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比賽
完全比賽(英語:Perfect Game,日语:完全試合)是棒球比賽的術語之一,在美國職棒大聯盟1991年以後的規定是一場至少9局的球賽裡,所有打者皆不能安全上一壘[1]。簡單地說,不能夠有安打、四壞球、觸身球,以及任何其他的原因,包括失誤上壘、或者是因妨礙打擊或跑壘上壘等等。從定義來看,完全比賽也必須是無安打比賽,而在不採用突破僵局制的前提之下,也必須是完封。由於投手無法控制他的隊友會不會失誤,所以如果要投出完全比賽的話,背後必須也要有堅強的守備陣容來支持。然而完全比賽裡可能會有守備失誤也不會讓打者上壘,例如漏接一記界外高飛球等等。在修正過定義之後,有許多比賽變成不算是完全比賽。有些比賽是裁定提前結束;還有兩場是在延長賽裡才有人上一壘等等。
完全比賽普遍被認為是投手表現的最極致,而且是棒球最難達到的成就之一。它是如此地罕見與困難,所以運氣和技巧同樣地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有許多偉大的投手在生涯裡從未投出過完全比賽,而一些名不見經傳的投手卻投出過。在大聯盟過去超過140年的歷史裡,只出現過23場完全比賽;在19世紀裡出現的那兩場完全比賽,因為當時投手的投球距離只有45英尺,所以通常不包括在列表當中。簡單地說,大約每進行15,000場的大聯盟比賽,才會出現一場完全比賽,約同平均每7年才會出現一次。
美國大聯盟的完全比賽编辑
19世紀编辑
投手,年齡 | 日期 | 比賽 |
---|---|---|
約翰·李·李察蒙(John Lee Richmond),37 | 1880年6月12日 | |
約翰·蒙哥馬利·瓦德,37 | 1880年6月17日 |
現代编辑
投手,年齡,球數 | 日期 | 比賽 |
---|---|---|
賽·揚,37,? | 1904年5月5日 |
|
艾迪·喬斯,28, 74球 |
1908年10月2日 |
|
查理·羅伯森,26, 90球 |
1922年4月30日 |
|
唐·拉森,27, 97球 |
1956年10月8日 | |
吉姆·邦寧,32, 90球 |
1964年6月21日 |
|
山迪·柯法斯,29, 113球 |
1965年9月9日 | |
凱特費許·杭特,22, 107球 |
1968年5月8日 |
|
藍·巴克,25, 103球 |
1981年5月15日 | |
麥克·威特,24, 94球 |
1984年9月30日 | |
湯姆·布朗寧,28, 102球 |
1988年9月16日 |
|
丹尼斯·馬丁尼茲,36, 95球 |
1991年7月28日 | |
肯尼·羅傑斯,29, 98球 |
1994年7月28日 | |
大衛·威爾斯,34, 120球 |
1998年5月17日 | |
大衛·孔恩,36, 88球 |
1999年7月18日 | |
藍迪·強森,40, 117球 |
2004年5月18日 | |
馬克·伯尔利,30, 116球 |
2009年7月23日 |
|
達拉斯·布萊登,26, 109球 |
2010年5月9日 |
|
洛伊·哈勒戴,33, 115球 |
2010年5月29日 |
|
菲利普·昂伯(Philip Humber),29, 96球 |
2012年4月21日 |
|
麥特·凱恩,27, 125球 |
2012年6月13日 | |
費利克斯·赫南德茲,27, 113球 |
2012年8月15日 |
|
註:
- 在最早的兩場完全比賽發生的當時,投手只能用低手投球(手不能高過腰帶),投手板和本壘板的距離是45英呎,保送要8個壞球,打者可以指定高球或低球等等。它們基本上跟名單裡的其他比賽不一樣,所以把它們列進名單總是引起廣泛地討論。在賽·揚的完全比賽之後的規則改變就沒有那麼顯著了。
- 賽·揚的完全比賽是連續無安打局數(24局,尚未被打破)和連續無失分局數(45局,已被打破)的一部份。
