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敘五(1934年—2016年),香港經濟史、經濟思想史學者。

生平 编辑

1934年生於中國大陸,1949年後於香港定居。初到香港時,為生計故,當印刷工人,自此與出版業結下不解之緣,此後五十年,宋家父子均從事出版印刷投資,經營和記印刷有限公司凡數十載。後宋敘五考入由錢穆創立並主持的新亞書院歷史系,隨錢穆牟潤孫先生學習。後把經濟史研究視為終身志業,又有感於現代經濟學是研究經濟史的不二門徑,逐於二年級轉入經濟系隨張丕介先生學習。

1961年,畢業於新亞書院經濟系,同年任該系任實驗教員。1966年,獲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學士學位。七十年代起,兼任能仁書院教授,1983年,獲樹仁學院校長鍾期榮親聘為經濟系教授,講授中國經濟史、西洋經濟史、比較經濟制度。2006年,宋敘五於樹仁大學退休,轉任新亞研究所教授,講述西漢經濟史專題。

1965年,經濟史家全漢昇由臺北中研院轉任中文大學新亞書院,宋敘五於課上旁聽,與全漢昇相識。1971年,得全漢昇勞榦兩位中研院院士學者聯名推薦,並獲得哈佛燕京學社資助,發表《西漢貨幣史初稿》(由中文大學出版部印行,2002年易名為《西漢貨幣史》,由中文大學出版社出再版,2013年第三版由新亞研究所出版),享譽學界,為治史者必讀之書。及後,發表《先秦重農思想之研究》一文(載《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1974年),以法國重農學派對比先秦重農思想,建立中西經濟思想比較研究之典範。1979年取得香港大學哲學碩士,論文題目為《洪亮吉思想研究》,比較生於清代的洪氏與西方的馬爾薩斯 (Malthus)人口學說之異同,兼論清代的社會經濟問題。1988年憑《包世臣的經世思想》獲香港大學哲學博士,後由商務印書館於2006年以《幕僚論政:清朝名士包世臣的經世思想》名義出版,此書疏理包氏對清代鹽業、漕運、河工、貨幣等諸多精辟見解。

宋敘五為中國經濟思想史學會會員,2002參與山西財經大學之年會,發表《從司馬遷班固:論中國經濟思想的轉向》一文,探討農本思想對中國經濟史之影響,引起極大回響。其與趙善軒合著的《清朝乾嘉之後國勢衰頹之經濟原因》一書(香港:樹仁學院出版,2004年),對乾、嘉中衰提出了獨到見解,被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列為清史名著。

宋敘五由學生時代已在《新亞生活》發表文章,數十年代著述數十篇校史的文章,並編有兩本新亞創辦人張正介的文集。2010年起,著成《西漢經濟史專題》三種。臨終前一年出版《宋敘五雜文集》。宋專注經濟史教學及研究逾五十年。

參考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