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音法
直音又稱讀如法、讀若法和同音相註法等,是中國傳統字書標音方法之一,在大部份現代漢語的字典和教科書中已完全由注音符號、漢語拼音、通用拼音等方法取代。簡單來說,就是對於兩個在當時當地的漢語中讀音相同的字,使用其中一個字來標記另外一個字讀音的辦法。
使用方法编辑
文字旁標注同音字,或標注近音字,能知字音。
例编辑
- 胥,音需
- 【癱】音〔坦〕
- 【蔑】音〔滅〕
- 【款】音〔寬高上〕
- 【碾】音〔年低下〕[1]
缺點编辑
- 需要預先知道大量字的讀法。
- 對於沒有同音字、或同音字較少或較生僻的字,難以讓人了解讀音。
- 容易循環指向。
使用狀況编辑
香港编辑
在過去的香港,由於拼音不普及,粵語也沒有公認通行的注音法,故出版的中文字典、詞典仍常用此法來標某一字的粵音。其流行的原因是在香港懂得粵語拼音法的人不多,而傳統的反切懂的人也很少。
参考文献编辑
- ^ 全部例子出於:《中華新詞典》,中華書局,ISBN 962-231-019-2
- 平山久雄:〈敦煌《毛诗音》残卷里直音注的特点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