- 唐·拉森在1956年世界大賽第五場所投出的完全比賽,是第一場也是唯一一場季後賽裡的完全比賽,還是第一場季後賽裡的無安打比賽,第二場季後賽無安打比賽是由洛伊·哈勒戴於2010年10月6日對上紅人的比賽中投出。
- 在山迪·柯法斯所投出的完全比賽裡,對手芝加哥小熊的投手Bob Hendley只被擊出一支安打,是第七局裡的一支二壘德州安打,而且留下了二壘的殘壘。洛杉磯道奇所得的唯一一分是在第五局得到的。致勝分首先是四壞球保送上壘,犧牲觸擊上二壘,然後在盜三壘的時候因為捕手暴傳而跑回本壘得分。
- 大衛·孔恩的完全比賽是在「尤吉·貝拉紀念日」那天發生的。當天1956年世界大賽完全比賽的原始投捕搭檔前來參與紀念日並觀賽。當年投出完全比賽的投手唐·拉森負責開球,由當年的捕手尤吉·貝拉接捕。更難能可貴的是,大衛·孔恩這場完全比賽還因下雨暫停了33分鐘,也是迄今唯一的一場發生因雨暫停的完全比賽,用球數88球也是史上次少。
- 藍迪·強森為目前紀錄上最老達成完全比賽的投手
- 波士頓美國人(或叫清教徒,或是其他幾個體育記者所採用的暱稱)的老闆John I Taylor在波士頓國民隊不再將紅色長襪當作制服的一部份之後,正式將球隊命名為紅襪;而Huntington Avenue Grounds變成波士頓勇士的主場,所以紅襪在芬威球場(Fenway Park)於1912年落成之後搬到那裡。克里夫蘭拿坡(會用這個名字是因為他們獲得了明星球員Napoleon Lajoie),最後採用「印地安人」作為隊名。
- 達拉斯·布萊登的完全比賽為個人生涯第一場完封勝,而該場比賽日是2010年母親節,布雷頓用自己的實力在歷史成名,讓在場的祖母及天上的母親見證自己的實力。
- 2012年為完全比賽出現次數最多的一年。先是菲利普·昂伯達成,再來麥特·凱恩也投出平山迪·柯法斯紀錄的單場14次三振完全比賽,該季第三場為費利克斯·赫南德茲達成。
2020年起延長賽規則修改编辑
2020年起,大聯盟制定了延長賽突破僵局制之規定,比賽若有延長賽,每個半局由首打席之前一棒次站於二壘。這個規則也導致了「被完全比賽之隊伍也有可能得分」的狀況出現(例如跑者藉由高飛犧牲打回到本壘),若投手仍未讓任何打者站上一壘,則仍可視為完全比賽(然而若是因野手選擇而使打者站上一壘,是否成立完全比賽則待商榷)。
另外,突破僵局制可能導致投手投出完全比賽卻輸球的狀況出現。目前尚未發生過完全比賽進入突破僵局制之延長賽,故此方面定義仍不明確,投手若投出完全比賽卻成為敗戰投手,是否成立完全比賽也無法確定。
2020-2021球季還有另一變動,也就是大聯盟將單日雙重賽改為正規七局制,若投手七局內未讓任何打者站上一壘而球隊贏球,此賽事將不成立完全比賽。但若比賽進入九局以上之延長賽,投手仍未讓任何打者站上一壘,則可成立完全比賽(因無選手在這兩年內達成,故此規則未派上用場,2022年大聯盟將雙重賽改回正規九局)。
幾乎成功或是藏在紀錄裡的完全比賽编辑
完全比賽的美國職棒大聯盟官方定義要求投手在完整的九局(以上)的比賽裡不讓跑者上壘。然而,有許多例子是投手在九局裡解決了每一位打者(也就是連續27個打者),但是卻不算完全比賽,可能是因為有延長賽。
1917年6月23日,貝比·魯斯(波士頓紅襪)在對華盛頓參議員的比賽裡保送了第一位打者。魯斯對主審布利克·歐文斯(Brick Owens)的判決不滿,所以試圖打他,甚至對他罵髒話,所以就被驅逐出場。Ernie Shore接替投球。一壘跑者盜壘失敗,然後Shore繼續解決了之後的26名打者。所有27個出局數都是當Shore在投手板上完成的。這場曾經被大聯盟承認是完全比賽。現在它仍然算是一場共同完成的無安打比賽。
1959年5月26日,匹茲堡海盜的哈維·哈迪克斯對密爾瓦基勇士(投手路·波戴特)投出了驚人的12局完全比賽,不過在第13局因為失誤而破功,接著是故意四壞球保送,然後就被擊出全壘打(後來被判定為二壘安打,因為Joe Adcock跑壘時不小心超過了漢克·阿倫)。哈迪克斯與海盜隊因而輸了這場比賽。也許這是所有隱藏在紀錄裡的完全比賽中最惱人的一場。
