究生人數 | 9598 | ||
校址 | ![]() 徐汇校区:徐汇区梅陇路130号(P.C. 200237) 31°08′44″N 121°25′13″E / 31.1455°N 121.4202°E坐标:31°08′44″N 121°25′13″E / 31.1455°N 121.4202°E 奉贤校区:奉贤区海思路999号(P.C. 201424) 金山科技园区校区:金山区学府路1000号(P.C. 201512) | ||
校區 | 分为徐汇校区、奉贤校区、金山科技园区 | ||
隶属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
網站 | https://www.ecust.edu.cn | ||
|
其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00多年前的南洋公学和震旦学院,由交通大学(上海)、震旦大学(上海)、大同大学(上海)、东吴大学(苏州)、江南大学(无锡)等校化工系在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合并组建而成,1993年2月更为现名。现拥有徐汇、奉贤、金山科技园三大校区。[2]
历史沿革编辑
华东化工学院时期(1952-1972)编辑
1952年10月,华东军政委员会决定成立华东化工学院,由交通大学(上海)、震旦大学(上海)、大同大学(上海)、东吴大学(苏州)、江南大學(无锡)5所高校的化工系合并而成,创建了中国第一所单科性化工院校——华东化工学院。校址暂设在上海市政法路195号原同济大学理学院。华东化工学院建校筹备小组(后改称建校委员会)随之成立,并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和同济大学的代表参加筹备小组。1952年10月25日,华东化工学院举行了第一学期开学典礼。[3]
1953年3月开始兴建梅陇校区,同年9月山东工学院化工系调整并入,1954年9月华南工学院无机物工学专业调整并入。1956年11月被定为全国首批招收(副博士)研究生的学校之一,同月学校首次招收外国留学生。1958年9月首次招收工农预科。 1960年10月被中共中央确定为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高校。1965年1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中国内地三线城市建设华东化工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4所重要大学分校,华东化工学院在四川自贡建设西南分院,简称“652”工程。1969年10月,经国务院同意,学校划归上海市领导。1972年开始招收工农兵学生。
上海化工学院时期(1972-1980)编辑
1972年8月,中共上海市委决定,学校更名为上海化工学院,西南分院同时更名为上海化工学院四川分院。1973年1月,上海科技大学生物催化专业和上海财经学院部分教师调入上海化工学院。1977年12月恢复高考,学校再次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1979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停办上海化工学院四川分院,原校址改办四川化工学院。
更回原名时期(1980-1993)编辑
1980年8月,教育部批准学校恢复华东化工学院原名。1981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首次招收博士研究生,设化学工程等5个博士学位授予点。1985年11月,学校首次建立化学工程和工业化学博士后流动站。
华东理工大学时期(1993至今)编辑
199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华东理工大学。1996年6月学校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1997年10月,国家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华东理工大学。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2004年4月,学校开始建设奉贤新校区,占地1544亩,计划兴建各类建筑64万平方米,已于2007年7月投入使用。
2008年获准建设“煤的清洁高效利用与石油化工关键技术”985创新平台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2009年成为全国60所“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签约院校。
2012年,华东理工大学牵头组建替代石油路线大型化工过程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2013年参与组建了盐湖资源化学与过程工程协同创新中心。2014年替代石油路线大型化工过程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更名为煤基能源化工协同创新中心。同年,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成为大陆高校中首个通过ABET认证的专业,ABET认证有效期可追溯到2011年10月1日,截止到2020年9月30日,共计9年时间,这段时期内这一专业的学生都将被ABET认证序列中的高校所认可。
2017年,华东理工大学的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4][5][6]
2019年,入选教育部的前沿科学中心项目-材料生物学与动态化学。[7]
2020年,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基础科学中心项目- 物质转化制造过程智能优化调控机制。[8]
2021年, 获批建设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简称“珠峰计划”的2.0基地(2020年度第二批)——化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9]
2022年,华东理工大学的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再次进入世界一流建设学科第二轮名单。
2022年,再次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基础科学中心项目- 抗骨衰老的生物材料与技术。[10]
2023年,由华东理工大学牵头组建的国家流程制造智能调控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流程制造国创中心”)获科技部批复。[11]
历任校长编辑
姓名 | 任期 |
---|---|
张江树 | 1952年12月-1981年2月 |
朱正华 | 1981年2月-1985年9月 |
陈敏恒 | 1985年9月-1994年2月 |
王行愚 | 1994年2月-2004年6月 |
钱旭红 | 2004年7月-2015年3月 |
曲景平 | 2015年3月-2020年12月 |
轩福贞 | 2020年12月-至今 |
校区概况编辑
学校现有徐汇校区、奉贤校区和金山科技园区。
徐汇校区编辑
位于上海市梅陇路130号(邮政编码:200237)。目前为学校的主校区,占地868.74亩,各类建筑面积近41.3524万平方米,其中教室5.6614万平方米、实验室11.8519万平方米、学生宿舍21幢11.7131万平方米,可容纳学生15000人。
奉贤校区编辑
位于上海市奉贤区海思路999号(邮政编码:201424)。占地1544.3亩,2007年9月正式启用,已进驻一二年级及部分三年级本科学生。现完成工程31.1839万平方米,拟建各类建筑60余万平方米,全部建成后将容纳学生2万人。
金山科技园区编辑
位于上海市金山区学府路1000号(邮政编码:201512)。占地239.2亩,各类建筑面积9.9890万平方米,现发展成为国家大学科技园金山科技园。[12]
教学与科研编辑
学科分布编辑
学校学位授权点覆盖了理、工、农、医、经、管、文、法、艺术、哲学、教育等11个学科门类,38个一级学科。有72个本科专业,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个;拥有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和18个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和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3]
院系设置编辑
学院 | 系 |
---|---|
化工学院 | 化学工程系 |
产品工程系 | |
石油加工系 | |
生物工程学院 | 生物工程系 |
应用生物学系 | |
食品科学与工程系 | |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 化学系 |
精细化工系 | |
药学院 | 药物科学系 |
制药工程系 |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高分子材料系 |
无机材料系 |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自动化系 |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 |
电子与通信工程系 | |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系 |
动力工程及过程机械系 | |
