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十八本 (贛劇)

江湖十八本,是贛劇对自家「看家戲」的一個總結。中國南方高腔為主的戲種也多有「十八本」的說法,如婺劇粵劇川劇湘劇等。

贛劇十八本:

歷史淵源 编辑

關於贛劇「江湖十八本」的起源,《中國戲曲志·江西卷》認為「贛劇流行的地區,在明代主要唱弋陽腔,清初以後,保留在這裏的弋陽腔,因為戰爭的破壞而受到嚴重的摧殘,原來上演的連臺本戲大都失傳,只剩下玉山、弋陽、貴溪、萬年和波陽等地有所保留。這時在民間流傳的弋陽腔,被大多數人稱之為「高腔」,其中活躍在弋陽、萬年的高腔班,留下十八本高腔戲,以維持它的正常演出活動。」[1]而《明代南戲聲腔源流考辨》認為「贛東北地區在清初流傳的弋陽腔,雖然盛行很久最後仍瀕於滅亡邊緣,這才與饒河班的亂彈戲合流,保留了弋陽腔的部分遺產——饒河高腔班的高腔從聲腔到劇碼均屬於明代弋陽腔的嫡派所傳。饒河班的高腔相傳有十八本老戲為其代表劇碼。在明代,弋陽腔的連臺本戲和傳奇戲多達八十餘本。而劇碼數量的減少,說明弋陽腔經過朝代更迭的浩劫,使其舊本大量失傳。至此,弋陽縣戲班憑著古老弋陽腔這塊招牌,首先打出了十八本正本戲的旗號,並且影響很多劇種建立自己的‘江湖十八本’作為爭取觀眾的競爭手段。」[2]

結合二者觀點可知,贛劇「江湖十八本」的劇碼無爭議是嫡傳自明代弋陽腔,具體稱呼則出現於初弋陽腔開始衰落後。但「江湖十八本」是否真有十八本,二者觀點不盡相同。《中國戲曲志·江西卷》認為十八本高腔戲劇碼確是存在於歷史上,而《源流考辨》認為十八本只是弋陽腔藝者為增強自身競爭力而編湊成的一套劇碼。但江西清代戲曲作家蔣士銓在其《西江祝嘏》中寫到:

(雜小帽布袍上) 演就掌中舞,操成壁上軍。酬神渾慣見,祝壽大新聞。來此是學宮了,不免進去。(見介) 班頭叩頭。(末) 你們叫什麼班? (雜) 敝班就做糊品班。(末) 怎講? (雜) 小的夥計三個,兩個掌線,一個打傢夥。三張口湊成一個品字,生意冷淡,只要糊得三張口就好。故此叫做糊品班。(末) 欠通,欠通。你們是什麼腔? 會幾本什麼戲? (雜) 昆腔、漢腔、弋陽、亂彈、廣東摸魚歌、山東姑娘腔、山西卷戲、河南鑼戲、連福建的鳥腔都會唱,江湖十八本,本本皆全。[3]

文中蔣士銓確切寫道「江湖十八本,本本皆全」。周妙中結合蔣士銓的生平與《西江祝嘏》的創作手法,推斷該作應作於乾隆十六年(1751年) 左右。[4]由此可知清朝中期江西已經流行「江湖十八本」的說法了,而此說的形成則應該位於清朝前期。

20世紀中期,海外陸續發現《詞林一枝》、《八能奏錦》、《玉谷調簧》、《樂府玉樹英》、《樂府萬象新》、《大明天下春》六件晚明海外劇碼選集孤本,六本劇碼均出自江西藝人之手,如黃文華劉君錫殷啟聖龔正我阮祥宇和匿名的「景居士」。而明朝嘉靖年間的書林詹氏進賢堂重刊《風月錦囊》,是目前中國發現的最古戲曲選本。孫崇濤考證此集也刻於江西,並有江西人所寫序言。[5]

諸如《古城記》、《三國記》、《青梅記》、《金貂記》、《珍珠記》、《白袍記》、《長城記》、《十義記》等劇碼多次出現在江西藝者所作的戲曲選本中,這表明此寫劇碼於明朝時期在江西已有演出市場。現存贛劇「江湖十八本」大多沿自上述明刊本劇碼,內容上也基本一致,只是表現語句更加本地化。例如:

新水令》:想真容,未寫淚先流要相逢不能夠淚眼描來易愁容寫出難。全憑著這描不成畫不就萬般愁親喪荒丘要相逢則除非是魂夢[6]
三仙橋》:提筆未寫淚先流要相逢不能。正是淚眼描來易愁容想斷腸。畫真容全憑著這一管描不成畫不就萬般愁。伯喈夫,自你去後,陳留饑荒三載,你那爹娘雙雙餓殞,你那裏知也未知,曉也未曉,夫哇,那知道親喪荒丘要相逢,在那裏則除非是魂夢[7]

·萬曆刊本《詞林一枝》的曲詞和今本之間的一致性可以證明贛劇「江湖十八本」的確是明代弋陽腔劇作的嫡傳後代。

戲碼品種 编辑

贛劇「江湖十八本」除表演承自南戲傳統的家庭劇題材之外,還有英雄演義等劇碼。《青梅會》、《古城會》出自《三國傳》;《定天山》出自《征東傳》;《風波亭》出自《岳飛傳》;《龍鳳劍》出自《封神傳》,等等。《源流考辨》一書通過不同區域的目連戲與後世形成的連臺本戲的比較研究認為,「連臺本戲的發展實際就是繼承和發展目連戲文的結果」。[8]

弋陽腔的演出經常包含法事活動,贛東北即有「看大戲,做道士」的說法,弋陽縣老藝人還認為「弋陽腔是道士唱目連演變而來」。[9]《中國戲曲志·江西卷》認為時期在弋陽縣落腳的南戲,本來專演《目連救母》戲文,但後來受贛地宗教習俗的影響,戲文逐漸變化,最終形成具有江西特點的南戲,稱之「弋陽腔」。[10]

《目連戲》是弋陽腔的傳統演出劇碼。宋元時期的《目連戲文》只有四本,表演羅卜修行救母的故事。因為英雄演義的思想流行,江西藝人便按照《目連戲》的結構,編演《三國傳》、《水許傳》、《征東傳》、《征西傳》、《岳飛傳》等大本戲,通稱「目連-連台-大本戲」。贛地戲班正以演出此些連臺本著稱,清朝小說《歧路燈》中的宋雲柚便說:「我今日來請看戲,江西相府班子,條子上寫《全本西遊記》。[11]

清朝時期,弋陽腔在演出時常把連臺本戲拆開,抽出一本單獨演出,各類戲本打亂之後合稱「饒河高腔十八本」。[12]江西東河戲玉合班有306年歷史,1952年散班,擅演高腔大戲,其劇碼就有《目連傳》、《西遊記》、《三國傳》、《鐵樹傳》、《封神傳》等,而且都是一本戲能演十天或十二天的連臺本戲。

幾百年來,贛劇一直保留著明代弋陽腔「目連戲」演出武打技藝的傳統。弋陽腔著重於撲跌翻打的武技表演,並使用大鑼大鼓製造熱烈氣氛,融說唱、舞蹈、武術、雜技於一爐。如兩軍對陣,雙方主帥先以簡單的刀槍交鋒,然後便轉為雜技表演,名之曰「清」或「打台」,開始雙方士卒齊齊翻撲,繼而逐個單翻,各顯技能,再是對打,有三節棍、九節鞭、竄椅子、大板凳等,甚至有時還加入竄火圈、三上吊、拋鋼叉等驚險動作。後因京劇的影響,逐漸只表演刀槍把子的武打動作。

腳注 编辑

  1. ^ 中國戲曲志(江西卷),100頁
  2. ^ 流沙,明代南戲聲腔源流考辨,66頁,臺北,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88
  3. ^ 蔣士銓,西江祝嘏,763頁,周妙中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3
  4. ^ 蔣士銓,蔣士銓戲曲集·序言,周妙中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3
  5. ^ 孫崇濤,風月錦囊考釋,11-12頁,北京,中華書局,2000
  6. ^ 王秋桂,善本戲曲叢刊(第一輯) ,119頁,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
  7. ^ 琵琶記曲譜( 贛劇青陽腔),22-23頁,南昌,江西省贛劇院編,1961
  8. ^ 流沙,明代南戲聲腔源流考辨,22頁
  9. ^ 中國戲曲志(江西卷),13頁
  10. ^ 中國戲曲志(江西卷),99頁
  11. ^ 李綠園,歧路燈,84頁,欒星校注,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0
  12. ^ 中國戲曲志(江西卷),22頁

參考 编辑

  • 《中國戲曲志·江西卷》,北京,1998,ISBN: 9787507601275
  • 《赣剧“江湖十八本”考》,白海英,廣州,《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