1995年6月3日,蒙特婁博覽會的佩卓·馬丁尼茲對聖地牙哥教士投出了九局的完全比賽。在第十局裡,他被Bip Roberts擊出了一支二壘安打,然後就被換下場。最後博覽會隊以1比0獲勝。
其他還有四場「完全比賽」不被官方承認,因為它們未滿九局就結束了。Dean Chance(明尼蘇達雙城,1967年)和David Palmer(蒙特婁博覽會,1984年)都投滿了五局的完全比賽,然後比賽因雨而被裁定結束。這兩場都不算是完全比賽,因為他們因壞天氣而沒有投滿九局。費城運動家的Rube Vickers(5局)和聖路易紅雀的Ed Karger(7局)在1907年都投出了非正式的完全比賽,兩場都是因天黑而提前結束。
幾乎成功的完全比賽编辑
- 1908年7月4日:紐約巨人的Hooks Wiltse在連續解決26名打者後,對費城人投手George McQuillan投出觸身球,最後雖然順利解決下一名打者,但這場比賽也和完全比賽擦身而過。
- 1972年:芝加哥小熊投手Milt Pappas對聖地牙哥教士比賽時,在兩好三壞後對第27位打者,代打的Larry Stahl,投出保送。[5] 主審是第一年擔任裁判的Bruce Froemming,在他的主審生涯裡總共出現了創紀錄的11場無安打比賽。
- 1998年:小熊隊投手凱瑞·伍德第五次大聯盟先發裡只讓太空人隊擊出一支安打(Ricky Gutierrez在三局上擊出內野一壘安打,隨即靠著犧牲觸擊和投手犯規上三壘,不過仍未能得分),沒有保送,還有20次奪三振(平紀錄)。這場普遍被一些人認為是投手表現最具壓制力的比賽。比爾·詹姆斯(Bill James)將這場比賽選為史上九局投球表現最佳的比賽。
- 2010年6月2日:老虎隊投手賈羅拉加(Armando Galarraga)在連續解決26位打者後,第27位打者Jason Donald擊出一壘方向滾地球,一壘手拋給補位的投手,結果一壘審Jim Joyce竟判定安全上壘,事後重播證明是個誤判,最終賈羅拉加解決原本不應該出現的第28名打者,使賈羅拉加錯失創下大聯盟該年度第三場完全比賽的紀錄,大聯盟亦錯失一週內出現兩場完全比賽的空前紀錄。
- 2013年4月3日:遊騎兵隊投手達比修有在連續解決26位打者後,並送出了14次三振後,被第27位打者馬文·岡薩雷茲擊出投手方向強襲滾地球,投手沒辦法攔下來穿出形成中外野安打,只差一打席完成亞洲人在大聯盟的第一個完全比賽
- 2013年5月11日:紅襪隊投手喬恩·萊斯特連續解決17名打者後,只在第6局上半被Maicer Izturis擊出二壘安打,其餘打者都無法上壘。同天紅雀隊投手謝爾比·米勒(Shelby Miller),只在首局首打席時被敲出二壘安打,其餘的27名打者,無人能站上壘包,且送出13次三振,並拿下本季第五勝。
- 2013年9月6日:舊金山巨人隊Yusmeiro Petit對上響尾蛇隊,面對前26名打者都順利解決,但在第27個打者時被代打的Chavez敲出右外野安打,Yusmeiro Petit隨後再解決Pollock達成一安打完封勝。
日本職棒完全比賽列表编辑
日期 | 投手,球隊 | 比數 | 對手 | 球場 |
---|---|---|---|---|
1950年6月28日 | 藤本英雄,讀賣巨人 | 4-0 | 西日本海盜 | 青森市營棒球場 |
1955年6月19日 | 武智文雄,近鐵珍珠 | 1-0 | 大映星 | 大阪球場 |
1956年9月19日 | 宮地惟友,國鐵燕子 | 6-0 | 廣島鯉魚 | 石川縣營兼六園球場 |
1957年8月21日 | 金田正一,國鐵燕子 | 1-0 | 中日龍 | 中日球場 |
1958年7月19日 | 西村貞朗,西鐵獅 | 1-0 | 東映飛人 | 駒澤球場 |
