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佩达
克萊佩达(立陶宛語:Klaipėda;波蘭語:Kłajpeda)是立陶宛在波羅的海唯一的一個海港,2002年人口约194,400。今日的克萊佩達主要是一個渡船港口,聯絡瑞典、丹麥與德國,位置靠近尼曼河河口。
克萊佩达 Klaipėda | |
---|---|
市镇 | |
綽號:Uostamiestis(「港埠都市」)、普魯士王國的臨時首都[1][2] | |
克萊佩达地图 | |
坐标:55°45′N 21°10′E / 55.750°N 21.167°E | |
國家 | 立陶宛 |
传统地区 | 小立陶宛 |
縣份 | 克萊佩達縣 |
首次提及 | 1252年 |
法律规范 | 1258年 |
創始人 | 條頓騎士團 |
面积 | |
• 市镇 | 98.2 平方公里(37.9 平方英里) |
• 都會區 | 5,222 平方公里(2,016 平方英里) |
海拔 | 21 公尺(69 英尺) |
人口(2020年) | |
• 市镇 | 154,332人 |
• 都會區 | 209,240 |
都会区包括克莱佩达区 | |
时区 | EET(UTC+2) |
• 夏时制 | EEST(UTC+3) |
邮政编码 | 91100-96226 |
電話區號 | (+370) 46 |
網站 | www |
克萊佩達於12世紀,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屬於東普魯士,當時叫做梅默爾(德語:Memel)。克萊佩達老城風景與德國、英國和丹麥的建築景觀類似。立陶宛受歡迎的海邊休閒勝地是位在克萊佩達附近的內林加與帕蘭加。
歷史
编辑早在7世紀,克萊佩達一帶就有由波羅的部落建立的定居點。1252年,條頓騎士團在當地建起一座城堡,並紀錄為拉丁文Castrum Memele(意思為梅默爾堡壘,德文為Memelburg或Mimmelburg)。1254年時克萊佩達獲得魯貝克城市權(das lübische Stadtrecht)。條頓騎士團將這個地區皈依為基督教。1422年的《梅爾諾湖和約》(der Frieden von Melno-See)確立了普魯士省與立陶宛之間的邊界。梅默爾被包含在普魯士的範圍裡面,一直到1919年這條邊界都未曾變動過。這是歐洲未變動時間最久的邊界之一。
從1472年起梅默爾在《库尔姆城市法》(das Kulmer Stadtrecht)的城市下受到治理。1525年梅默爾在普魯士公爵阿尔布雷希特的統治下,改信路德教派。這開啟了該城市港口一段長時間的繁榮興盛,因為普魯士領地是波蘭采邑,在之後便成為波蘭立陶宛聯邦的一部分。得利於靠近尼曼河河口的地理位置,這個邊界城市成為了與隔鄰立陶宛連絡的港口。繁榮時期結束於1629年到1635年梅默爾遭到瑞典的攻擊、破壞與佔領。它經歷過多次的重建,並且在75年之後有大批的梅默爾居民死於瘟疫。1773年-1829、1878-1918年間,克莱佩达隸屬普魯士王國東普魯士省,屬於哥尼斯堡行政區的飛地。1871年統一的德國創立之後,梅默爾成為了德國最東北邊的城市。
1919年克萊佩達被列為協約國的保護地。在《凡爾賽和約》簽訂之後,梅默爾這一塊地區與德國分離,並且成為法國佔領之下的一塊自治區。不過,1923年在布德瑞斯上校(Budrys)指揮的立陶宛部隊攻擊下,克萊佩達起義爆發,法國部隊被迫離開了這塊地區。梅默爾於1939年3月20日,在德意志第三帝國合併奧地利、蘇台德地區與捷克斯洛伐克之後,納粹德國外交部長約阿希姆·馮·里賓特洛甫向立陶宛政府發布最後通牒,要求立陶宛交還克萊佩達地區(亦稱梅梅爾領地),否則德國國防軍將對其發動入侵。立陶宛政府不得不接受此通牒,克萊佩達被併入東普魯士大區。
在二次大戰期間,從1944年末開始一直到1945年,克萊佩達居民在激烈的戰火下逃離此地。這個城市在1945年1月被苏联红军佔領,並轉交給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許多還留著的居民被遣送到西伯利亞,而其他人則被驅逐到德國。
冷戰中,苏联将克莱佩达這個不冻港变成了苏联欧洲地区最大的渔业海军基地。建造了造船厂、造船厂和渔港。随后,到1959年底,该市人口比战前人口增加了一倍,到1989年居民人数达到202,900人。起初讲俄语的人在该市的地方政府中占主导地位,但在约瑟夫·斯大林去世后,大量立陶宛人湧入,立陶宛人随后成为其主要民族。然而在人口超过10万的立陶宛城市中,克莱佩达的母语为俄语的人口比例最高。
直到20世纪70年代,克莱佩达仅因其经济而对苏联重要,而文化和宗教活动则很少且受到限制。 罗马天主教堂和平女王玛丽亚堂(建于1957年至1962年)的建造者被捕。该市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开始发展文化活动,例如引入海洋节文化传统,成千上万的人从全国各地前来庆祝。克莱佩达大学以希奥利艾师范大学和克莱佩达立陶宛国立音乐学院为基础,成立于1991年。
蘇聯解體後,克萊佩達成為了立陶宛重要的港口和對外窗口。2014年,克莱佩达的游轮访问量为64次,首次超过拉脱维亚首都里加。
交通
编辑航运
编辑克莱佩达是立陶宛在波羅的海唯一的一個海港。2020年其货运量为4770万吨,其中普通货物运量同比下降3.8%至1470万吨,液化货物运量同比下降12.7%至910万吨,散装货物运量同比增长16.5%至2390万吨。其中化肥、粮食、滚装货物和液化天然气的运量增长较快。[3]
公路
编辑氣候
编辑克萊佩達 (1991-2020正常, 1929-至今 極端)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历史最高温 °C(°F) | 11.7 (53.1) |
15.4 (59.7) |
18.6 (65.5) |
28.9 (84.0) |
31.2 (88.2) |
33.8 (92.8) |
34.0 (93.2) |
36.6 (97.9) |
30.4 (86.7) |
22.9 (73.2) |
15.4 (59.7) |