材料与装备工程系 |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系 |
日语系 | |
德语系 | |
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 社会学系 |
社会工作系 | |
行政管理系 | |
公共管理系 | |
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 | 工业设计系 |
艺术设计系 | |
传媒系 | |
风景园林系 | |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 环境工程系 |
能源化工系 | |
理学院 | 数学系 |
物理系 | |
法学院 | 法律系 |
体育科学与工程学院 | 公共体育系 |
商学院 | 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
工商管理系 | |
经济学系 | |
会计学系 | |
金融学系 | |
中德工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 |
环境工程系 | |
化学工艺与工程系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国家重点实验室编辑
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编辑
实验室主要从事生物反应器工程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其前身可以追溯到中国最早的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华东化工学院,1955)和生化工程专业(1980),1992年成为中国国内第一个获得生物化工博士点授予权的单位。实验室在工业发酵过程技术、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技术、海洋生物技术、生物能源与生物炼制技术以及生物检测与系统工程技术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2001年、2006年和2011年三次通过国家评估,成绩良好。2016年生物和医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获得优秀。
化学工程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编辑
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也称化学工程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于1987年批准建设,1991年建成并运行,由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四个分室组成。
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东理工大学)的主体是1983年由国家教委和中国石化总公司批准成立的华东理工大学联合化学反应工程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是化学反应工程,内容包括反应动力学、流体力学实验与模拟、反应器/反应过程模型化、控制和优化、反应过程强化、材料的物理/化学加工等。
国家重点建设学科编辑
- 一级学科
化学工程与技术
- 二级学科
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工业催化、化工过程机械、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材料学(培育)
- 上海市重点学科
化学工程、生物工程(包括生物化工)、应用化学、材料学、发酵工程、化工过程机械、环境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农药学、社会学
世界一流学科 ( 2017 )编辑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化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特色专业编辑
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生物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制药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科研经费编辑
- 科研经费逐年增加,2001年超过1亿,2004年超过2亿,2008年达到3.5亿。
技术成果编辑
- 技术转移与产学研合作方面特色鲜明,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加盟了“新一代煤(能源)化工”、“汽车轻量化”、“抗生素” 、“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氟化工” 等国家、地方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 学校有8个国家级研究基地、16个省部级研究基地、2个国际合作科研基地、51个校级研究所(中心)
- 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全国6所首批建立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高校之一
- 取得新型水煤浆气化技术、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大型聚酯装置成套技术、大型石化装置先进控制与优化技术、大型甲醇合成技术、水氯镁石先进脱水工程技术、含氟芳香精细化学品及氟化试剂的先进制备技术、有机荧光功能材料、新型自控发酵罐、承压设备及系统安全技术、石油焦化污水封闭分离成套技术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一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大规模产业化推广应用取得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美国最大的炼油企业Valero公司进行的“石油焦气化技术”实施许可,标志着中国大型化工成套技术首次向美国等发达国家实施技术转移,也是中国高校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海外技术许可费用项目。
知名校友编辑
学界校友编辑
政界校友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 ^ 学校简介. 华东理工大学.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2) (中文(中国大陆)).
- ^ 2.0 2.1 学校简介. www.ecust.edu.cn. [2017-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7).
- ^ 3.0 3.1 华东理工大学档案馆. [2016-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07).
- ^ 我校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3个学科入围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华东理工大学新闻网. news.ecust.edu.cn. [2017-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4) (中文).
- ^ 谢沂楠. 教育部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 www.moe.gov.cn. [2017-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7).
- ^ 历史回眸. www.ecust.edu.cn. [2017-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8).
- ^ 华理获批建设教育部“材料生物学与动态化学前沿科学中心”-华东理工大学新闻网. [2020-01-11].
- ^ 我校“物质转化制造过程智能优化调控机制”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获批资助-华东理工大学新闻网. [2019-10-22].
- ^ 教育部公布第二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名单. [2021-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9).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抗骨衰老的生物材料与技术”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进行现场考察-华东理工大学新闻网. [2022-09-01].
- ^ 华东理工大学获批国家流程制造智能调控技术创新中心-华东理工大学新闻网. [2023-02-08].
- ^ 校区介绍. www.ecust.edu.cn. [2017-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