1960年8月11日 | 島田源太郎,大洋鯨 | 1-0 | 大阪虎 | 川崎球場 |
1961年6月20日 | 森瀧義巳,國鐵燕子 | 1-0 | 中日龍 | 後樂園球場 |
1966年5月1日 | 佐佐木吉郎,大洋鯨 | 1-0 | 廣島鯉魚 | 廣島市民球場 |
1966年5月12日 | 田中勉,西鐵獅 | 2-0 | 南海鷹 | 大阪球場 |
1968年9月14日 | 外木場義郎,廣島東洋鯉魚 | 2-0 | 大洋鯨 | 廣島市民球場 |
1970年10月6日 | 佐佐木宏一郎,近鐵野牛 | 3-0 | 南海鷹 | 大阪球場 |
1971年8月21日 | 高橋善正,東映飛人 | 4-0 | 西鐵獅 | 後樂園球場 |
1973年10月10日 | 八木澤荘六,羅德獵戶星 | 1-0 | 太平洋俱樂部獅 | 宮城球場 |
1978年8月31日 | 今井雄太郎,阪急勇士 | 5-0 | 羅德獵戶星 | 宮城球場 |
1994年5月18日 | 槙原寬己,讀賣巨人 | 6-0 | 廣島東洋鯉魚 | 福岡巨蛋 |
2022年4月10日 | 佐佐木朗希,千葉羅德海洋 | 6-0 | 歐力士猛牛 | 千葉海洋球場 |
- 2005年8月27日,西武獅投手西口文也先發出戰東北樂天金鷲,前九局演出27上27下無人上壘的完全比賽表現,但因西武隊同時也被對手完封九局因此必須進入延長賽,西口文也於十局上第一打席被對手擊出安打,最後僅獲得完投完封紀錄,至今仍有部分球迷認為完全比賽的"九局27人次無人上壘"規定,西口文也基本達標應視該場為完全比賽,但日本職棒方面目前並不採納此種看法。
中華職棒的完全比賽编辑
2018年10月7日,統一獅隊先發投手瑞安·維爾杜戈於對中信兄弟主投,九局下郭阜林擊出再見全壘打,協助瑞安締造中華職棒史上首場完全比賽。[13]
投手,年齡,球數 | 日期 | 比賽 | 連結 |
---|---|---|---|
瑞安·維爾杜戈 (Ryan Verdugo) ,31,
92球 |
2018年10月7日 | 瑞安·維爾杜戈完全比賽 |
幾乎成功的完全比賽编辑
少棒賽事的完全比賽编辑
威廉波特少棒賽曾有完全比賽記錄。陳昭安在1979年威廉波特少棒賽出戰義大利隊,演出連續十八次三振的「完全三振、完全比賽」記錄。連續十八個打席奪三振至今仍是世界記錄。(但卻不被金氏世界紀錄所承認,原因是他們認為這是個不會被打破的紀錄;但事實上,這項紀錄仍有可能被打破,方法可以是用更少的球數達成同樣成績。)
再見完全比賽编辑
再見完全比賽(walk-off perfect game)[14]是指該項完全比賽的紀錄不是以投手解決最後一個出局數來結束比賽所達成,而是需要藉由隊友的得分引發再見比賽來達成。
由於透過再見比賽的方式締造完全比賽的紀錄相當特殊,因此中華職棒在2018年10月7日締造瑞安·維爾杜戈完全比賽的紀錄後,美國職棒大聯盟專欄網站「Cut4」作家 Eric Chesterton 便以「完全比賽普遍上會被認定是投手的成就,但中華職棒第一次達成的啟示,則是需要團隊的通力合作才能達成」[14][15][16]評價這種罕見且極難達成的紀錄。
其他職業運動编辑
其他職業運動完全比賽的例子如下:
相關條目编辑
參考資料编辑
- ^ MLB Miscellany: Rules, Regulations and Statistics. Major League Baseball. [August 20,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9).
- ^ Madden, Bill. Yogi Berra's Favorite Stadium Moment: Don Larsen's Perfect Game. Daily News. September 12, 2008 [February 5,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1-02).
