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什凯克

吉爾吉斯斯坦的首都以及楚河州的首府

比什凯克柯尔克孜语西里尔字母Бишкек柯尔克孜语阿拉伯字母بىشكەك),吉尔吉斯共和国首都。亦是該國的政治經濟交通、科教及文化中心。城市靠近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邊境。根據2021年的統計,其人口為1,074,075人。

比斯凱克
Бишкек
城市
吉爾吉斯語轉寫
 • ISO 9biškek
 • BGN/PCGNbishkek
 • ALA-LCbishkek
Journey of Discovery - Bishkek and Ala-Archa National Park (6921453988).jpg
City Hall, Bishkek.jpg
Bishkek, Kyrgyzstan (44662091481).jpg
Bishkek, Kyrgyzstan (30791780198).jpg
從左上角順時針方向:從比什凱克向南看吉爾吉斯阿拉圖山脈英语Kyrgyz_Ala-Too_Range比什凱克市政廳英语Mayor_of_Bishkek、吉爾吉斯歌劇和芭蕾舞劇院、比什凱克林蔭大道、比什凱克的工廠、比什凱克中央清真寺
比斯凱克旗幟
旗幟
比斯凱克徽章
徽章
比斯凱克在吉爾吉斯的位置
比斯凱克
比斯凱克
在吉爾吉斯的位置
坐标:42°52′00″N 74°34′00″E / 42.8667°N 74.5667°E / 42.8667; 74.5667
國家 吉尔吉斯斯坦
比什凱克[1] (亦是楚河州首府)
Raion[2]
政府
 • 市長阿爾別克·伊布拉伊莫夫
面积[3]
 • 总计127 平方公里 (49 平方英里)
海拔800 公尺(2,600 英尺)
人口(2009年)[3]
 • 總計835,800人
 • 密度6,581人/平方公里(17,057人/平方英里)
时区UTC+6UTC+6
電話區號312
比什凱克
氣候圖表(說明
 
 
26
 
 
3
−9
 
 
31
 
 
3
−7
 
 
47
 
 
10
0
 
 
76
 
 
18
6
 
 
64
 
 
23
11
 
 
35
 
 
28
15
 
 
19
 
 
31
18
 
 
12
 
 
30
16
 
 
17
 
 
25
11
 
 
43
 
 
17
5
 
 
44
 
 
10
−1
 
 
28
 
 
5
−5
平均最高及最低溫度以攝氏(℃)表記
降雨總量單位為毫米(㎜)
資料來源: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1825年,浩罕汗國建立了“比什凯克”要塞,以控制當地的商隊路線和向吉爾吉斯部落徵收貢品。1860年9月4日,在吉爾吉斯斯坦的批准下,由阿波羅·齊默爾曼俄语Циммерман,_Аполлон_Эрнестович上校率領的俄羅斯軍隊摧毀了這座堡壘。如今,堡壘遺址位於新主清真寺附近的吉贝克乔鲁街以北一點處。[6] 1868 年,俄羅斯帝國在堡壘的原址上建立了一個定居點,其原名“Pishpek”。位於俄羅斯突厥斯坦及其塞米雷奇州的總督轄區內。

1925年,喀拉-吉爾吉斯自治州英语Kara-Kirghiz_Autonomous_Oblast在俄羅斯突厥斯坦成立,並將比什凯克提升為首都地位。1926 年,蘇聯共產黨以出生於此的布爾什維克軍事領袖米哈伊尔·瓦西里维奇·伏龙芝的名字,將這座城市重新命名為伏龍芝 。1936年,伏龍芝市成為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首都,1991年蘇聯解體後,吉爾吉斯斯坦議會將首都名稱改為比什凱克。

比什凱克海拔約800公尺(2,600 英尺),城市在天山山脈延伸的阿拉圖山脈的北部邊緣。這些山脈高達 4,895公尺(16,060 英尺)。在城市的北部,肥沃而起伏的草原向北延伸到鄰近的哈薩克。當前的比什凱克是一座擁有寬闊林蔭大道和大理石公共建築的城市,城市各地周圍環繞著眾多蘇聯風格的公寓樓。還有數以千計的小型私人建造的房屋,大部分位於市中心之外。街道呈網格狀。


