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
碗,也作椀、盌,是比较深的圓形的容器。一般用途是盛裝食物,但有时也视为艺术品,碗因為其體積較鍋、盂小而可用手端盛。
碗最常見的形态是上阔下窄,放在平地上是不稳定的,据此考古学家推测,古人对碗的使用,可能是最初是放在地上挖出的坑之内的。
它的起源目前不可考,不過可追溯自古代的泥製容器,有陶瓷、木、石、壓克力、玻璃、琉璃、椰子等材料,製作精美的骨董碗常常是收藏家的最愛。
碗公编辑
是比飯碗還要大的碗,飯桌上一般是用來裝湯,但也是方便大食量者一次盛飯就足矣的飯碗[1]。
参见编辑
參考資料编辑
- ^ 臺灣閩南語常用辭典:碗公. 中華民國教育部. [2008-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21).
延伸阅读编辑
[编]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碗 |
查看维基词典中的词条「碗」。 |
这是一篇與日用品相關的小作品。你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