- ^ Retrosheet Boxscore: Chicago White Sox 3, Washington Senators 0. Retrosheet.org. 1958-06-27 [2014-05-10].
- ^ [1]
- ^ Retrosheet Boxscore: Chicago Cubs 8, San Diego Padres 0. Retrosheet.org. 1972-09-02 [2014-05-10].
- ^ Retrosheet Boxscore: Detroit Tigers 6, Chicago White Sox 0. Retrosheet.org. 1983-04-15 [2014-05-10].
- ^ Retrosheet Boxscore: Toronto Blue Jays 1, Cleveland Indians 0. Retrosheet.org. 1988-09-24 [2014-05-10].
- ^ Retrosheet Boxscore: Toronto Blue Jays 4, Baltimore Orioles 0. Retrosheet.org. 1988-09-30 [2014-05-10].
- ^ Retrosheet Boxscore: Cincinnati Reds 3, Montreal Expos 2. Retrosheet.org. 1988-05-02 [2014-05-10].
- ^ Retrosheet Boxscore: Seattle Mariners 6, Oakland Athletics 1. Retrosheet.org. 1990-04-20 [2014-05-10].
- ^ Retrosheet Boxscore: Baltimore Orioles 3, Cleveland Indians 0. Retrosheet.org. 1997-05-30 [2014-05-10].
- ^ Retrosheet Boxscore: New York Yankees 1, Boston Red Sox 0. Retrosheet.org. 2001-09-02 [2014-05-10].
- ^ 統一獅瑞安締造中職首場完全比賽 興奮喊超級棒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央社,2018年10月7日
- ^ 14.0 14.1 謝岱穎. 再見完全比賽 中職寫下世界職棒新歷史. 台南市: 台灣蘋果日報. 2018-10-07 [2021-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1).
- ^ Eric Chesterton. Ryan Verdugo tossed the first perfect game in CPBL history, but needed a walk-off to get the win. MLB.com. 2018-10-07 [2021-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1) (英语).
A perfect game is often held up as a great individual achievement for a pitcher, but, if there's any lesson to take from the first perfect game in CPBL history, it's that, properly considered, a perfect game is truly a team effort.
- ^ 倪婉君. Perfect!舉世無雙「完全比賽」 大聯盟讚獅. 運動天地 (台北市: 自由時報). 2018-10-09: B1 [2021-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1).
延伸閱讀编辑
- Alvarez, Mark, ed. (1993). The Perfect Game: A Classic Collection of Facts, Figures, Stories and Characters from the Society for American Baseball Research (Taylor). ISBN 0-87833-815-2
- Anderson, David W. (2000). More Than Merkle: A History of the Best and Most Exciting Baseball Season in Human History (Lincoln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ISBN 0-8032-1056-6
- Browning, Reed (2003). Cy Young: A Baseball Life (Amherst: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 ISBN 1-55849-398-0
- Buckley Jr., James (2002). Perfect: The Inside Story of Baseball's Seventeen Perfect Games (Triumph Books). ISBN 1-57243-454-6
- Chen, Albert (2009). "The Greatest Game Ever Pitched", Sports Illustrated (June 1; available onlin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Coffey, Michael (2004). 27 Men Out: Baseball's Perfect Games (New York: Atria Books). ISBN 0-7434-4606-2
- Cook, William A. (2004). Waite Hoyt: A Biography of the Yankees' Schoolboy Wonder (Jefferson, N.C.: McFarland). ISBN 0786419601
- Deutsch, Jordan A. et al. (1975). The Scrapbook History of Baseball (New York: Bobbs-Merrill). ISBN 0-672-52028-1
- Deveaux, Tom (2001). The Washington Senators, 1901–1971 (Jefferson, N.C.: McFarland). ISBN 0-7864-0993-2
- Dewey, Donald, and Nicholas Acocella (1995). The Biographical History of Baseball (New York: Carroll & Graf). ISBN 1-57243-567-4
- Dickson, Paul (2009). The Dickson Baseball Dictionary, 3d ed. (New York: W. W. Norton). ISBN 0-393-06681-9
- Egan, James M. (2008). Base Ball on the Western Reserve: The Early Game in Cleveland and Northeast Ohio, Year by Year and Town by Town, 1865–1900 (Jefferson, N.C.: McFarland). ISBN 0-7864-3067-2
- Elston, Gene (2006). A Stitch in Time: A Baseball Chronology, 3d ed. (Houston, Tex.: Halcyon Press). ISBN 1-931823-33-2
- Fleitz, David L. (2004). Ghosts in the Gallery at Cooperstown: Sixteen Little-Known Members of the Hall of Fame (Jefferson, N.C.: McFarland). ISBN 0-7864-1749-8
- Forker, Dom, Robert Obojski, and Wayne Stewart (2004). The Big Book of Baseball Brainteasers (Sterling). ISBN 1-4027-1337-1
- Gallagher, Mark (2003). The Yankee Encyclopedia, 6th ed. (Champaign, Ill.: Sports Publishing LLC). ISBN 1-58261-683-3
- Hanlon, John (1968). "First Perfect Game In the Major Leagues", Sports Illustrated (August 26; available online).