地名沿革编辑

比什凱克是吉爾吉斯族人自古以來對該市的稱呼,其吉爾吉斯語的意思是「攪拌馬奶的棒子」。

1878年俄國人將該地稱為必茨伯克(俄語:Пишпек),1926年吉爾吉斯加入蘇聯,成為其中一個加盟共和國——吉爾吉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比什凱克亦成為此加盟共和國首府,為紀念在吉爾吉斯出生的蘇聯和吉爾吉斯共產黨軍事家米哈伊尔·伏龙芝,當地政府將比什凱克改稱為伏龍芝(俄語:Фрунзе)。

隨著吉爾吉斯於1991年脫離蘇聯獨立,吉爾吉斯斯坦政府於同年2月7日恢復比什凱克的地名。

歷史编辑

比什凱克是中亞地區的古代重鎮,是古代絲綢之路其中一條經過天山山脈,貫通西域和中亞草原的要道所經的驛站

1825年,烏兹別克族人與浩罕族人在該處建立泥造的堡壘。後來在1862年沙俄吞併浩罕地區,將泥堡大肆破壞,再將該地區發展為俄國的軍事要塞

現代的比什凱克市由俄羅斯人於1877年在這裡建立軍事設施開始,俄羅斯人認為這裡土地肥沃,適合農耕,故大力鼓勵俄羅斯農民到當時稱作「必茨伯克」的比什凱克務農。1950年代起,大量重工業投資投入到當時稱作「伏龍芝」的比什凱克,但大型重工業隨著蘇聯的瓦解而停滯和萎縮下來。

自吉爾吉斯斯坦在1991年起成為獨立國家,比什凱克恢復其原名,該市的經濟發展迅速。

吉爾吉斯斯坦政府允許美國戰機使用該市的瑪納斯國際機場(Manas International Airport),作為美國對伊拉克及阿富汗作戰的空軍基地。

氣候编辑

Bishkek (1991–2020, extremes 1936–present)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历史最高温 °C(°F) 20.0
(68.0)
25.4
(77.7)
30.5
(86.9)
34.7
(94.5)
36.7
(98.1)
40.9
(105.6)
42.1
(107.8)
39.7
(103.5)
37.1
(98.8)
34.2
(93.6)
29.8
(85.6)
23.7
(74.7)
42.1
(107.8)
平均高温 °C(°F) 2.9
(37.2)
5.1
(41.2)
12.1
(53.8)
18.7
(65.7)
24.1
(75.4)
29.5
(85.1)
32.4
(90.3)
31.4
(88.5)
25.6
(78.1)
18.5
(65.3)
10.3
(50.5)
4.6
(40.3)
17.9
(64.2)
日均气温 °C(°F) −2.7
(27.1)
−0.5
(31.1)
6.2
(43.2)
12.8
(55.0)
17.8
(64.0)
22.9
(73.2)
25.5
(77.9)
24.2
(75.6)
18.7
(65.7)
11.6
(52.9)
4.2
(39.6)
−1.1
(30.0)
11.6
(52.9)
平均低温 °C(°F) −7.1
(19.2)
−4.9
(23.2)
1.0
(33.8)
6.9
(44.4)
11.2
(52.2)
16.1
(61.0)
18.4
(65.1)
16.9
(62.4)
11.7
(53.1)
5.6
(42.1)
−0.5
(31.1)
−5.2
(22.6)
5.8
(42.4)
历史最低温 °C(°F) −31.9
(−25.4)
−34
(−29)
−21.8
(−7.2)
−12.3
(9.9)
−5.5
(22.1)
2.4
(36.3)
7.4
(45.3)
5.1
(41.2)
−2.8
(27.0)
−11.2
(11.8)
−32.2
(−26.0)
−29.1
(−20.4)
−34
(−29)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28
(1.1)
37
(1.5)
51
(2.0)
75
(3.0)
60
(2.4)
34
(1.3)
19
(0.7)
15
(0.6)
19
(0.7)
37
(1.5)
44
(1.7)
37
(1.5)
456
(18.0)
平均最大雪深 cm(英寸) 5
(2.0)
3
(1.2)
1
(0.4)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0.4)
3
(1.2)
5
(2.0)
平均降雨天数 3 5 9 12 13 10 10 6 6 8 7 4 93
平均降雪天数 9 9 5 2 0.3 0 0 0 0 1 4 7 37
平均相對濕度(%) 75 75 71 63 60 50 46 45 48 62 70 75 62
月均日照時數 137 128 153 194 261 306 332 317 264 196 144 114 2,546
数据来源 1:Pogoda.ru.net[4]
数据来源 2:NOAA (sun, 1961–1990)[5]

