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
知识是对某个主题「認知」與「識別」的行為藉以确信的认识,并且这些认识拥有潜在的能力为特定目的而使用。意指透過經驗或聯想,而能夠熟悉進而了解某件事情;這種事實或狀態就稱為知識,其包括認識或了解某種科學、藝術或技巧。此外,亦指透過研究、調查、觀察或經驗而獲得的一整套知識或一系列資訊[1]。认知事物的能力是哲学中充满争议的中心议题之一,并且拥有它自己的分支—知识论。从更加实用的层次来看,知识通常被某些人的群体所共享,在这种情况下,知识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操作和管理。
上级分类 | memory |
---|---|
起因 | 学习、感質、啟示 |
研究学科 | 知识论、theory of knowledge、知识社会学、哲學 |
是该对象的影响因素 | 理解、勝任 |
特性 | knowledge environment、limits of knowledge、知识类型 |
主题历史 | 知识史 |
使用者 | 知识管理 |
Stack Exchange標籤 | https://philosophy.stackexchange.com/tags/knowledge |
相對概念 | 无知 |
此條目可参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此條目在對應語言版為高品質條目。 (2023年8月3日) |
定义
编辑知识的定义是知识论中重要的主題,若單單有信念,還無法構成知識,還需要有充足的理由來支持此一信念,這樣才算是知識。 知识论所研究的,包括有人們知道什麼,怎麼知道的,「知道某一事物」的確切意思[2]。
合理的真实信念(JTB理论)
编辑但知识的确切定义是知识论學者還在爭辯的議題之一,柏拉圖曾提出古典的知识定義(但他最終沒有接受此定義)[註 1],一個陈述要成為知识,必須符合三个準則:被证实的(justified)、真的(true)和被相信的(believed)(JTB理論)。現今的知识论學者都接受JTB理論的三個準則不是知識的充份條件。
葛梯尔问题和替代方案
编辑JTB理論的定义在20世纪受到了严厉的批评,当时爱德蒙德·葛梯尔给出了一系列反例。[3] 葛梯爾問題陳述:有一些情形,符合上述的三個準則,但仍無法算是知識。
有許多學者試著要提出其他的定義,例如羅伯特·諾齊克提出的,知识要「追蹤真理」,西蒙·布萊克本則認為「透過缺陷、瑕疵或失效」所證實的真實信念不是知識,Richard Kirkham則認為對知識的定義需要用信念的證據,使其成為真理。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處理方式和JTB理論的作法不同,根據摩爾悖論,一個人可以說:「他相信某件事,但那件事和他想的不同。」,但不能說「他知道某件事,但那件事和他想的不同。」[4]。他進一步的提到,這不是表示不同的心理狀態,而是用不同的方式來提到一個人的信念。例如,知道「水壺正在燒水」不是表示特別的心理狀態,只是提到「水壺正在燒水」這個陈述。维特根斯坦想要跳過定義「知道」一詞的困難點。他認為知道是家族相似性中的一種。因此,「知道」被重組成許多的概念,可以指出相對性的特徵,但無法正確的加以定義[5]。
描述知识的用法是考察知识的一种常见做法。在这种意义上,知识是由不同意向讨论着的信息。DIKW体系将数据、信息、知识、智慧纳入到一种金字塔形的层次体系中[6],而这个模型与DIKW体系是一致的。
其他的定义
编辑种类
编辑先验与后验
编辑先验知识是独立于经验的知识。例子包括数学、重言式和出自纯粹理性(英语:pure reason,或称 speculative reason、theoretical reason)的演绎推理。后验知识是依赖于经验证据的知识。例子包括大多数科学领域和个人知识的各个方面。這兩個術語都出現在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中,但因伊曼紐爾·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而普及;後者是哲學史上最有影響力的著作之一。[9] 這兩個術語主要用作名詞“知識”(即“先驗知識”)的定語。
自我知識
编辑自我知識(Self-knowledge)是指一個人對自身感覺、想法、信念或其他心理狀態的知識[10]。在哲學上有許多有關自我知識問題的辯論,包括自我知識和其他種類的知識是否有所不同?和有關其他人心理的知識相比,人在自我知識上是否有特權? 以及人對自我瞭解的本質是什麼?[10]。大卫·休谟曾經懷疑,人除了對於「一系列的感知」的直接覺察以外 ,是否可以在此以上有自我知識,他的懷疑論點非常出名,也是他有關人格同一性懷疑論中的一部份[10]。
情境知识
编辑情境知识是关于特定情景的知识。想象两种非常相似的蘑菇,它们分别生长于山峰的不同的一侧,一种是有营养的,另一种是有毒的;在山峰这一侧获得的食用蘑菇的知识,并不适用于在山峰另一侧使用。
通过诸如试错法这样的方法来产生的知识,或者通过经验来学习到的知识,都倾向于是一种情境知识。而通过科学方法产生的知识比其他方法产生的知识更加不情景化,这也是科学方法的优点之一。
情境知识通常嵌入在一种语言、文化或者传统中。有一种观点对文化帝国主义进行批判,认为全球单一文化(monoculture)的上升导致了地方性知识(local knowledge)的消失。
部份知識
编辑知识论中有一個分支是在探討部份知識(partial knowledge)。大部份的情形下,人不可能完整的瞭解某一知識領域,因此知識永遠是不完整的部份知識。在學校求解數學問題時,所有的資料都已知,也假定解答者對求解時需要的公式有完整的了解,但真實世界的問題則不然,需要利用對問題上下文以及問題資料的部份知識來求解問題(錯誤共識效應)
在有限理性概念中也會探討此一概念,有限理性假設在現實世界中的處境:人所有的資訊有限,需要依有限的資訊進行決策。
生活知識
编辑在生活中 有不同的知識。例如釣魚,你要買什麼魚竿,什麼魚餌。和技術有所不同。釣魚者不一定是釣魚店家,但店家可能是釣魚者。
知识管理
编辑知识管理寻求理解组织内知识被使用和交换(trade)的方式,并且将知识理解为自我引用(self-referential)与递归(recursive)的。这里递归的意思是指知识的定义处在一种不断变动的状态之中。知识管理认为知识是一种浸润着经验的信息;而信息与特定的观察相关,它是导致观察者发现变化的数据;数据可以被观察,但并不需要如此。
知识的社会学
编辑知识的某些方面展现出了它的社会特性。比如,知识是某种形式的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知识的社会学将检验社会和知识如何互动。
通过经验、观察和推理,个体或者文化获得了知识。知识的传播已经被人类学的扩散理论所检验。发明的扩散理论探讨了引导人们获知、尝试以及采纳新观点或者措施的各种因素。这一理论可以帮助我们解释知识的发展。
各宗教對知識的想法
编辑基督宗教
编辑許多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會[11]和聖公宗[12],都把知識視為是聖靈的七種恩賜之一。