- Holtzman, Jerome (2003). "Pitching Perfection Is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 Baseball Digest (June; available onlin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James, Bill. The New Bill James Historical Baseball Abstract, rev. ed. (Simon and Schuster, 2003). ISBN 0-7432-2722-0
- Kennedy, Kostya (1996). "His Memory Is Perfect", Sports Illustrated (October 14; available online)
- Lewis, Allen (2002). "Tainted No-hitters", Baseball Digest (February; available onlin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Lupica, Mike (1999). Summer of '98: When Homers Flew, Records Fell, and Baseball Reclaimed America (New York: G.P. Putnam's Sons). ISBN 0-399-14514-1
- McNeil, William F. (2003). The Dodgers Encyclopedia, 2d ed. (Champaign, Ill.: Sports Publishing LLC). ISBN 1-58261-633-7
- Nemec, David (2006 [1994]). The Official Rules of Baseball Illustrated (Guilford, Conn.: Globe Pequot). ISBN 1-59228-844-8
- Newman, Bruce (1981). "Perfect in Every Way", Sports Illustrated (May 25; available online).
- Nowlin, Bill (2005). "Rick Wise", in '75: The Red Sox Team That Saved Baseball, ed. Bill Nowlin and Cecilia Ta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Rounder). ISBN 1-57940-127-9
- Okrent, Daniel, and Steve Wulf (1989). Baseball Anecdotes (New York an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0-19-504396-0
- Reisler, Jim (2007). The Best Game Ever: Pirates vs. Yankees, October 13, 1960 (New York: Carroll & Graf). ISBN 0-7867-1943-5
- Robbins, Mike (2004). Ninety Feet from Fame: Close Calls with Baseball Immortality (New York: Carroll & Graf). ISBN 0-7867-1335-6
- Schneider, Russell (2005). The Cleveland Indians Encyclopedia, 3d ed. (Champaign, Ill.: Sports Publishing LLC). ISBN 1-58261-840-2
- Schott, Tom, and Nick Peters (2003). The Giants Encyclopedia (Champaign, Ill.: Sports Publishing LLC). ISBN 1-58261-693-0
- Simon, Thomas P., ed. (2004). Deadball Stars of the National League (Brassey's). ISBN 1-57488-860-9
- Sullivan, Dean, ed. (2002). Late Innings: A Documentary History of Baseball, 1945–1972 (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ISBN 0-8032-9285-6
- Thielman, Jim (2005). Cool of the Evening: The 1965 Minnesota Twins (Minneapolis, Minn.: Kirk House Publishers). ISBN 1886513716
- Vass, George (1998). "Here Are the 13 Most Fascinating No-Hitters", Baseball Digest (June).
- Vass, George (2002). "Seven Most Improbable No-Hitters", Baseball Digest (August; available onlin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Vass, George (2007). "One Out Away from Fame: The Final Out of Hitless Games Has Often Proved to Be a Pitcher's Toughest Conquest", Baseball Digest (June; available onlin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Westcott, Rich (2005). Veterans Stadium: Field of Memories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ISBN 1-59213-428-9
- Young, Mark C. (1997). The Guinness Book of Sports Records (Guinness Media). ISBN 0-9652383-1-8
- Zingg, Paul J., and Mark D. Medeiros (1994). Runs, Hits, and an Era: the Pacific Coast League, 1903–58 (Champaig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ISBN 0-252-06402-X
外部連結编辑
- 完全比賽在台灣棒球維基館上的資料(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