经济编辑

比什凯克流通吉尔吉斯斯坦的货币,索姆。索姆的币值有规律的浮动,但到2009年9月为止,对美元的平均汇率为43索姆兑1美元。比什凯克的经济主要依靠农业,出产大量的水果、蔬菜和家畜,在偏远地区并行着实物交易的制度。比什凯克的大街通常布满了卖农产品的商人,整条街犹如一个大市场。在市中心的主要地段具有更加城市化的景观,如银行、商铺、市场和购物商场。最受欢迎的是当下流行的工匠制作的手工艺品;包括雕塑、雕刻品、油画以及以自然岩石为材料的雕塑。

人口编辑

該市人口約125萬(2007年)。

交通编辑

旅遊编辑

比什凱克市有著自公元前2世紀絲綢之路商人通商時留下的遺蹟,在宗教遺址方面,有早於公元前4世紀亚历山大帝国時期富古希臘色彩的佛教,及至公元6世紀在區內流行的景教。在人文景觀方面,13世紀至18世紀期間的部族汗國和19世紀開始滲入的俄羅斯文化的痕跡處處皆是。當中著名的景點包括:

  • 米哈伊尔·伏龙芝的紀念雕像——位於首都火車站對出的公園廣場。
  • 國家歷史博物館
  • 國家實用藝術博物館——展示吉爾吉斯傳統手工藝品。
  • 吉爾吉斯白宮——現今吉爾吉斯坦總統官邸,亦是前吉爾吉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總部。
  • 阿拉套廣場——國家獨立紀念碑設於此廣場,每天在這裡皆有軍隊換軍儀式。
  • 鄧小平大街——一條東西走向的雙向6線行車大街,長3.5公里,寬約25公尺,在大街東端,矗立著一座2公尺高的紅色花崗巖紀念碑,碑的正面用中文、吉爾吉斯文和俄文寫著:「此街以中國卓越的社會和政治活動家鄧小平的名字命名」。此大道於1996年由當時的市長命名的。
  • 阿拉亞卡國家公園(Ala Archa National Park)

國際關係编辑

姊妹城市编辑

合作城市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1. ^ Law on the Status of Bishkek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1-07-21., 16 April 1994, article 2 (俄文). Retrieved on 3 August 2009
  2. ^ Districts of Bishkek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09-08-17. (俄文). Retrieved on 3 August 2009
  3. ^ 3.0 3.1 Statoid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tatoids. Retrieved on 11 March 2012.
  4. ^ Weather and Climate-The Climate of Bishkek. Weather and Climate. [3 January 2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08) (俄语). 
  5. ^ Frunze (Bishkek) Climate Normals 1961–1990.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8 February 2015]. [失效連結]
  6. ^ Астана и Бишкек – города-побратимы. Официальный сайт города Астаны. 07.09.11 [2012-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6) (俄语). 
  7. ^ İzmir'in kardeş kentleri. İzmir Büyükşehir Belediyesi. [2018-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04). 
  8. ^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е связи. Официальный сайт мэрии Бишкека. [2012-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6) (俄语). 

參閲编辑

外部連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