「不過,從聖靈來的知識,不只是人類的知識而已。這是種特別的禮物,透過創造,讓我們知道神的偉大,祂的愛,以及祂和受造物之間豐富的關係。」(方濟各教宗,2014年5月21的教宗講話[13]。
印度教
编辑विद्या दान (Vidya Daan,分享知識)是佈施中主要的一部份,也是所有印度宗教中的持戒(Niyama)[14]。印度教經典有提到兩種知識,二手知識(Paroksh Gyan)和一手知識(Prataksh Gyan),前者是從書本、傳聞得到的經驗,後者是來自直接經驗的知識[15]智瑜伽是黑天在《薄伽梵歌》中闡述的三種瑜伽之一(另外兩種是Bhakti Yoga|奉愛瑜伽和實踐瑜伽)。
伊斯兰教
编辑伊斯兰教中賦與知識(阿拉伯語:علم, ʿilm)很重大的意義,The Knowing(al-ʿAlīm)是真主的九十九個尊名之一,反映伊斯兰教的神的屬性。古兰经有提到知識來自神(2:239
),聖訓中多處鼓勵獲取知識。穆罕默德據說曾說過「從搖籃到墳墓都要求取知識」,「確實,有知識的人是先知的繼承者。」。伊斯兰教的學者,神學家和法學家常會稱為烏理瑪,意思是「知識淵博的人」[16]。
猶太教
编辑在犹太人的傳統中,知識(希伯来语: דעת da'ath)是人可以擁有,最有價值的特質。細心的犹太人會每天唸三次Amidah:「用你的知識、理解以及謹慎來待我們。你是崇高者,永存者,知識的仁慈給予者。」旧约圣经也提到:「智慧人大有能力,有知識的人力上加力」[17]「得智慧勝似得金子。」 [18]
在《旧约圣经》中的分別善恶树中,其中有分隔人和神的知識:「耶和華 神說:『那人已經與我們相近,能知道善惡。』[19]。依《旧约圣经》所述,神給亞當和夏娃的命令是不能吃分別善恶树的果子,他們後來因為吃了分別善恶树的果子而犯罪,後來被趕出伊甸園。
参见
编辑注释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藝術與建築索引典—知識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1-11-16.於2011年4月11日查閱
- ^ Epistemology.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2020-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8-30).
- ^ Gettier's paper, "Is Justified True Belief Knowledge?" on PhilPapers. [2023-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3).
- ^ Ludwig Wittgenstein, On Certainty, remark 42
- ^ Gottschalk-Mazouz, N. (2008): "Internet and the flow of knowledge," in: Hrachovec, H.; Pichler, A. (Hg.): Philosophy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Proceedings of the 30. International Ludwig Wittgenstein Symposium Kirchberg am Wechsel, Austria 2007. Volume 2, Frankfurt, Paris, Lancaster, New Brunswik: Ontos, S. 215–232. Archived copy (PDF). [2015-05-2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05-24).
- ^ Rowley, Jennifer. The wisdom hierarchy: representations of the DIKW hierarchy. 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cience. 2007, 33 (2): 163–180. S2CID 17000089. doi:10.1177/0165551506070706.
- ^ Thomas H Davenport, David W De Long, Michael C Beers. Successful Knowledge Management Projects.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Winter 1998; 30. 2 page 43
- ^ 吴岩. 《教育管理学基础》. 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5: 306. ISBN 9787302106203.
- ^ Bird 1995,第439頁.
- ^ 10.0 10.1 10.2 Self-Knowledg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2020-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1).
- ^ Part Three, No. 1831. Catechism of the Catholic Church. [20 April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4 May 2007).
- ^ "Seven Gifts of the Holy Spirit", An Episcopal Dictionary of the Church. [2021-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0).
- ^ "The gifts of the Holy Spirit open us to divine inspirations", Catholic News Service, September 10, 2020. [2021-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3).
- ^ विद्या दान ही सबसे बडा दान : विहिप – Vishva Hindu Parishad – Official Website. vhp.org. (原始内容存档于20 August 2011).
- ^ Swami Krishnananda. Chapter 7. The Philosophy of the Panchadasi. The Divine Life Society. [5 July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23).
- ^ Alim. Lexico. Oxford. [13 March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7).
- ^ 箴言24章5節
- ^ 箴言16章16節
- ^ 創世記3章22節
延伸阅读
编辑[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