11.5 (52.7) |
36.6 (97.9) |
平均最高温 °C(°F) | 6.1 (43.0) |
5.7 (42.3) |
10.6 (51.1) |
21.0 (69.8) |
26.2 (79.2) |
27.6 (81.7) |
30.0 (86.0) |
29.2 (84.6) |
23.9 (75.0) |
17.5 (63.5) |
11.1 (52.0) |
7.5 (45.5) |
31.3 (88.3) |
平均高温 °C(°F) | 1.3 (34.3) |
1.3 (34.3) |
4.5 (40.1) |
10.8 (51.4) |
16.0 (60.8) |
19.3 (66.7) |
22.1 (71.8) |
22.3 (72.1) |
17.8 (64.0) |
11.9 (53.4) |
6.3 (43.3) |
3.2 (37.8) |
11.6 (52.9) |
日均气温 °C(°F) | −0.7 (30.7) |
−0.9 (30.4) |
1.8 (35.2) |
7.1 (44.8) |
11.8 (53.2) |
15.5 (59.9) |
18.4 (65.1) |
18.5 (65.3) |
14.3 (57.7) |
9.0 (48.2) |
4.2 (39.6) |
1.2 (34.2) |
8.5 (47.3) |
平均低温 °C(°F) | −2.9 (26.8) |
−3.1 (26.4) |
−1.0 (30.2) |
3.1 (37.6) |
7.5 (45.5) |
11.6 (52.9) |
14.7 (58.5) |
14.6 (58.3) |
10.8 (51.4) |
6.2 (43.2) |
2.3 (36.1) |
−0.8 (30.6) |
5.3 (41.5) |
平均最低温 °C(°F) | −13.5 (7.7) |
−12.0 (10.4) |
−7.5 (18.5) |
−2.6 (27.3) |
0.6 (33.1) |
5.9 (42.6) |
9.4 (48.9) |
9.4 (48.9) |
3.8 (38.8) |
−1.4 (29.5) |
−5.1 (22.8) |
−9.0 (15.8) |
−16.4 (2.5) |
历史最低温 °C(°F) | −32.0 (−25.6) |
−33.4 (−28.1) |
−20.8 (−5.4) |
−12.8 (9.0) |
−5.2 (22.6) |
−2.8 (27.0) |
5.2 (41.4) |
2.9 (37.2) |
−3.3 (26.1) |
−7.5 (18.5) |
−14.6 (5.7) |
−24.1 (−11.4) |
−33.4 (−28.1) |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 73.4 (2.89) |
50.7 (2.00) |
47.1 (1.85) |
36.2 (1.43) |
43.7 (1.72) |
59.7 (2.35) |
74.1 (2.92) |
96.8 (3.81) |
89.5 (3.52) |
108.3 (4.26) |
90.1 (3.55) |
79.9 (3.15) |
853.1 (33.59) |
平均降水天数 | 14.77 | 11.35 | 10.05 | 7.45 | 7.59 | 9.22 | 9.42 | 11.67 | 11.55 | 14.86 | 14.49 | 15.39 | 138.72 |
平均相對濕度(%) | 85 | 84 | 79 | 76 | 76 | 78 | 78 | 76 | 80 | 82 | 88 | 87 | 81 |
平均露点 °C(°F) | −4 (25) |
−4 (25) |
−2 (28) |
2 (36) |
7 (45) |
11 (52) |
15 (59) |
14 (57) |
11 (52) |
6 (43) |
3 (37) |
0 (32) |
5 (41) |
月均日照時數 | 34 | 65 | 122 | 180 | 264 | 285 | 274 | 252 | 167 | 100 | 40 | 28 | 1,811 |
数据来源1:Météo Climat[4] | |||||||||||||
数据来源2:NOAA,[5] Time and Date (humidity and dewpoints, 2005-2015)[6] |
沿岸溫度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Year |
平均海溫 °C (°F) | 3.2 (37.76) |
2.4 (36.32) |
1.6 (34.88) |
4.2 (39.56) |
9.6 (49.28) |
15.0 (59.00) |
18.6 (65.48) |
19.3 (66.74) |
17.0 (62.60) |
12.6 (54.68) |
9.0 (48.20) |
5.8 (42.44) |
9.9 (49.75) |
來源 1: Seatemperature.org[7] |
人口
编辑年份 | 人口 | ±% |
---|---|---|
1722 | 3,400 | — |
1782 | 5,500 | +61.8% |
1790 | 6,300 | +14.5% |
1813 | 7,230 | +14.8% |
1823 | 5,300 | −26.7% |
1837 | 9,000 | +69.8% |
1855 | 17,000 | +88.9% |
1861 | 17,500 | +2.9% |
1875 | 20,000 | +14.3% |
1890 | 19,282 | −3.6% |
1897 | 20,100 | +4.2% |
1905 | 20,700 | +3.0% |
1912 | 23,500 | +13.5% |
1925 | 35,845 | +52.5% |
1931 | 37,142 | +3.6% |
1938 | 47,189 | +27.1% |
