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蛇(venomous snakes)是指所有能分泌特殊毒液蛇類

眼镜王蛇头骨的侧面图,显示出毒牙

毒素成分 编辑

蛇毒一般是以蛋白質為主的複合物質,平常貯存在顱腔內的毒素腺中。所有毒蛇體內的毒素腺都會透過體內的管道,把毒素傳送到上顎的空心牙齒中。幾乎所有蛇毒都蘊含「玻璃酸酶」,這是一種會令毒素迅速擴散的素。[1]目前所有毒蛇的毒素成分,主要可分為細胞毒素(如出血毒素)、神經毒素肌肉毒素(亦有混合型毒素),這些毒素會直接攻擊生物的神經系統及肌肉系統,亦可能導致呼吸系統障礙、肌能麻痺,最終令生物死亡。毒蛇多擁有前列管溝尖牙,能讓毒囊中的毒液透過空心的溝牙流出,有效地向生物注射毒素。

毒蛇可分為神經性毒蛇、出血性毒蛇。神經性毒蛇是指毒液屬於神經毒素的毒蛇,這類毒蛇毒牙很短,被咬後傷口不痛不腫且會疲倦,嚴重時可能也會致命,常見的神經性毒蛇有雨傘節眼鏡蛇。出血性毒蛇是指毒性屬於出血性的毒蛇,這類毒蛇毒牙長,被咬後毒液會破壞血小板,傷口血液會無法凝固局部腫脹、疼痛、出血或起水泡,雖然神經性毒蛇普遍在LD50測試中結果更低,但出血性毒蛇的毒液比神經性毒蛇的所引致的後遺症更嚴重,經常導致肢體壞死、需要截肢的情況,這種常見的有百步蛇龜殼花青竹絲。而鎖鏈蛇則是以出血毒為主亦有神經毒症狀。

毒蛇的威脅 编辑

世界上的毒蛇大多為人類所忌憚,而不少人會以毒蛇的毒性來評定其危險性,但這並非絕對,一種毒蛇對人類的威脅性是要根據很多因素來評定的,除毒素威力外,也要考慮輸毒量的多寡、咬擊意願、性情態度、與人類接觸的頻密程度等因素。例如鋸鱗蝰鎖蛇等的毒性雖不及內陸太攀蛇,但卻因分佈地廣泛且接近民居而比內陸太攀蛇造成更多的蛇傷個案。

關於蛇的毒性排名,目前有很多種說法,但很難有一個準確。LD50是最常用來測試蛇毒毒性的方法,其主要是用白鼠來做實驗,因此測試結果並不一定能絕對反映該品種的毒液對人類的影響,有些品種可能對鼠類的影響很大,但對人類卻是另一回事; 再者,很多數據也在不斷地改變。不過,LD50是目前世上最被公認的測試方法之一,其可作為一個參考。

治療及對抗體內蛇毒的最佳方法,一般是注射針對每種毒蛇毒素而特製的血清,以平衡或阻止毒素在人類體內所產生的各種負面效果。但目前並不是每種毒蛇都有其專屬的療毒血清存在。

至於其他的蛇類,如蚺科蟒科,本身沒有毒性,然而牠們長而鋒利的牙齒能刺破皮膚,令口中的細菌進入動物體內,從而引致疾病。

毒蛇的種類 编辑

在已知的超過600種有毒動物中,有四分之一是蛇類。以下列出了一些主要的毒蛇。

簡介
穴蝰(Atractaspidids) 隸屬真蛇下目,平常居於洞穴中。
黃頷蛇科(Colubrids) 並不是所有的新蛇都有毒,只有某幾種有毒,而且多數新蛇對人類的威脅並不算大。
眼鏡蛇科(Elapids) 太攀蛇、擬眼鏡蛇、眼鏡王蛇曼巴海蛇等都是著名的毒蛇。
蝰科(Viperids) 蝰蛇也是主要的毒蛇之一。

台灣毒蛇 编辑

台灣六大毒蛇

其他資訊 编辑

  • 人們一般認為毒蛇的毒素對生物而言是稍沾即危,然而事實上毒蛇的毒液只能在接觸生物血液時才能起到相應作用,一般將毒液加以飲用並不會對人體造成明顯傷害。[2]
  • 在華人社群坊間,有說法指蛇類頭部呈三角形者就是毒蛇,而呈橢圓形者則並非毒蛇,這說法其實有欠準確(如部分有劇毒的海蛇頭部就是橢圓形的)。在美國,亦有人因為珊瑚蛇(毒蛇)及王蛇(非毒蛇)容易被混淆,而編撰出一段順口溜,指出只要分清兩種蛇類的體紋色帶排列次序,就可分辨兩者,這說法亦僅限於北美洲部分地區才能應驗,在其它國家則未必可以徵信。
  • 一些蛇類的毒素由於對人體血液的凝血功能有明顯的影響,因此在醫學上有一定的實用價值。比較著名的例子有「鋸鱗蝰素(Echistatin)」及「蛇島蝮毒凝血酶(G1oshedobin)」等。

参考資料 编辑

  1. ^ 美荷頓斯,羅拔 (1961年), "《Lanthanotus: an important lizard in evolution》", 沙勞越博物館期刊 第10冊: 頁320至322。
  2. ^ Klauber LM. 1997. Rattlesnakes: Their Habitats, Life Histories, and Influence on Mankind. Second Edition. First published in 1956, 1972.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ISBN 0-520-210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