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狐庸

(重定向自狐庸

屈狐庸(?—?),,名狐庸,申公巫臣的儿子[1],吴国行人

屈狐庸
本名姓:
氏:
名:狐庸
活跃时期春秋时期
父母父:申公巫臣

为吴行人

编辑

前590年,楚共王继位,子重子反杀了申公巫臣的族人子阎、子蕩和清尹弗忌以及连尹襄老的儿子黑要,并瓜分他们的家产。申公巫臣从晋国写信给子反和子重,发誓要他们疲于奔命而死[2]。申公巫臣向晋景公请求出使到吴国,他使得吴国和晋国通好,带去吴国的三十辆兵车中留下十五辆给吴国,送给吴国射手和御戎,教吴国人使用兵车,教他们安排战阵,教他们背叛楚国。申公巫臣又把自己的儿子屈狐庸留在那里,让他在吴国做行人。吴国从此开始进攻楚国及其盟国,子反和子重一年之内来回七次奉命带兵抵御吴国[3][4][5]

聘晋

编辑

前542年,吴王夷昧为了沟通吴、晋两国交往的道路,派屈狐庸到晋国聘问。赵武问屈狐庸:“季札最终能立为国君吗?诸樊死于巢之战戴吴为看门人所杀,上天似乎为季札打开了做国君的大门,他会怎么样?”屈狐庸回答说:“季札不会继位。这是两位君王的命运不好,不是为季札打开做国君的大门。如果上天打开了大门,恐怕是为了现在的国君吧!夷昧很有德行而且又合于法度,有德行就不会失去百姓,合于法度就不会办错事情。百姓亲附而事情有秩序,是上天为他打开大门的。最后保有吴国的,一定是这位国君的子孙。季札是保持节操的人,即便应该拥有国家,也是不愿做国君的。”[6]

参考资料

编辑
  1. ^ 《春秋经传集解·襄公三十一年》:狐庸,巫臣之子也,成七年適吴为行人。
  2. ^ 《左传·成公七年》:及共王即位,子重、子反杀巫臣之族子阎、子蕩及清尹弗忌及襄老之子黑要,而分其室。子重取子阎之室,使沈尹与王子罢分子蕩之室,子反取黑要与清尹之室。巫臣自晋遗二子书,曰:“尔以谗慝贪婪事君,而多杀不辜。余必使尔罢于奔命以死。”
  3. ^ 《左传·成公七年》:巫臣请使于吴,晋侯许之。吴子寿梦说之。乃通吴于晋。以两之一卒适吴,舍偏两之一焉。与其射御,教吴乘车,教之战陈,教之叛楚。置其子狐庸焉,使为行人于吴。吴始伐楚,伐巢、伐徐。子重奔命。马陵之会,吴入州来。子重自郑奔命。子重、子反于是乎一岁七奔命。蛮夷属于楚者,吴尽取之,是以始大,通吴于上国。
  4. ^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子反与子灵争夏姬,而雍害其事,子灵奔晋。晋人与之邢,以为谋主。扞御北狄,通吴于晋,教吴叛楚,教之乘车、射御、驱侵,使其子狐庸为吴行人焉。吴于是伐巢、取驾、克棘、入州来,楚罢于奔命,至今为患,则子灵之为也。
  5. ^ 《国语·楚语上》;王使巫臣聘于齐,以夏姬行,遂奔晋。晋人用之,实通吴、晋。使其子狐庸为行人于吴,而教之射御,导之伐楚。
  6.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吴子使屈狐庸聘于晋,通路也。赵文子问焉,曰:“延州来季子其果立乎?巢陨诸樊,阍戕戴吴,天似启之,何如?”对曰:“不立。是二王之命也,非启季子也。若天所启,其在今嗣君乎!甚德而度,德不失民,度不失事,民亲而事有序,其天所启也。有吴国者,必此君之子孙实终之。季子,守节者也。虽有国,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