1950 | 48,500 | +2.8% |
1959 | 89,500 | +84.5% |
1961 | 106,243 | +18.7% |
1967 | 131,600 | +23.9% |
1970 | 140,342 | +6.6% |
1978 | 175,200 | +24.8% |
1979 | 176,648 | +0.8% |
1985 | 195,000 | +10.4% |
1989 | 202,929 | +4.1% |
1991 | 208,300 | +2.6% |
1992 | 207,100 | −0.6% |
1999 | 203,300 | −1.8% |
2001 | 192,954 | −5.1% |
2007 | 185,936 | −3.6% |
2008 | 184,657 | −0.7% |
2009 | 183,433 | −0.7% |
2010 | 182,752 | −0.4% |
2011 | 162,360 | −11.2% |
2014 | 157,305 | −3.1% |
2017 | 162,835 | +3.5% |
2018 | 149,015 | −8.5% |
2019 | 148,506 | −0.3% |
2020 (est.) | 154,332 | +3.9% |
来源:[8] |
名人
编辑- 西蒙·达赫(1605—1659),诗人
- 米歇尔·沃尔法特(1687—1741),美国宗教领袖
- 弗里德里希·阿格蘭德(1799—1875),天文學家
- 格奧爾格·阿多米特(1879—1967),美国画家
- 吉塔纳斯·瑙塞达(1964— ),立陶宛总统
- 薩烏留斯·斯湯博加斯(1973— ),立陶宛職業籃球員
- 莫妮卡·柳(1988— ),创作歌手
姐妹城市
编辑克萊佩達與這些城市結為姐妹城市[9]
此前克萊佩達曾與這些城市結為姐妹城市[11]
克萊佩達和以下城市有合作協議[12]
參考
编辑- ^ 拿破崙戰爭時期,柏林被攻陷,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三世逃亡至此
- ^ History of Klaipėda (Memel) | True Lithuania. TrueLithuania.com. [4 November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8).
- ^ 2020年克莱佩达港货运量创4770万吨新纪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2021-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9).
- ^ Météo Climat stats for Klaipėda. Météo Climat. [17 October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 June 2022).
- ^ Klaipeda Climate Normals 1961–1990.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 February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8 April 2023).
- ^ Climate & Weather Averages in Rybnik. Time and Date. [25 July 2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4 July 2022).
- ^ Klaipėda Sea Temperature. seatemperature.org. 2023-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30).
- ^ Tarybų Lietuvos enciklopedija. Vilnius: Vyr. enciklopedijų redakcija, 1986. T.2. P.325.
- ^ Miestai partneriai. klaipeda.lt. Klaipėda. [28 August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3 September 2019) (立陶宛语).
- ^ Stadt Sassnitz: Partnerstädte. City of Sassnitz. [6 September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4 September 2020).
- ^ Nutrauktas bendradarbiavimas su Rusijos ir Baltarusijos miestais. klaipeda.lt. 1 March 2022 [8 January 2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7 March 2022) (lt-LT).
- ^ Lietuvos Respublikos Prezidentas – "Turime ieškoti ne tik glaudesnių ekonominių bei politinių ryšių, bet ir siekti geriau pažinti savitas abiejų valstybių kultūras", – sakė Prezidentas V.Adamkus. Archyvas.lrp.lt. 1 June 2007 [10 October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3 May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